一种用于变压器二次接线端的T型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742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变压器二次接线端的T型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变压器二次接线端的T型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的低压二次接线柱需要与送电电缆的二次接线夹连接固定,且二次电缆上还需设置有电流互感器,以对二次线路的输送电力进行检测和计量工作,对此存在几点问题尚待解决:

一是二次接线端存在金属连接件裸露,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二是不法分子能够直接利用裸露的金属连接件或裸露的电流互感器另行搭线实施窃电行为。

三是安装时需要先将电流互感器套装在各相的二次电缆上并固定,再将二次电缆的接线端子与变压器的二次接线柱连接,安装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二次接线端的T型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变压器二次接线端的T型电流互感器,包括套装在变压器二次接线柱上的绝缘套筒;所述绝缘套筒的顶部开口处盖合有绝缘盖,其侧壁延伸有出线柱,所述出线柱设有与所述绝缘套筒贯通的出线孔;所述出线柱穿套有电流互感器并一体成型,所述电流互感器设有延伸至外部的二次引线;二次电缆的接线端子通过所述出线孔伸入绝缘套筒内,并与其内的二次接线柱连接。

所述出线孔的开口孔径与所述二次电缆的绝缘包皮紧密配合。

所述绝缘盖为透明材质。

所述绝缘套筒顶部开口的内壁设有沟槽;所述绝缘盖底部延伸有伸入所述顶部开口内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设有可与所述沟槽卡合的凸筋。

所述绝缘套筒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套装在变压器二次接线柱上的绝缘套筒,并在绝缘套筒侧壁设置可穿接二次电缆的出线孔,实现二次电缆的接线端子与变压器二次接线柱的封闭连接,杜绝了触电隐患;同时出线柱一体注塑有电流互感器构成互感器,避免了接线金属件和电流互感器的裸露,有效防止不法分子的窃电行为,且只需一次安装即可满足防护及电力计量的要求,简化了接线程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T型互感器与变压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T型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用于变压器二次接线端的T型电流互感器,包括套装在变压器二次接线柱1上的绝缘套筒2,绝缘套筒2的顶部开口处盖合有绝缘盖3;其侧壁延伸有出线柱4,出线柱4设有与绝缘套筒2贯通的出线孔41;所述出线柱4穿套有电流互感器6并一体注塑或浇注成型,电流互感器6设有延伸至外部的二次引线61。

安装时,将二次电缆5的接线端子51通过出线孔41伸入绝缘套筒2内,使其与二次接线柱1卡接并通过螺母锁紧,接线完毕后封装实现内部的完全封闭,杜绝了触电隐患;同时在出线柱4一体设有电流互感器6,避免了接线金属件和电流互感器的裸露,有效防止不法分子的窃电行为,且只需一次安装即可满足防护及电力计量的要求,简化了接线程序。

进一步地,出线孔41的开口孔径与二次电缆5的绝缘包皮紧密配合,使二次电缆穿入后其与出线孔4的孔口封闭,减少内部进水、进尘的可能,电力线路的运行更为稳定可靠。

此外,绝缘盖3为透明材质,排查故障时可通过顶部的绝缘盖3可观察其内的接线情况,无需拆卸甚至破坏整个T型互感器,而绝缘套筒2则可用普通绝缘塑料制成,制造成本低。

优选地,绝缘套筒2顶部开口的内壁设有沟槽21;绝缘盖3底部延伸有伸入顶部开口内的定位环31,所述定位环31上设有可与沟槽21卡合的凸筋32。利用塑料材质的弹性,安装时只需将绝缘盖3往下按压即可使其与绝缘套筒2卡合,即可实现内部的封闭;且绝缘套筒2为圆柱形,卡合时无需定向,同时便于与二次接线柱1的卡接固定,安装极为简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T型互感器,通过将接线防护绝缘套筒2与电流互感器6一体成型,实现了良好的防触电、防窃电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便,可广泛应用在变压器的二次接线结构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