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玻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218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双玻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双玻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的化石燃料日益消耗殆尽,在现有的可持续能源中,太阳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实惠且容易获得的绿色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等各方面的优势。目前主要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是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将接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其可以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或称光伏电池)串联后进行封装并按方阵排列形成的大面积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特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从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随着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双玻结构的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这种电池组件的电池片的两侧都使用玻璃进行封装,减少了光伏组件对安装面积的需要,同时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因此,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备受关注。

通常,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串联电池片受光照产生相同大小的光生电流,但如果电池被遮蔽或出现了阴影,这些电池片非但不能产生电流,反而会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太阳电池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光伏组件此时会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这种效应会严重的破坏太阳能电池片,在极端情况下,电池片可能反偏击穿。常规光伏组件只有正面发电,因此其在安装时可以在背面增加安装支架的方式进行安装。然而,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由于安装支架会遮挡住背面电池片,从而影响发电效率并易产生热斑效应,因此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无法在背面进行安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双玻光伏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双玻光伏组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其具有堆叠设置的两层玻璃及位于所述两层玻璃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双玻光伏组件呈矩形并设有与一安装支架配合的长边侧以及与所述长边侧垂直的短边侧,所述长边侧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安装支架相固定的加宽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层包括封装胶膜和电池片串列,所述加宽部沿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电池片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宽部上设置有贯通所述两层玻璃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片串列距离所述长边侧的最小尺寸L1大于其距离短边侧的最小尺寸W,且L1与W的比值范围为2-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片串列距离长边侧的最小尺寸L1不小于35毫米,且其距离短边侧的最小尺寸W不小于15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玻光伏组件的每个长边侧均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距离所述长边侧的最小尺寸L2小于其距离电池片串列的最小尺寸L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玻光伏组件通过安装孔螺接固定于安装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的最小内径不小于8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层玻璃的加宽部向外延伸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宽部的宽度不小于2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双玻光伏组件在两层玻璃的长边侧形成加宽部,从而便于其与安装支架相固定,如此在不改变电池片排布的情况下,可使双玻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在安装时不会遮挡到背面的电池片,避免产生热斑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玻光伏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双玻光伏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圈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玻光伏组件100,其具有沿双玻光伏组件100的厚度方向堆叠设置的两层玻璃10及位于所述两层玻璃10之间的中间层20,所述光伏组件呈矩形并设有两相对设置的长边侧a以及与所述长边侧a垂直的两短边侧b,所述长边侧a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以用于与安装支架200配合固定的加宽部11。

所述中间层20包括封装胶膜和电池片串列,所述电池片串列由若干电池片21阵列排布构成,所述加宽部11沿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电池片21外侧。

所述电池片串列距离所述长边侧a的最小尺寸L1大于其距离短边侧b的最小尺寸W,且L1与W的比值范围为2-3,其中电池片串列距离长边侧a的最小尺寸L1不小于35毫米,电池片串列距离短边侧b的最小尺寸W不小于15毫米。

所述两层玻璃10的加宽部11上设置有贯通所述两层玻璃10的安装孔112,可使双玻光伏组件100在安装时不会遮挡到背面的电池片21,避免产生热斑效应。层压时,两层所述玻璃10沿厚度方向对应堆叠,且所述两层玻璃10上的相应安装孔112沿叠加方向对齐设置。

所述双玻光伏组件100的每个长边侧a均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所述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距离所述长边侧的最小尺寸L2小于其距离电池片串列的最小尺寸L3。并且所述安装孔112的最小内径不小于8毫米,以使其与安装支架200之间的固定更加方便、容易操作,且保证足够的结合强度。所述双玻光伏组件100通过安装孔112与螺栓的配合以螺接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200。

所述加宽部11向外延伸的宽度相同,且所述加宽部11的宽度不小于20毫米,以便于安装孔112的设置并保证所述玻璃10的边缘部分强度。

由于双玻光伏组件无铝边框,本实用新型在双玻光伏组件100的两层玻璃10的长边侧a设置加宽部11,从而利用加宽部11上设置的安装孔112与安装支架200相固定,如此在不改变电池片21排布的情况下,可使双玻光伏组件100在安装时不会遮挡到背面的电池片21,也无其他阴影落在电池片21上,从而避免产生热斑效应。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