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二次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200发布日期:2018-06-08 19:3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二次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可以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因在数码相机、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混合动力汽车等高科技领域的开发而正积极开展研究。作为二次电池可以举出镍镉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氢电池、锂二次电池。其中,锂二次电池的工作电压为3.6V以上,可以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或者将多个串联连接后在高功率的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与镍镉电池或者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相比,工作电压高三倍,而且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特性也优异,因此其使用率急剧上升。

一般情况下,二次电池组是由多个电池模块排列而形成,电池模块由12个电极单元或24个电极单元组成。因而,需要的能量越多,二次电池组内部需要安装大量的电池模块。

现有的电池模块通常由12个电极单元或24个电极单元组成,因此二次电池组内部需要配置的电池模块的数量多,由此电池模块之间的电连接以及机械约束所需的零配件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因而,由于二次电池组的重量增加,存在体积密度降低、制造工时增加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55961号(2014年1月21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形成为长方形的二次电池模块在构成二次电池组时能够减少零配件的二次电池模块。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包括翼端子部的端子部而不需要额外的零配件形成夹具插入空间的二次电池模块。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模块分为奇数个或偶数个电极单元,能够减少用于连接从二次电池模块引出的引出端子之间的汇流条的使用的二次电池模块。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模块,包括:子模块,在散热片上配置有电池单元;冷却板,与排列成多个的所述子模块结合;以及侧结构体,其内置有汇流条,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子模块的电极接头的端子部,所述端子部包括:接触端子部,配置在所述一对电极接头之间,并与所述电极接头接触;以及翼端子部,从所述接触端子部的一侧向外侧延长。

并且,所述端子部的所述翼端子部可以与相邻于所述端子部的端子部的翼端子部相对而置。

并且,可以在相对而置的所述翼端子部的所述电池单元方向的内侧之间形成夹具插入空间。

并且,可以在相对而置的所述翼端子部的外侧接触有与所述翼端子部结合的汇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模块,所述二次电池模块形成为长方形,且包括:子模块,在散热片上配置有电池单元;冷却板,能够对排列成多个的所述子模块进行冷却,且沿着长度方向赋予结构性强度;以及侧结构体,其结合在排列成多个的所述子模块的侧面,且内置有能够将相邻的所述子模块之间进行电连接的汇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组,包括上述的二次电池模块。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形成为长方形的二次电池模块构成二次电池组时能够减少零配件。

并且,利用包括翼端子部的端子部,而不需要额外的零配件能够形成夹具插入空间。

并且,二次电池模块分为奇数个或偶数个电极单元,能够减少用于连接从二次电池模块引出的引出端子之间的汇流条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的分解图。

图1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的冷却板的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连接电极接头的端子部的图。

图4是示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的二次电池组的图。

附图说明标记

100:二次电池模块

10:子模块

11:电池单元

12:电极接头

20:冷却板

21:冷却板上部

22:冷却板下部

21a:流入口

21b:流出口

32:侧结构体

40:汇流条

41:端子部

41a:接触端子部

42b:翼端子部

60:下部壳体

61:横向构件

62:继电器

63:电池管理系统

A:夹具插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例示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如果认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有可能混淆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则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后面描述的术语是考虑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而且这些术语可根据用户、操作人员的意图或者惯例等而发生变化。因此,其定义应基于本说明书整体的内容来进行规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是由权利要求书来决定,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向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有效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举例的。

本实用新型的长方形的二次电池模块将更多的电池单元包装 (packing)在一起,从而能够减少构成二次电池组所需的连接结构及附属结构。因而,具有能够降低组装成本的效果,且随着减少零配件而减小二次电池组的体积和重量,从而能够实现高功率。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的分解图,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

参照图1a和图1b,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可以通过连续地排列多个子模块10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模块20通过散热片的排列,使散热片本身同时起到二次电池模块20的外形的作用。因而,减少了电池模块的盖部件等。

子模块10可以包括电池单元11和散热片(未示出)。子模块10 可以形成为在散热片的两侧部或一侧部配置电池单元11。

散热片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如,I字形、T字形、C(匸)字形等。例如,散热片能够以具有I字形剖面且具有长方形长度的结构体形状形成,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部(I字形剖面的两侧部)配置电池单元11而构成子模块10。所述子模块10沿侧方向连续地排列而能够构成一个二次电池模块10。因而,散热片起到冷却结构的作用的同时能够起到电池单元11的壳体的作用。不仅如此,为了将电池单元 11与散热片结合,还可配置粘接垫(未示出)。在电池单元11与散热片之间配置粘接垫,从而能够将电池单元11与散热片粘贴在一起。

参照图1a,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将更多数量的电极单元包装(packing)在一起。一般情况下,12个单元或24 个单元的单位模块构成一个二次电池组,然而,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可以包括多于12个单元、24个单元的电池单元11。

例如,如果说现有的二次电池组通过连接4个12个单元的模块而构成,则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将相同数量的48个单元包装成一个模块而构成二次电池组。如果将多个电极单元11一起包装,则当二次电池模块100安装于二次电池组时,能够减少在模块之间所配置的用于固定隔离件以及接口等模块的构造用部件和电连接部件。随着部件数量的减少,能够减少二次电池组的体积和重量,因此能够构成能量密度高的二次电池组。

二次电池模块100可以包括冷却板20、下部面板31以及侧结构体32。

冷却板20可以与构成二次电池模块100的排列成多个的子模块10结合。例如,冷却板20配置在多个子模块10的下侧,并能够向模块侧供给冷气。并且,所述冷却板由于具有长方形形状,能够对二次电池模块100赋予长度方向上的结构性强度。

参照图1a和图1b,为了向排列成多个的子模块10赋予长度方向上的结构性强度,可配置侧结构体32。

并且,当二次电池模块的长度增加时,还可设置金属加筋板,以防止向长度方向下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具有如下形状,即,排列多个子模块10,包括有汇流条40的侧结构体32能够结合在两侧部。在多个子模块10与冷却板20结合之后,侧结构体32能够结合在两侧部。配置在两侧部的侧结构体32中可以内置有汇流条40。具体地,在排列多个子模块10的状态下,为了连接相邻的电池单元11 的电极接头12之间而配置端子部41以及汇流条40,此时,与多个子模块10结合的侧结构体32可以内置汇流条40。因而,侧结构体32 结合的同时,端子部41上可以配置有汇流条40(将在下面图3a和图 3b中对汇流条40和端子部41进行具体的说明)。

并且,当进一步需要结构性强度时,也可以在侧结构体32的外侧配置金属加筋板。因而,即使二次电池模块100包括多个子模块10,也能够防止因其重量而弯曲,且可以具有结构性强度。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的冷却板20的图。

参照图2,冷却板20可以配置在二次电池模块100的下侧。

冷却板20形成有使冷却水流入的流入口21a以及使在冷却流路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水流出的流出口21b,冷却板20可以通过冷却板上部21以及冷却板下部22的上下接合或挤压等工法来制造。

冷却板20可以与电池模块100下端的散热片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结构(未示出)来连接。冷却板20上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紧固口23。多个紧固口23中的一部分可以与散热片紧固,剩余的紧固口23可以与二次电池组的下部壳体60紧固。

图3a和图3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有电池单元 11的电极接头12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3a和图3b,电池单元11可以包括电极接头12。电极接头11可以包括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电极接头12可以串联或并联连接。图3a表示一侧连接同极(图中的正极电极接头)的并联连接状态,图3b表示相同极性的一对电极接头(附图左侧为一对正极电极接头)与不同极性的一对电极接头(附图右侧为一对负极电极接头) 连接而呈串联和并联混合形态的连接状态。电极接头12可以通过汇流条40来连接。

可以设置有通过汇流条40来连接电极接头12之间的端子部41,。端子部41能够连接相邻的子模块10的电极接头12。

端子部41可以包括:接触端子部41a,能够分别与从电池单元11引出的一对(正极和负极)电极接头12接触,且具有 C(匸)字形状;以及翼端子部41b,其从接触端子部41a的一侧向外侧延长。翼端子部41b可以从分别与一对电极接头12接触的接触端子部41a的一侧向外侧(例如,电池单元11排列的方向)延长。但是,从一侧向外侧延长指的是,并不是沿着分别接触有端子接触部 41a的一对电极接头12的方向(内侧),而是能够沿相邻的另一个端子部41方向(外侧)延长。

多个电池单元11中配置于相邻的电池单元11的端子部41可以通过汇流条40来连接。具体地,相邻的电池单元11的翼端子部41b 可以相互沿着长度方向相对而形成。端子部41的翼端子部41b可以与相邻于端子部(例如,41-1)的端子部(例如,41-2)的翼端子部41b相对而置(41-1和41-2虽然在附图中未被示出,但41-1和41-2 指的是相邻配置的端子部)。相对配置的翼端子部41b与包括在侧结构体32内的汇流条40接触,由此相邻的电池单元11能够相互电连接。

并且,随着散热片起到电池单元11的外形的作用,保护结构被去除,由此形成电池单元11之间的间距缩小的状态。此时,为了在电池单元11之间的间距缩小的状态下连接汇流条40,而配置包括翼端子部41b的端子部41,由此可以形成夹具(jig)插入空间A。

具体地,相对配置的翼端子部41b的电池单元11方向的内侧之间可以形成用于进行焊接的夹具(jig)插入空间A。因而,不需要用于焊接的单独的部件结构而在夹具插入部A中插入夹具并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可以将夹具分离。

图3a和图3b示出了电极接头12的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电极接头12之间可以以多种方式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例如,3个电池单元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3组之间串联连接 (3p3s))。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100安装于二次电池组的图。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长方形的二次电池模块100可以排列在二次电池组的下部壳体60。二次电池模块100在下部壳体60的内侧可以排列一个以上。例如,能够排列四个本实用新型的包括48个电池单元11的二次电池模块100而构成一个二次电池组。

下部壳体60可以包括横向构件61。下部壳体60的底面上能够以与二次电池模块100的大小和形状对应的结构配置有横向构件61。当二次电池模块100安装于横向构件61时,配置于二次电池模块100 的侧结构体32能够起到附加的横向构件的作用。由于侧结构体32起到横向构件的作用,分散力的荷重,从而能够防止配置于二次电池组的多个二次电池模块100的扭曲。

并且,二次电池组的一侧可以安装有继电器62以及电池管理系统63等。

进一步地,排列于二次电池组的各二次电池模块可以分为两个。二次电池模块可以包括第一二次电池模块和第二二次电池模块。第一二次电池模块和第二二次电池模块的多个电池单元可以串联或并联连接。当各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时,电极单元11的电极接头12可以以形形成并连接,当并联连接时,可以通过汇流条40来连接各个电极接头12。

进一步地,在二次电池组中,为了二次电池分离过程中的安全,可以在引出二次电池组整体电压的一半电压的引出端子之间插入安全插头(MSD或安全塞(Safety Plug))。安全插头位于二次电池组的后方,因此可在二次电池组的左右配置相同数量的模块。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模块为了配置二次电池模块而在二次电池模块的中间部设置引出端子,从而能够分离为两个二次电池模块。

二次电池模块可以分离为第一二次电池模块和第二二次电池模块。分离为两个的二次电池模块以分别与奇数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的方式构成,因此两个二次电池模块的最终被引出的引出端子的正极和负极相互可以位于对角线方向。相邻的二次电池模块中被分离的第一二次电池模块和第二二次电池模块可以形成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上。例如,如果第一列的二次电池模块中,上侧配置有第一二次电池模块,下侧配置有第二二次电池模块,则相邻的第二列的二次电池模块中,上侧可以配置有第二二次电池模块,下侧可以配置有第一二次电池模块。由于第一二次电池模块和第二二次电池模块相邻配置,分别从第一二次电池模块和第二二次电池模块引出的正极引出端子与负极引出端子可以相对而置。

因而,如果将相对而置的最终的引出端子进行互相连接,则能够在二次电池模块之间实现串联连接,且使通过外部汇流条的电连接路径最小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能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应根据权利要求书以及该权利要求书的等同物来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