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15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传输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新能源的需求,太阳能发电慢慢的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丝网印刷占有核心地位。电池片烧结在丝网印刷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正常生产中,由于烧结炉的炉带设置有两侧上凸的炉带支承结构,相邻的炉带支承结构间留有间距,且前端传输带的末端和炉带支承结构的起始端留有一段间距,前端传输带的速度较快,太阳能电池片脱离前端传输带的末端后易撞击炉带或卡在炉带支承结构上,进而造成电池片崩角和碎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传输装置,其使得前端传输带可以将电池片平稳的输送至烧结炉的炉带上,减少电池片的破损,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传输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前端输送带、烧结炉的炉带,所述炉带的两侧设置有凸起的支承结构,所述前端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两侧凸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成对布置的两根导向条,每根所述导向条包括弯钩端、直线部,所述弯钩端仅位于所述导向条的一端,每根所述导向条的弯钩端分别勾住所述前端输送带对应侧的侧凸结构,所述直线部的靠近弯钩端的部分和所述前端输送带的末端输出部分相平齐,每根所述导向条直线部的另一末端支承于所述炉带的中心位置的输送平面上,成对的所述导向条自前向后收口对称布置,所述导向条起到承接、传输电池片的作用。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输送带的末端的两侧凸结构具体为对应机器的横梁;

位于所述支承结构上方的对应位置的直线部不和所述支承结构接触,确保电池片的正常输送;

所述导向条为长条状、且表面光滑的结构、一端折弯成弯钩状形成;

所述导向条具体为直线方向布置的铜质电线将一端折弯形成弯钩状形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由于每根所述导向条的弯钩端分别勾住所述前端输送带对应侧的侧凸结构,所述直线部的靠近弯钩端的部分和所述前端输送带的末端输出部分相平齐,每根所述导向条直线部的另一末端支承于所述炉带的中心位置的输送平面,成对的所述导向条自前向后收口对称布置,前端输送带以较快速度输送电池片,电池片脱离末端后沿着导向条的直线部运行,制作电池片的一端支承于两侧的凸起的支承结构,进而使得电池片的一端脱离前端传输带的末端后通过导向条被导向至对应的支承结构上,之后炉带带动整个电池片被平稳导向至对应的支承结构上,其使得前端传输带可以将电池片平稳的输送至烧结炉的炉带上,减少电池片的破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去除前端输送带);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前端输送带1、炉带2、支承结构3、侧凸结构4、导向条5,每根导向条5、弯钩端51、直线部52。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传输装置,见图1、图2:其包括前端输送带1、烧结炉的炉带2,炉带2的两侧设置有凸起的支承结构3,前端输送带1的末端设置有两侧凸结构4,其包括成对布置的两根导向条5,每根导向条5包括弯钩端51、直线部52,弯钩端51仅位于导向条5的一端,每根导向条5的弯钩端51分别勾住前端输送1带对应侧的侧凸结构4,直线部52的靠近弯钩端51的部分和前端输送带1的末端输出部分相平齐,每根导向条5的直线部52的另一末端支承于炉带2的中心位置的输送平面上,成对的导向条5自前向后收口对称布置,导向条5起到承接、传输电池片的作用。

前端输送带1的末端的两侧凸结构4具体为对应机器的横梁;

位于支承结构3上方的对应位置的直线部52不和支承结构3接触,确保电池片的正常输送;

导向条5为长条状、且表面光滑的结构、一端折弯成弯钩状形成;

具体实施例中导向条5具体为直线方向布置的四平方铜质电线、并将一端折弯形成弯钩状形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