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89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



背景技术:

常规的油浸式变压器均配置有油枕,油枕相当于一个备用的油箱,其内部填充有冷却用的油料,油枕一般设置在变压器的上方,利用自重不断的供油,油枕中设置有气囊,油枕在油面在变压器热胀冷缩的呼吸中,经常与进出的空气直接接触,当变压器的体积随着油的温度膨胀或减小时,油枕起着调节油量,保证变压器油箱内经常充满油的作用;由于油枕于变压器油箱中的变压器油实现一个循环,由于变压器油箱中设置有线圈以及磁铁,线圈以及磁铁较长时间的工作,会造成变压器油内产生杂质,进而导致油箱污染,更甚会造成变压器本体工作受到影响,需要及时更换变压器油,造成了变压器油很大程度的浪费;除此之外,带有吸湿器的油枕,变压器通过吸湿器与大气相通,但是吸湿器内硅胶的吸湿作用有限,大气中的潮湿空气难免会进入到变压器油中,导致变压器油老化,绝缘强度降低,因此需要经常更换硅胶和处理变压器油,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定期维护和维修变压器;除此之外,在维修变压器设备的时候,常常需要将油枕内的油料排出,而排出的多少需要根据环境自定设定,而现有的排油手段是根据操作人员人为观察而判断是否继续排油,因此这种方式常常会造成排油量过多或过少,造成新的冷却油和旧的冷却油混合不佳,从而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解决了油枕杂质无法排出、水分进入到油枕内部以及维修无法测量油枕内部油量多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包括油枕、毛细刻度管、气囊、油泵、循环管道、过滤腔和控制器,所述油枕为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油枕内注有变压器油,且油枕的底面开设有供油口,所述毛细刻度管为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毛细刻度管竖直设置在油枕的外部,毛细刻度管开口的一端与油枕底部相通,且毛细刻度管的零刻度线与油枕底部平齐,所述气囊设置在油枕内,气囊上设置有气嘴,气嘴伸出油枕外部,且气嘴与油枕密封连接,所述油泵设置在油枕的顶板上,油泵的进油口与油枕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循环管道为螺旋形管道,循环管道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油枕的顶板上,且循环管道的进油口与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过滤腔包括上半腔和下半腔,上半腔和下半腔均为半球状结构,上半腔和下半腔可拆卸密封连接,过滤腔的下半腔的内圆面沿圆周设置有环形挡圈,环形挡圈上安装有过滤网,过滤腔的两端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过滤腔的进油口与循环管道的出油口通过管道相通,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油枕相通,过滤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油枕的外壁上,以控制油泵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过滤网与下半腔的环形挡圈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油枕外壁涂有防水防锈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毛细刻度管的直径为0.5cm-2.0c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油枕的外部竖直设置有毛细刻度管,毛细刻度管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开口的一端与油枕底部连通,毛细刻度管的最低刻度与油枕的底部平齐;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气囊,气囊上设置有气嘴,气嘴伸出油枕外部,且气嘴与油枕密封连接,气囊的设置起到了调节油枕与变压器油箱内部油压的问题,气嘴的设置保证了外界空气中水分进入到油枕,损坏油枕内变压器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循环管道和油泵的进油口与油枕通过管道连通,循环管道为螺旋形管道,循环管道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油枕的顶板上,且循环管道的进油口与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循环管道设置为螺旋形,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起到了对变压器油的散热作用;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过滤腔,过滤腔包括上半腔和下半腔,上半腔和下半腔均为半球状结构,上半腔和下半腔可拆卸密封连接,过滤腔的下半腔的边沿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环形挡圈,环形挡圈上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腔的两端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过滤腔的进油口与循环管道的出油口通过管道相通,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油枕相通,过滤腔的设置可以对变压器油实现一个循环过滤过程,过滤后的杂质存落在过滤腔内过滤网上,由于过滤网与环形挡圈通过螺栓连接,由于过滤腔是可视的,当有杂质存积时,可以直接观察,由于过滤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设置有开关阀门,当需要清除杂质时,关闭开关阀门,并将过滤腔打开,排出杂质,实现对变压器油的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解决了变压器油易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油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油枕,2、毛细刻度管,3、气囊,4、油泵,5、循环管道,6、过滤腔,7、控制器,8、供油口,9、气嘴,10、支撑座,11、过滤网,12、开关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性的变压器油枕,包括油枕1、毛细刻度管2、气囊3、油泵4、循环管道5、过滤腔6和控制器7,所述油枕1为内部中空的箱体结构,油枕1内注有变压器油,且油枕1的底面开设有供油口8,油枕1外壁涂有防水防锈涂层,可以避免雨水等对油枕1的侵蚀,降低油枕1的使用寿命;所述毛细刻度管2为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毛细刻度管2竖直设置在油枕1的外部,毛细刻度管2开口的一端与油枕1底部相通,且毛细刻度管2的零刻度线与油枕1底部平齐,由于油枕1与毛细刻度管相通,毛细刻度管2内油量的高度即为油枕1内油量的高度;毛细刻度管2的直径为0.5cm-2.0cm,毛细刻度管2的直径越细,越能准确反映出油枕1内油量的高度;所述气囊3设置在油枕1内,气囊3上设置有气嘴9,气嘴9伸出油枕1外部,且气嘴9与油枕1密封连接,油枕1上开设有供气嘴9穿出的通孔,为保证油枕1内油流出来,在气嘴9与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气囊3的设置起到了调节油枕1与变压器油箱内部油压的问题,气嘴9的设置保证了外界空气中水分进入到油枕1,损坏油枕1内变压器油的问题;所述油泵4设置在油枕1的顶板上,油泵4的进油口与油枕1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循环管道5为螺旋形管道,循环管道5设置为螺旋形,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起到了对变压器油的散热作用;循环管道5通过支撑座10设置在油枕1的顶板上,且循环管道5的进油口与油泵4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过滤腔6包括上半腔和下半腔,上半腔和下半腔均为半球状结构,上半腔和下半腔可拆卸密封连接,过滤腔6的下半腔的内圆面沿圆周设置有环形挡圈,环形挡圈上安装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与下半腔的环形挡圈通过螺栓连接,过滤腔6的两端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过滤腔6的进油口与循环管道5的出油口通过管道相通,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油枕1相通,过滤腔6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设置有设置有开关阀门12,过滤腔6的设置可以对变压器油实现一个循环过滤过程,过滤后的杂质存落在过滤腔6内的过滤网11上,由于过滤网11与环形挡圈通过螺栓连接,由于过滤腔6是可视的,当有杂质存积时,可以直接观察,由于过滤腔6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设置有开关阀门,当需要清除杂质时,关闭开关阀门,并将过滤腔6打开,排出杂质,实现对变压器油的过滤效果,所述控制器7设置在油枕1的外壁上,以控制油泵4工作,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一定时间,通过控制器7自动启动油泵4,实现油枕1内变压器油与变压器内油箱内变压器油的循环过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