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3713阅读:6626来源:国知局
水晶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晶头结构,其能够使制作网线变得简单、方便,而且其能够与双绞线连接牢固并能重复使用。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为了保障机房正常工作,对网络设备需要进行日常维护。网线连接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网线出现故障就会造成网络通信中断。通常,网线由水晶头结构和双绞线组成,网线故障通常是双绞线与水晶头结构顶部的铜片接触不实引起的,目前使用的水晶头结构多为一性的,一旦网线不通就要更换水晶头结构重新制作,而且制作起来非常不方便,还需要使用专业工具,例如卡线钳等。

公开号为CN201126886Y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水晶头结构,其包括:本体,在该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卡位部;翼扣,在该翼扣的下部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插入上述的卡位部,形成翼扣与本体的连接。该方案采用了插拔的方式将水晶头结构本体和水晶头结构的翼扣连接起来。如果水晶头结构的翼扣折断,就可以先把折断的翼扣从水晶头结构本体拔出,再把新的水晶头结构翼扣从水晶头结构前端轻轻插入就可以了。而且整个水晶头结构的规格,大小,标准都是符合工业化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对以前的水晶头结构进行放大缩小的改变。该水晶头结构在使用上容易更换扣位,不需要重新用工具做线。但是,由于只是对水晶头结构翼扣做了改动,当双绞线与水晶头结构连接不实时,还是需要重新更换水晶头结构,制作网络接口。

公开号为CN20575273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免压式网络连接水晶头结构,包括塑料扣件、水晶头结构、工字架、芯线固定件和IDC端子件,水晶头结构内设有一块PCB板,PCB板的两端分别配合连接有金触片和IDC端子件,IDC端子件上开设有U形凹槽,IDC端子件固设在芯线固定件上,工字架内设有与芯线固定件配合的卡槽,连接PCB板的芯线固定件卡在卡槽内,工字架插入水晶头结构内,水晶头结构的外侧套设有塑料保护套,塑料保护套上设有塑料扣件,塑料扣件上设有与U形凹槽配合的凸肋。但是,其结构非常复杂,制作成本高,很难大范围推广使用。

公开号为CN20533543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免打线水晶头结构,包括:水晶头结构本体和铜针。铜针固定嵌入在水晶头结构本体的一端内;设置一压合盖;压合盖在水晶头结构本体上能转动开合结构。但是,其不仅具有结构复杂,而且还具有水晶头结构固定双绞线不牢固的缺点。

因而,现有技术中仍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水晶头结构与双绞线牢固固定的水晶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重复使用并且能使双绞线牢固连接的水晶头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晶头结构,包括:本体部、接口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由两个侧板、上板以及底板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压线板,所述压线板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地连接到所述上板。

优选地,所述接口部设置有线序标志,以方便接线使用。

优选地,所述上板的侧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两个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以便于所述上板插入到所述两个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两个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上可移动地设置有压线板提手,所述压线板提手能够带动所述压线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压线板提手与所述压线板设置成单个部件。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包括水晶头弹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由于压线板通过弹簧连接到上板,并且压线板提手能够使压线板沿竖直方向提起,所以能够非常方便地插入或更换双绞线。由于上板通过凸起部插入到侧板上,因而当上板和/或弹簧和/或压线板和/或双绞线出现故障时,能方便地进行维护或更换,从而使得该水晶头结构能够被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的示意性立体主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的示意性立体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的示意性分解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本体部

101.水晶头本体;102.水晶头弹片;

20.接口部

30.连接部

301.侧板;302.上板;303.底板;304.导槽;305.压线板;

306.弹簧;307.压线板提手;3021.凸起部;3011.凹槽

40.双胶线

5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的示意性立体主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的示意性立体侧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的示意性分解侧视图。

如图1-3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包括:本体部10、接口部20以及连接部30。本体部10包括:水晶头本体101,在水晶头本体101的下方设置有水晶头弹片102,用于在水晶头结构与设备进行网络连接时的插入与拔出的操作。接口部20可设置有线序标志,例如图中示出的A和B,以方便接线使用。例如,国际接线标准中常用的T568A和T568B,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网络连接。因而,即使非专业人士也能很快地按照线序制作出网线,从而省去了查找线序的时间。

仍如图1-3中所示,连接部30包括:两个侧板301、上板302、底板303,两个侧板301以及上板302和底板303围合成一个开放的空腔50。两个侧板301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导槽304。作为一种示例,图中示出了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导槽。压线板305以通过弹簧306与上板302固定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空腔50内,如图3中所示。换言之,弹簧30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到上板302和压线板305上。

此外,如图1所示,压线板提手307可移动设置在导槽304上,并且能够通过其沿导槽304的升降带动压线板305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压线板提手307可以作为压线板305的穿过侧壁301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压线板305连动的单个部件,只要能起到带动压线板30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功能即可。作为一种示例,压线板提手307设置在压线板305的两个端部,以相对应于两个侧板上均有导槽的情形,但不限于此。作为示例,可以仅在压线板305的一个端部上设置压线板提手307,以对应于一个侧板上有导槽的情形。上板302的侧面设置有凸起部3021,两个侧板301上设置有与凸起部3021配合的凹槽3011,如图3中所示,以使上板302插入在两个侧板301上。

此外,图1和3中示出了双绞线40。当需要固定双绞线40时,将压线板提手307沿导槽304向上提起,此时与压线板提手307连动的压线板305也会在压线板提手307的作用下克服弹簧306的弹簧力向上竖直抬起,弹簧306被压缩,压线板305离开底板302一段距离,之后将双绞线40插入到空腔50内,再放开压线板提手307,此时,依靠弹簧306自身的回弹作用,压线板305被回弹到底板302上,由此压住双绞线40,完成双绞线40的插入固定。

当水晶头结构出现故障时,例如,双绞线40的连接故障,仅需要用手抬起压线板提手307就可以将压线板305竖直提起,此时,可以更换双绞线40或者将双绞线40重新插入得更紧一些。此外,例如,当压线板305和/或弹簧306出现故障时,仅需要将上板302沿侧板301上的凹槽3011卸下,更换弹簧306和/或压线板305即可。由此,可使该水晶头结构能被重复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插入双绞线后,用卡线钳按压水晶头结构入线端的卡线槽来固定双绞线。也就是,用卡线钳压住卡线片,使之下移,卡住双绞线,一次性使用。所以,一旦网线不通,就必须更换水晶头结构。从而导致成本高,浪费严重。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通过在接口部20处标有接线用线序标志,如图中的A和B,省去了查找线序的时间,加快了网线的制作过程。

此外,如前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在插入双绞线40时提起压线板305并且插入后依靠弹簧306的恢复力使压线板305落下压紧双绞线40实现了双绞线的快速及简单的固定。此外,当弹簧306和/或压线板305和/或双绞线40中的一个或几个出现故障时,仅需要将上板302沿侧板上的凹槽3011移开即可进行检修或维护或更换,如图3中所示,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具有重复使用的益处。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结构,由于水晶头结构连接部30的上板302通过凸起部3021插入到侧板301的凹槽3011内,所以使水晶头结构安装弹簧306和压线板305的工艺更为简单,方便。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