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7358阅读:1818来源:国知局
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接触器主要使用卡轨进行安装固定,然而现有的安装结构为了方便用户的安装和使用,都会在交流接触器的底座和卡轨的外表面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使得交流接触器在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受到冲击或震动就会出现较大的振幅,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包括卡轨12、交流接触器的底座2和安装在底座2一侧的滑块3,所述的卡轨12设置在安装面11上,所述的滑块3和设置在底座2另一侧的第一卡件24分别与卡轨12相配合使得交流接触器能够固定安装在卡轨12上,安装时,所述的第一卡件24先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倒角5 与卡轨12相配合,所述倒角5的角度不小于130°,然后转动交流接触器将滑块3卡装在卡轨12上,安装后卡轨12的中心线与底座2靠近第一卡件24一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49.5mm,并且底座2的底面与安装面11的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2包括盖板21,在盖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 22和第二凸台23,并在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之间形成了用于容纳卡轨12 的形槽29,两个第一卡件24间隔设置在第一凸台22靠近形槽29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的滑块3通过弹簧滑动安装在第二凸台23的中部。

优选的,在第二凸台23的中部设有间隙,在该间隙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滑块3的沟槽25和安装槽26,所述的安装槽26与沟槽25垂直设置并连通从而在安装槽26的两端侧壁上形成了第一挡壁231和第二挡壁232,所述的滑块 3滑动安装在底座2的沟槽25内,滑块3的侧壁上平齐间隔的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3和第三限位块36,第一限位块33的长度小于安装槽26的长度并且第一限位块33与第三限位块36之间设有间隙,使得第一限位块33能够沿安装槽26 滑入沟槽25内而不被第一挡壁231阻挡,并且滑块3在沿沟槽25滑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块33和第三限位块36能够与第一挡壁231和第二挡壁232干涉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滑块3包括第二卡件32和第二限位块34,所述的第二卡件 32设置在滑块3的一端并能够与卡轨12的第一轨臂121相抵接,所述的第二限位块34设置在滑块3的另一端并能够与第二凸台23的侧壁干涉配合,第二限位块34的宽度大于沟槽25的宽度使得第二限位块34始终位于第二凸台23的外部。

优选的,在该安装槽26的中部设有限位筋27,在限位筋27上设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凸筋28,所述的滑块3包括行程槽31,所述的行程槽31设置在滑块3 的中部用于容纳弹簧,底座2的限位筋27设置在行程槽31内使得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筋28和设置在行程槽31端部侧壁上的凸柱35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卡件24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平直段241、倾斜段242 和缓冲段243,所述平直段241与倾斜段242之间的夹角为倒角5。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2包括盖板21,在盖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 22和第二凸台23,在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之间形成了形槽29,在第一凸台22远离形槽29一侧的边缘上设有凸边221,所述的距离L为安装后卡轨12 的中心线与凸边2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的卡轨12包括两条第一轨臂121、两条第二轨臂122和第三轨臂123,所述的第三轨臂123安装在安装面11上,第三轨臂123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第二轨臂122的一端相连接,两条第二轨臂1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轨臂121的一端相连接,并且第一轨臂121与第二轨臂122呈“倒L”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卡轨12是TH35-7.5型卡轨,所述卡轨12的第一轨臂121 的顶部与安装面1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7.5mm,并且第一卡件24的平直段241 的顶部与缓冲段24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接近或等于为7.5mm,所述底座2的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的高度接近或等于7.5mm。

优选的,所述的卡轨12是TH35-15型卡轨,所述卡轨12的第一轨臂121 的顶部与安装面1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mm,所述底座2的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的高度接近或等于15mm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不小于130°的倒角,以及安装后卡轨的中心线与底座边缘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49.5mm的两个限制条件,保证了底座能够可靠稳定的安装在卡轨上,同时,底座的底面能够与安装面形成紧凑结构,减小了卡轨与底座之间的安装间隙,从而在不影响客户安装的同时有利于减小交流接触器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滑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9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卡轨安装结构包括卡轨12、交流接触器的底座2和安装在底座2一侧的滑块3,所述的卡轨12设置在安装面 11上,所述的滑块3和设置在底座2另一侧的第一卡件24分别与卡轨12的两端相配合使得交流接触器能够固定安装在卡轨12上,安装时,所述的第一卡件 24先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倒角5与卡轨12相配合,所述倒角5的角度不小于130°用于保证第一卡件24具有足够的安装切入角,然后转动交流接触器将滑块3卡装在卡轨12上,安装后卡轨12的中心线与底座2靠近第一卡件24一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49.5mm用于保证第一卡件24能够通过该安装切入角与卡轨12相配合,并且底座2的底面与安装面11的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2上设置不小于130°的倒角5,以及安装后卡轨12的中心线与底座2边缘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49.5mm的两个限制条件,保证了底座2能够可靠稳定的安装在卡轨12上,同时,底座2的底面能够与安装面11的表面形成紧凑结构,减小了卡轨12与底座2之间的安装间隙,从而在不影响客户安装的同时有利于减小交流接触器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卡轨12包括两条第一轨臂121、两条第二轨臂122和第三轨臂123,所述的第三轨臂123水平设置在安装面11的中部并与安装面11外表面接触连接,第三轨臂123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第二轨臂122 的一端相连接,两条第二轨臂1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轨臂121的一端相连接,并且第一轨臂121与第二轨臂122呈“倒L”形设置,第一轨臂121的顶部与安装面1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

所述的第一卡件24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平直段241、倾斜段242和缓冲段 243,所述平直段241与倾斜段242之间的夹角为倒角5,所述倒角5的角度不小于130°,并且平直段241的顶部与缓冲段24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接近或等于 h,使得缓冲段243的底部能够与安装面11的表面基本贴合,安装时,第一卡件 24沿倾斜段242滑入卡轨12,第一轨臂121的端部位于倒角5内,至缓冲段243 的底部与安装面11的表面基本贴合,即底座2的底面与安装面11的表面基本贴合时,第一轨臂121的端部与平直段241的侧壁平齐并接触连接,倾斜段242 和缓冲段243与第二轨臂122相对设置。优选的,卡轨12是TH35-7.5型卡轨,即h的长度为7.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为,如图4所示,底座2包括盖板21,在盖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并在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之间形成了用于容纳卡轨12的形槽29,两个第一卡件24间隔设置在第一凸台22靠近形槽29一侧的侧壁上用于与卡轨12相配合,在第一凸台22远离形槽29一侧的边缘上设有凸边221,所述的距离L为安装后卡轨12的中心线与凸边2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滑块3通过弹簧滑动安装在第二凸台23的中部,并且设置在滑块3端部的第二卡件32突出第二凸台23设置在形槽29内用于与卡轨12相配合。

具体的,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卡件24的侧壁分别与第一凸台22靠近形槽29一侧的侧壁的边缘平齐,第一卡件24的缓冲段243的底部与第一凸台22 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即第一凸台22的高度接近或等于h;在第二凸台23的中部设有间隙,在该间隙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滑块3的沟槽25和安装槽26,所述的安装槽26与沟槽25垂直设置并连通从而在安装槽26的两端侧壁上形成了第一挡壁231和第二挡壁232,滑块3能够通过安装槽26安装在沟槽25内并沿沟槽25滑动,在该间隙的中部设有限位筋27,所述的限位筋27能够与滑块 3相配合从而限定滑块3的滑动距离,在限位筋27上设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凸筋 28,同时,第二凸台23的高度同样接近或等于h。

如图6所示,所述的滑块3包括行程槽31、第二卡件32、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34和第三限位块36,所述的行程槽31设置在滑块3的中部用于容纳弹簧,底座2的限位筋27能够设置在行程槽31内使得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筋28和设置在行程槽31端部侧壁上的凸柱35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卡件32设置在滑块3的一端并能够与卡轨12的第一轨臂121相抵接,所述的第二限位块 34突出设置在滑块3的另一端并能够与第二凸台23的侧壁干涉配合,第二限位块34的宽度大于沟槽25的宽度使得第二限位块34在滑块3滑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第二凸台23的外部方便操作,所述的第三限位块36与第二限位块34相邻设置并与第一限位块33平齐,所述的第一限位块33突出设置在滑块3靠近第二卡件32一端的侧壁上,第一限位块33的长度小于安装槽26的长度并且第一限位块33与第三限位块36之间设有间隙,使得第一限位块33能够沿安装槽26 滑入底座2的沟槽25内而不被第一挡壁231所阻挡,滑块3在沿沟槽25滑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块33和第三限位块36的顶部能够与第一挡壁231和第二挡壁232的底部干涉配合使得滑块3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会脱离第二凸台23。

如图7所示,安装时,先将底座2倾斜设置使第二凸台23所在一侧悬空,同时第一凸台22的底部边缘与安装面11的表面接触,然后将第一卡件24通过倒角5滑入“倒L”形的第一轨臂121与第二轨臂122形成的空间内,最后按动第二凸台23所在的一侧使底座2的底面尽量与安装面11的表面贴合,在按压的过程中第二卡件32先与第一轨臂121发生干涉使得滑块3在受力向远离第一轨臂121的方向滑动并压缩弹簧,直至第一轨臂121位于第二卡件32的上方时滑块3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即第二卡件32完全位于“倒L”形的第一轨臂121与第二轨臂122形成的空间内,安装完成。

当然,容易想到的是,如图8和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轨12也可以是 TH35-15型卡轨,即其他结构不变,所述的第一轨臂121的顶部与安装面1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h,约为15mm,并且相对应的底座2的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的高度同样接近或等于2h。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