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连接器、连接器模块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23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母连接器、连接器模块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母连接器、具有该母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及具有该连接器模块的电子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将被连接到公连接器用于接收信号的母连接器、具有该母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及具有该连接器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可通过使用自身存储的数据执行特定的操作或通过从外部接收信号执行操作。此时,电子装置可从外部无线地接收信号,但通常可能会通过线缆接收信号。

例如,TV(为电子装置中的一种)可通过线缆接收诸如地面广播信号、有线广播信号、卫星广播信号等的广播信号来显示图像。更具体地讲,公连接器安装在线缆上,用于发送广播信号,并且母连接器安装在TV上,以使公连接器可插入到母连接器中并且连接到母连接器。因此,可将广播信号平稳地发送到TV。

另一方面,通常,电子装置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不会正确地运行。原因之一在于电子装置没有连接到线缆,或者即使连接但接触不好。也就是说,线缆的公连接器可能没有插入到或连接到电子装置的母连接器,或者可能是以有缺陷的方式连接的。然而,用户可能不会容易地确认这种连接状态的故障,并且不方便获得电子装置故障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提出本实用新型来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检查是否被连接到公连接器的母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母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连接器模块的电子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

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之内,并且当公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接触时能够从所述连接端子接收输入信号。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之内并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分开。当所述连接端子插入并结合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之间时,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通过所述连接端子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可具有弹性,以当所述连接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之间时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当所述连接端子移出时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返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连接器主体可包括外主体和引脚固定部。

所述外主体可具有:第一开口,形成在第一侧,其中,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一侧插入到所述外主体中;第二开口,形成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及内部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所述引脚固定部可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固定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

所述引脚固定部可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侧,并且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中的每个可沿从所述第一开口到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引脚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连接器主体还可包括内主体部,所述内主体部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在第一开口侧。所述内主体部的一个端部可插入到所述外主体和所述引脚固定部之间以固定所述引脚固定部,并且所述内主体部可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的容纳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包括母连接器和连接器电路。

所述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端子接合引脚,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之内,并且当公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接触时能够从所述连接端子接收输入信号;及第二端子接合引脚,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之内并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分开,其中,当所述连接端子插入并结合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之间时,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通过所述连接端子彼此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电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中的每个。

当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没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时,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上可产生第一电压,并且当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通过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时,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上可产生与第一电压不同的第二电压。

所述连接器电路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以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接收输入信号;电力供应单元,用于提供DC电压;电阻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电力供应单元;及接地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并且将接地电压提供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所述连接器电路还可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接地单元的电感器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压可以是高电平电压,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可以是低电平电压。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电路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以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接收输入信号;接地单元,提供接地电压;电阻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接地单元;及电力供应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并且将DC电压提供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所述连接器电路还可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电力供应单元的电感器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压可以是低电平电压,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可以是高电平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连接器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和连接器电路。所述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端子接合引脚,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之内,并且当公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接触时能够从所述连接端子接收输入信号;及第二端子接合引脚,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之内并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分开,其中,当所述连接端子插入并结合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之间时,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通过所述连接端子彼此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电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中的每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电路,以接收所述输入信号来处理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能够指示所述母连接器是否连接到所述公连接器。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可包括电压感测单元、指示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电压感测单元电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电路,以感测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上产生的电压,并且响应于感测到的电压确定所述母连接器是否连接到所述公连接器,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指示单元能够输出光。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能够响应于从所述连接器电路提供的输入信号来处理信号,并且响应于从所述电压感测单元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指示单元指示母连接器是否连接到所述母连接器。

所述指示单元可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由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控制,并且能够根据输入信号显示图像或根据控制信号指示母连接器是否连接到公连接器。

当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没有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时,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上可产生第一电压,并且当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通过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时,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上可产生与第一电压不同的第二电压。

所述连接器电路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以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接收输入信号;电力供应单元,用于提供DC电压;电阻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电力供应单元;及接地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并且将接地电压提供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电路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以从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接收输入信号;接地单元,提供接地电压;电阻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和所述接地单元;及电力供应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并且将DC电压提供给所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当公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插入并结合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之间时,第一端子接合引脚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可通过该连接端子电连接,以使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上产生的电压可变。然后,当电压感测单元感测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上产生的电压的改变来确定母连接器是否连接到公连接器时,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指示单元来指示母连接器是否连接到公连接器。因此,使用该电子装置的用户可容易地通过检查指示单元来识别连接器连接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母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母连接器连接到公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模块中的母连接器连接到公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连接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示出图6的连接器模块中的母连接器连接到公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按照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所阐述的示例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示例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将理解的是,虽然可在此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或部分。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并且无意限制本实用新型。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于包含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列举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图1的母连接器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在图2的母连接器连接到公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连接器模块CM,可与公连接器10结合,以接收输入信号;信号处理模块SM,电连接到用于接收输入信号的连接器模块CM来处理信号,信号处理模块SM能够确定连接器模块CM与公连接器10是否连接并指示连接的结果。另一方面,电子装置可以为例如TV。

连接器模块CM可包括母连接器100和连接器电路200。

母连接器100安装在电子装置的主体上以暴露于外部,并且可与公连接器10结合,以从公连接器10接收输入信号。例如,母连接器100可以为如附图所示的F-Jack型母连接器。

母连接器100可包括连接器主体110、第一端子接合引脚(pin)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可包括能够发送电信号的金属(例如,铜、金或银)。

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10之内,并且当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接触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时从连接端子14接收输入信号。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10之内并与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分开。

当连接端子14插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之间时,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可通过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彼此电连接。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可具有弹性,以当连接端子14插入到它们之间时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当连接端子移出时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返回到初始位置。

连接器主体110可结合到公连接器10的主体12,并且可包括外主体112、引脚固定部114和内主体部116。

外主体112可具有:第一开口,形成在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通过其插入到外主体112中的第一侧;第二开口,形成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内部空间112a,形成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例如,外主体112可以为具有内部空间112a的圆筒结构。因此,公连接器10的主体12可通过围住外主体112而结合,并且可通过旋转(例如,通过螺纹)而结合。

引脚固定部114可在内部空间112a中设置在第二开口侧,并且引脚固定部114的一部分可插入并固定到第二开口。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可穿过引脚固定部114,并且可固定到引脚固定部114。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中的每个可具有沿着从第一开口到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穿过引脚固定部114和第二开口的形状。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可具有相对于彼此对称的弯曲形状,以可使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在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插入时被打开。

内主体部116在内部空间112a中设置在第一开口侧,并且内主体部116的一个端部可插入到外主体112和引脚固定部114之间,从而可固定引脚固定部114。此外,内主体部116可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的容纳孔。例如,内主体部116可以为具有容纳孔的圆筒结构,并且可牢固地固定到外主体112的内壁。

图4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电路图,图5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模块中的母连接器连接到公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电路图。

参照图1、图4和图5,连接器电路200可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以从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接收输入信号,并且可将该输入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模块SM。

此外,连接器电路200可电连接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连接器电路200可根据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之间的连接而改变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产生的电压,并且可将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产生的电压提供给信号处理模块SM。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没有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时,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第一电压。当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通过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时,可产生与第一电压不同的第二电压。

连接器电路200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210、电力供应单元220、电阻器单元230、接地单元240和电感器单元250。

信号接收单元210可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以从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接收输入信号,并且将该输入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模块SM。信号接收单元210可直接将从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接收的输入信号提供到信号处理模块SM,还可改变输入信号的电平或形状并且将改变的输入信号提供给信号处理模块SM。

电力供应单元220可电连接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以提供直流(DC)电压(例如,3.3V的DC电压)。

电阻器单元230设置在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和电力供应单元220之间,以电连接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和电力供应单元220。电阻器单元230可具有例如100K欧姆的电阻值。

接地单元240可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以提供接地电压(即,0V的电压)。

电感器单元250设置在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接地单元240之间,并且电连接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接地单元240。电感器单元250可以为例如浪涌线圈(surge coil)。

根据以上描述的电路配置,当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没有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时,由于电力供应单元220使得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高电平的电压。当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通过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时,由于接地单元240使得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低电平的电压。

再次参照图1,信号处理模块SM可电连接到连接器电路200,从连接器电路200接收输入信号并处理该输入信号,并且指示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是否通过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彼此连接。

信号处理模块SM可包括电压感测单元300、指示单元400和信号处理单元500。

电压感测单元300电连接到连接器电路200。详细地讲,电压感测单元300可通过连接器电路200电连接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电压感测单元300感测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的电压,响应于感测到的电压确定母连接器100与公连接器10是否连接,并且向信号处理单元500输出控制信号。

例如,当电压感测单元300感测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第一电压时,确定公连接器10未正确地连接到母连接器100。另一方面,当电压感测单元300感测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第二电压时,确定公连接器10正确地连接到母连接器100。

指示单元400由信号处理单元500控制而输出光。

信号处理单元500电连接到连接器电路200的信号接收单元210,以接收输入信号并响应于输入信号来处理用于执行操作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500电连接到电压感测单元300,以接收控制信号并且响应于控制信号控制指示单元400来指示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指示单元400可包括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此时,显示装置由信号处理单元500控制,以根据输入信号显示图像或根据控制信号显示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是否彼此连接。

可选地,指示单元400可包括诸如LED的发光装置。此时,发光装置被安装为暴露于电子装置的主体的外部,并且可根据控制信号指示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彼此是否连接。例如,当公连接器10没有连接到母连接器100时,发光装置不会输出光,当公连接器10连接到母连接器100时,发光装置在预定时间内输出光或连续地输出光。电子装置还可包括单独的显示装置,该单独的显示装置由信号处理单元500控制并且可根据输入信号显示图像。

实施例2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连接器模块的电路图,图7是示出图6的连接器模块中的母连接器连接到公连接器之后的状态的电路图。

除了连接器电路200的电力供应单元220和接地单元240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与参照图1至图5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基本相同。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示,并且将省略对于相同组件的任何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6和图7,接地单元240可通过电阻器单元230电连接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并且将接地电压提供给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

电力供应单元220可通过电感器单元250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并且将例如3.3V的DV电压提供给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

根据以上描述的电路配置,当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没有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时,由于接地单元240使得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低电平的电压。当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通过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电连接到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时,由于电力供应单元220使得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高电平的电压。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当公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插入并结合到母连接器100的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之间时,第一端子接合引脚120和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可通过连接端子14电连接,从而可改变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的电压。然后,当电压感测单元300感测到第二端子接合引脚130上产生的电压的改变来确定母连接器100是否连接到公连接器10时,信号处理单元500控制指示单元400来指示母连接器100是否连接到公连接器10。因此,使用该电子装置的用户可通过检查指示单元400容易地识别连接器连接状态。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预期的是,本实用新型涵盖所提供的落入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