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性PVC护套拖链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09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柔性PVC护套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电缆按照光伏电站的系统可分为直流电缆及交流电缆,根据用途及使用环境的不同分类如下: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常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扭曲、弯曲、下垂等方式的变形,很可能与其它电线电缆相互碰搭,不便于施工和维护。其中普通的电线电缆即是在导体上挤设绝缘层,然后成缆,最后挤设被覆层,其传输数据速度、信号损耗、电磁干扰及使用寿命取决于导体的结构、材料以及绝缘、护套层材料。

当前市场上的PVC护套电缆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传输数据速度慢、电气信号损耗大、在外界电磁强的区域受干扰大。

2、电缆使用寿命短;电缆硬度大,弯曲半径大,不易弯折及扭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柔性PVC拖链电缆,主要解决电线电缆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电信号损耗降低、抗外界电磁干扰能力增强;电线电缆的移动弯折次数可达到1000万次以上,大大提高了电线电缆的弯折次数及使用寿命,其生产及加工过程易控制,同时能生产不同规格、大小尺寸的电缆,适用范围广,产品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包括线芯层和柔性护套层,所述线芯层外部包覆有柔性护套层;所述线芯层包括绝缘线缆层、固定棉纱束和无纺布层,所述绝缘线缆层与固定棉纱束固定并包覆在无纺布层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柔性护套层使电缆更柔软及有弹性,大大的提高了电缆的抗扭性及弯曲寿命;设置的固定棉纱束和无纺布层保证整体具有更好的定型效果,并且固定棉纱束作为定型结构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线缆层包括若干绞和成缆的绝缘线缆,所述绝缘线缆绞和成缆并在绞和间隙填充有固定棉纱束,所述绝缘线缆与固定棉纱束固定并在外部包覆有无纺布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绞后在绞和间隙填充有固定棉纱束,再用无纺布层包裹成缆,可以使线缆总绞成缆后更圆整,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抗干扰层,所述抗干扰层设置在线芯层与柔性护套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抗干扰层包括镀锡丝编织层;所述镀锡丝编织层采用16锭10条0.08mm的镀锡铜丝编织,编织目数为8目,编织重叠率超过85%。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的镀锡铜丝编织的抗干扰层使电缆抗外界电磁干扰性能更好,有效的减弱使用过程中的电气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线缆包括若干根绞合成缆的绝缘缆芯;所述绝缘缆芯包括导体层和绝缘层,所述导体层外部包覆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由聚氯乙烯制备而成;所述导体层采用20/0.08~60/0.08镀锡铜线绞合成缆,所述绞合节距13mm±1mm;所述导体层规格为26AWG至20AWG。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层由聚氯乙烯制备而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定型效果;导体层由多股超细导线绞合而成,以保证电线有足够的柔韧性。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缆芯数量为2根,所述绝缘缆芯采用小绞距对绞,所述绞距为15mm±1mm。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线缆数量为1~15对,总绞成缆节距为内部缆芯成缆外径的16倍或以下;所述绝缘线缆总绞成缆时在间隙处添加有若干固定棉纱束;所述无纺布层包裹重叠率≥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线缆数可以在1对至15对中选择,以达到符合不同使用环境、不同信号传输率的要求。在上述方案中,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耐用、弯折和经济性能,一种推荐的数值为:所述绝缘线缆数量为3对,总绞成缆节距为85mm±5mm;所述绝缘线缆总绞成缆时添加规格为10Sx10x3束的固定棉纱束;所述无纺布层的规格为0.03mm x16mm。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护套层由高柔性的聚氯乙烯制成;所述柔性护套层外径为4.6mm~12mm,柔性护套层壁厚为1.0mm~1.2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并且由于该材料特性,使得整体电缆更柔软及有弹性,大大的提高了电缆的抗扭性及弯曲寿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稳定性较高。

2、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数据准确传输率和较强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3、可靠性高,大大提高了电线电缆的弯折次数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导体层;2、绝缘层;3、固定棉纱束;4、无纺布层;5、抗干扰层;6、柔性护套层;101、线芯层;102、绝缘线缆层;103、绝缘线缆;104、绝缘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1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高柔性PVC护套拖链电缆,包括线芯层101和柔性护套层6,所述线芯层101外部包覆有柔性护套层6;

所述柔性护套层6由高柔性的聚氯乙烯制成;

所述柔性护套层6外径为4.6mm~12mm,柔性护套层6壁厚为1.0mm~1.2mm。

它还包括抗干扰层5,所述抗干扰层5设置在线芯层101与柔性护套层6之间。

所述抗干扰层5包括镀锡丝编织层;所述镀锡丝编织层采用16锭10条0.08mm的镀锡铜丝编织,编织目数为8目,编织重叠率超过85%。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层101包括绝缘线缆层102、固定棉纱束3和无纺布层4,所述绝缘线缆层102与固定棉纱束3固定并包覆在无纺布层4内。

所述绝缘线缆层102包括若干绞和成缆的绝缘线缆103,所述绝缘线缆103绞和成缆并在绞和间隙填充有固定棉纱束3,所述绝缘线缆103与固定棉纱束3固定并在外部包覆有无纺布层4。

所述绝缘线缆103数量为1~15对,总绞成缆节距为内部缆芯成缆外径的16倍或以下;所述绝缘线缆103总绞成缆时在间隙处添加有若干固定棉纱束3;所述无纺布层4包裹重叠率≥25%。

所述绝缘线缆103包括若干根绞合成缆的绝缘缆芯104;

所述绝缘缆芯104包括导体层1和绝缘层2,所述导体层1外部包覆绝缘层2。

所述绝缘缆芯104数量为2根,所述绝缘缆芯104采用小绞距对绞,所述绞距为15mm±1mm。

所述导体层1采用20/0.08~60/0.08镀锡铜线绞合成缆,所述绞合节距13mm±1mm;所述导体层1规格为26AWG至20AWG。

所述绝缘层2由聚氯乙烯制备而成。

实施例2:在包含实施例1中所有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为:

一种高柔性PVC护套拖链电缆,所述绝缘线缆103数量为3对,总绞成缆节距为85mm±5mm;

所述绝缘线缆103总绞成缆时添加规格为10Sx10x3束的固定棉纱束3;

所述无纺布层4规格为0.03mm x16mm;

所述导体层1采用60/0.08镀锡铜线绞合成缆;

所述柔性护套层6外径为6.6±0.2mm,柔性护套层6壁厚为1.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