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PID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7889发布日期:2018-07-13 19:4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晶硅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殊设计的抗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电位诱导衰减)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不受地域资源限制的新兴能源,正慢慢的被大范围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可以利用光生伏特原理将太阳能转换电能,太阳能组件的转换效率越高,单位面积上的发电量越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60片156×156mm晶硅电池太阳能组件主要由3.2mm—4mm普通钢化玻璃、上层新型EVA、电池、下层高阻隔EVA、背板、接线盒、B截面40mm以上的铝合金边框等组成;但是,在光伏组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安全控制的要求,需要将光伏组件进行边框接地,那么就为组件中的金属阳离子提供了导通的路径,形成了PID现象,进而影响组件的发电能力,造成功率衰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中存在PID现象,进而影响组件的发电能力,造成功率衰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PID光伏组件,能够大大降低组件出现PID衰减的概率,在同样电池设计下能够杜绝组件出现PID衰减,大大增加了电站端单位面积发电量,该组件是使用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PID光伏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双侧镀膜玻璃、第一层EVA层、单晶光伏电池阵列、第二层EVA层和背板;双侧镀膜玻璃的内层涂镀有一层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

所述双侧镀膜玻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二氧化硅减反膜层、低钠钙含量双绒面光伏玻璃层和具有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的减反膜层。

所述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设置在减反膜层的下表面。

所述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的材质为将有机多元膦酸类有机化合物与硅酸盐融合并通过烧结形成的膜层,厚度为100nm。

所述双侧镀膜玻璃为双层镀膜高透光率镀膜玻璃,透光率为93.5%,厚度为2.0mm、3.2mm 或4.0mm。

所述第一层EVA层和第二层EVA层均为高体积电阻率EVA层,体积电阻率为10E15欧姆/m2

所述单晶光伏电池阵列为晶硅电池片阵列。

所述背板为透水率低的背板,透水率≤2.0g/㎡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抗PID光伏组件与市场上的常规组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抗PID光伏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双侧镀膜玻璃、第一层EVA层、单晶光伏电池阵列、第二层EVA层和背板;双侧镀膜玻璃的内层涂镀有一层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通过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能够阻止钠钙等金属离子的迁移,进而杜绝PID的发生,以及第一层EVA层、单晶光伏电池阵列、第二层 EVA层、背板都有效的杜绝了组件内金属阳离子的迁移,进而降低了PID产生的可能性,其户外衰减远高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光伏组件,大大增加了电站端单位面积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抗PID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侧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抗PID光伏组件的原理图。

其中,1为双侧镀膜玻璃;1-1为二氧化硅减反膜层;1-2为低钠钙含量双绒面光伏玻璃;1-3为有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的减反膜层;2为第一层EVA层;3为单晶光伏电池阵列;4为第二层EVA层;5为背板,6为光源,7为Al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PID光伏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双侧镀膜玻璃1、第一层EVA层2、单晶光伏电池阵列3、第二层EVA层4和背板5;双侧镀膜玻璃1的内层涂镀有一层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的材料为有机多元膦酸类有机化合物,如氨基羧酸类和羟基羧酸类,将其与硅酸盐融合,通过涂镀、烧结、清洗工艺流程,将其固定在玻璃下表面,形成一层100nm的致密的阻隔层。

本实用新型的双侧镀膜玻璃1为双面镀膜玻璃,其使用两种特殊的膜液制成,本实用新型体玻璃能够使用超白钢化双绒面镀膜玻璃,其透光率为93.5%,厚度为2.0mm、3.2mm或4.0mm,在保证本身机械能力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其透光率,降低了金属阳离子的迁移,进而杜绝 PID衰减的产生;

第一层EVA层2和第二层EVA层4均为新型改性高体积电阻率EVA层,体积电阻率为 10E15欧姆/m2,在交联后具有较高的体积电阻率,能够增加金属阳离子的迁移路径及迁移速率,进而降低组件出现PID衰减的可能;

背板5使用的是透水率较低的特殊背板,透水率≤2.0g/㎡d,阻隔水汽,杜绝因水汽进入而引起的EVA水解失效,进一步降低PID衰减的可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镀膜玻璃1,是由内表面特殊处理过的金属阳离子阻隔剂配比而成,杜绝光伏玻璃内的钠钙阳离子迁移到电池片上,进而控制PID衰减;双侧镀膜玻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二氧化硅减反膜层1-1、低钠钙含量双绒面光伏玻璃层1-2和具有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的减反膜层1-3,金属阳离子阻隔剂层设置在减反膜层的下表面。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下表面涂镀一层特殊处理过的金属阳离子阻隔层1,杜绝光伏玻璃内的钠钙阳离子通过EVA层4迁移到电池片上,进而控制PID衰减;本实用新型的本产品不仅能够安装在常规电站中,还能够安装在用电量较高的商业屋顶、厂房屋顶、住宅屋顶等项目上,最大光学利用率光伏组件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太阳能组件的大范围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