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缆穿管布线用防护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68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防护接头,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线缆穿管布线用防护接头。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心置于密封护套中构成的绝缘导线。其外可加保护覆盖层,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它与普通电线的差别主要是电缆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电缆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①导电线心:用高电导率材料(铜或铝)制成。根据敷设使用条件对电缆柔软程度的要求,每根线心可能由单根导线或多根导线绞合而成。②绝缘层:用作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当具有高的绝缘电阻,高的击穿电场强度,低的介质损耗和低的介电常数。电缆中常用的绝缘材料有油浸纸、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橡皮等。电缆常以绝缘材料分类,例如油浸纸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③密封护套:保护绝缘线心免受机械、水分、潮气、化学物品、光等的损伤。对于易受潮的绝缘,一般采用铅或铝挤压密封护套。④保护覆盖层:用以保护密封护套免受机械损伤。一般采用镀锌钢带、钢丝或铜带、铜丝等作为铠甲包绕在护套外(称铠装电缆),铠装层同时起电场屏蔽和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的作用。为了避免钢带、钢丝受周围媒质的腐蚀,一般在它们外面涂以沥青或包绕浸渍黄麻层或挤压聚乙烯、聚氯乙烯套。

1832年,沙俄退伍军官许林格将电报线路埋在地下,六根导线之间彼此用橡胶绝缘后同放在玻璃管内,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下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心置于密封护套中构成的绝缘导线。其外可加保护覆盖层,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它与普通电线的差别主要是电缆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与架空线相比,电缆的优点是线间绝缘距离小,占地空间小,地下敷设而不占地面以上空间,不受周围环境污染影响,送电可靠性高,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干扰小。但造价高,施工、检修均较麻烦,制造也较复杂。因此,电缆多应用于人口密集和电网稠密区及交通拥挤繁忙处;在过江、过河、海底敷设则可避免使用大跨度架空线。在需要避免架空线对通信干扰的地方以及需要考虑美观或避免暴露目标的场合也可采用电缆。

而由于电力线缆的结构特性,其一般都是以金属为内芯,外面包裹绝缘层和保护层,有的金属质地较软,在进行布线时,常常会出现穿管困难,而且接头时容易滑落,即使是一些质地较硬的金属制成的线缆,如铜芯,在进行连接时,其较硬的材质导致布线固定时不易打结,但是表面容易滑落,造成布线时无法将其固定,使得连接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线缆在接头位置不容易固定,连接失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缆穿管布线用防护接头,该接头能够实现对线缆的固定,使得线缆连接稳固,保证电流或者通讯信号的输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电力线缆穿管布线用防护接头,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套有安装座,安装座朝向连接管的端头的壁面凸出形成凸台,凸台外部设置有两块夹紧板,且凸台设置在夹紧板之间,夹紧板均与凸台连接,且夹紧板的中部弯曲为弧形,夹紧板之间形成供线缆穿过的通道。目前对于线缆需要连接的位置都是采用专门的接头,这种接头结构复杂,而且使用成本高,而电力维修时本身使用接头的概率就很高,加之一些维修环境和区域限制,较为复杂的接头体积大,不便于输送,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维护工程量小的地方,都是派一个维护人员携带维护设备过去,如果较大或者精密的接头,就会造成维护人员携带困难,同时使用前损坏后无法自己进行维修和更换,造成浪费和麻烦,本方案设计的接头,其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通过将两段需要连接的线缆接头分别插入到安装座中,将接头位置固定后设置在在连接管中,再通过拧紧夹紧板将线缆进行夹紧,使得固定牢固,而连接管又能够起到防水作用,从而使得接头位置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安装座和连接管之间能够进行拆卸,便于进行组装,更换也很方便,进一步地降低了成本。

在使用时为了防止连接管和安装座的滑落,在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段,安装座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段,且相互旋合,利用螺纹的自锁功能,保证了使用寿命。

本方案一般都是用于线缆接头位置,所以通常都是两根线缆,为了对两根线缆都进行固定,所以安装的数量设计为两个,并且均套在连接管的外壁上,在安装座相互远离的端头均设置有凸台。有的时候采用一个安装座也可以,如仅仅进行单根线缆的连接,另一端与其它部件固定,可以通过连接管与其它部件连接,凡是线缆要穿过都需要采用安装座来进行固定。

凸台的数量为两块,且沿着安装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凸台朝向安装座中心的壁面与安装座的内壁设置在同一曲面中。线缆的直径都是大于凸台的厚度,为了使得固定效果更好,所以需要设计两个凸台,而且凸台朝向安装座中心的壁面与安装座的内壁设置在同一曲面中,防止对线缆造成干涉,同时也避免凸台结构不稳定受力产生变化,造成连接处的折断。

夹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同时穿过两块夹紧板和对应的凸台。连接件是用于控制夹紧板之间的距离,使得夹紧板能够对穿过其间的线缆进行固定,采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即可,同时又能够防止松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接头的结构简单,安装座和连接管之间能够进行拆卸,便于进行组装,更换也很方便,使用成本低,能够实现对线缆的固定,使得线缆连接稳固,保证电流或者通讯信号的输送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连接管,2-安装座,3-螺栓,4-凸台,5-夹紧板,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电力线缆穿管布线用防护接头,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外壁套有两个安装座2,安装座2朝向连接管1的端头的壁面分别凸出形成凸台4,凸台4外部设置有两块夹紧板5,且凸台4设置在夹紧板5之间,夹紧板5均与凸台4连接,且夹紧板5的中部弯曲为弧形,夹紧板5之间形成供线缆穿过的通道。连接管1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段,安装座2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段,且相互旋合。凸台4的数量为两块,且沿着安装座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凸台4朝向安装座中心的壁面与安装座2的内壁设置在同一曲面中。夹紧板5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同时穿过两块夹紧板5和对应的凸台4。为了便于描述,将连接件优选为螺栓3和螺母6,螺栓3同时穿过两块夹紧板5和对应的凸台4,螺母6套在螺栓3的杆上。由于电缆的直径一般较大,同时其外形呈弧形,所以将夹紧板5的中部弯曲为弧形,在固定时接触面积保持大,固定更加牢固,在实际使用时,将两根需要连接的线缆分别从一端穿过夹紧板5之间的通道,并且其中一根线缆穿过连接管1,然后将两根线缆的接头进行连接,将安装座2旋转到连接管1的外壁上后,调整位置,使得线缆接头处位于连接管1中,再通过拧动螺栓3和螺母6将夹紧板5之间的线缆夹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线缆固定牢固,同时接头处被连接管1进行遮挡,防止雨水或者灰尘等影响接头质量。同时本接头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便,能够进行多次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