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38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生产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带端子防护的绞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绞线是由若干条线束按一定规律绞合缠绕成的线材,例如汽车线束行业中的双绞线。双绞线进行绞线的线束大都是加工成型的线束,其端部压接有端子。因此,对于线束端部压接有端子的,其端部位置的线束通常不能绞合在一起。因此这类线束加工成的绞线是包括直线段和绞线段的。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线束绞线的生产效率和保证线材的品质,若干条线束的绞线方式由传统的手拉式绞线演变成自动绞线机。自动绞线机在绞线过程中,其绞线旋转速度很快,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线束端子随着绞线段旋转方向乱甩,从而导致线束端子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绞线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在绞线过程中防护线束端子受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线装置,包括夹爪、夹爪座、连杆机构、转轴、夹爪驱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旋转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一端连接所述夹爪驱动,另一端连接所述夹爪,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夹爪座,并与所述夹爪座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上,所述夹爪座在所述夹爪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一挡板,其中至少一挡板为一对可开合的上、下挡板;所述上挡板滑动连接上护板,所述上护板通过一上护板座固定在所述夹爪座上;所述下挡板滑动连接下护板,所述下护板通过一下护板座固定在所述夹爪座上。该方案通过挡板将夹爪两侧面封闭起来,其中至少一挡板采用可开合的一对上、下挡板,上、下挡板在开启状态时方便搬送夹爪进线;搬送夹爪退出时上、下挡板可在弹力作用下自动闭合,从而将夹爪的两侧面均用挡板遮挡,以对线束端部压接有端子的端部起防护作用,防止端子乱甩。

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推杆及两条连动杆线,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爪驱动,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板枢接所述两条连动杆线的一端,其中,一条所述连动杆线连接上夹爪,另一条所述连动杆线连接下夹爪。

优选地,所述夹爪驱动为一气缸,所述气缸上的活塞杆与所述推杆可旋转连接。该方案使得推杆旋转时,气缸不会跟着旋转。

优选地,所述上挡板的外侧还设有一上压板,所述下挡板的外侧还设有一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固定在所述夹爪座上。该方案的上压板对上挡板进行限位,下压板对下挡板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一同步带轮,所述旋转驱动为一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轮,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该方案的旋转驱动采用伺服电机,能实现精确地高速正反转,保证绞线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上挡板上设有一上滑槽,所述上护板上设有一滑接在所述上滑槽上的上滑块;所述下挡板上设有一下滑槽,所述下护板上设有一滑接在所述下滑槽上的下滑块。

优选地,所述夹爪上的夹爪面采用软性材料。夹爪采用软性材料可避免对线束的夹伤。

优选地,所述上挡板的内侧面通过一上蛇形弹簧连接连接所述上护板的侧壁,所述下挡板的内侧面通过一下蛇形弹簧连接所述下护板的侧壁。蛇形弹簧可实现上、下挡板的自动闭合,且在夹爪驱动使夹爪夹紧线束时,上、下挡板不会干涉夹爪的运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绞线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绞线装置通过在夹爪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一挡板,其中,至少一挡板为一对可开合的上、下挡板,使得在绞线过程中,将端子保护在两挡板构成的封闭空间内,以防止端子乱甩受损。

2、本实用新型的夹爪上的夹爪面采用软性材料,可避免夹伤线束。

3、本实用新型的绞线圈数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能实现精确地高速正反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绞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绞线装置进线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绞线装置旋转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绞线装置,包括夹爪座10,夹爪20,连杆机构30,气缸40,伺服电机50,支座60以及转轴70。夹爪20包括上夹爪21和下夹爪22,上夹爪21和下夹爪22上的夹爪面均采用软性材料;然后,上夹爪21和下夹爪22均通过安装在夹爪座10上。

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30包括一推杆31、第一连动杆线32以及第二连动杆线33。推杆31的一端连接一轴承槽311,气缸40的活塞杆上连接一滚针轴承41,然后滚针轴承41枢接在轴承槽311上,使得推杆31与气缸40可旋转连接;推杆31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板34枢接第一连动杆线32和第二连动杆线33;第一连动杆线32的一末端连接上夹爪21,第二连动杆线33的一末端连接下夹爪22。然后第一连动杆线32和第二连动杆线33内嵌于夹爪座10内,推杆31内嵌于转轴70上。

结合图1和图2,转轴70的一端固定连接夹爪座10,转轴70的另一端连接气缸40,且转轴70的轴部通过两轴承71枢接在支座60内。转轴70的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同步带轮51,同步带轮51通过一同步带52与伺服电机50连接,从而通过伺服电机50的转动以驱动转轴70的转动,进而带动夹爪座10上的夹爪20夹持线束进行旋转绞线。另外,支座60内还设有一光电开关53,光电开关53用于感应转轴70的转动,当紧急停止或断电时,需要重新启动,这时伺服电机50带动转轴70转动,转轴70上通过感应片感应光电开关53,从而保证起始位置的准确。

结合图1、图3和图5,夹爪座10在夹爪20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一挡板11,其中第一挡板111为一固定在夹爪座10上的固定挡板,第二挡板112为一对可开合的上挡板112a和下挡板112b。上挡板112a在上护板12a上滑动,上挡板112a上开设有一上滑槽(图未示),上护板12a上设有一上凸台12a1,上凸台12a1与上滑槽间隙配合。然后上挡板112a的内侧面连接上蛇形弹簧13a的下端,上蛇形弹簧13a的上端连接上护板12a的侧壁,上护板12a卡接在夹爪座10上。另外,下挡板112b在下护板12b上滑动,下挡板112b上开设有一下滑槽(图未示),下护板12b上设有一下凸台12b1,然后下挡板112b的内侧面连接下蛇形弹簧13b的上端,下蛇形弹簧13b的下端连接下护板12b的侧壁,下护板12b卡接在夹爪座10,从而实现第二挡板112的开合。接着,上挡板112a的外侧还设有一上压板14a,下挡板122b的外侧还设有一下压板16b,上压板16a和下压板16b均固定在夹爪座10上。上压板14a对上挡板112a进行限位,下压板14b对下挡板112b进行限位。第二挡板112在开启状态时方便搬送夹爪80进线;搬送夹爪80退出时上挡板112a和下挡板112b可在弹力作用下自动闭合,从而将上夹爪21和下夹爪22的两侧面均用挡板11遮挡,以对线束端部压接有端子起防护作用,防止端子乱甩。

结合图4和图5,该绞线装置的具体运作过程为:首先气缸40的活塞杆后退,通过连杆机构30打开夹爪20,同时也打开第二挡板112,搬送夹爪80进线;搬送夹爪80到位后,气缸40的活塞杆前进,通过连杆机构30驱动夹爪20夹紧线束;然后搬送夹爪80打开,上挡板112a和下挡板112b被搬送夹爪80进一步撑开,搬送夹爪80退出,上挡板112a和下挡板112b在上蛇形弹簧13a和下蛇形弹簧13b的作用下自动闭合。接着,伺服电机50驱动同步带轮51带动转轴70旋转,然后线束开始旋转绞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