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多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66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多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通信天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基站天线中多频天线的下倾角进行调节的天线传动装置及带有该天线传动装置的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天线的相位需要调节,在针对多频天线的调节时,在以往技术中,每个频段的调节都需要对应一组电机驱动装置,致使天线传动装置多,天线重量大,成本高,而且多电机驱动装置对天线的电气指标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天线传动装置,以实现一组电机驱动可以调节任意多的波束调节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轴、换位组件、主动轮、单向机构、第一从动轮组件和第二从动轮组件,

所述换位组件包括换位盘和安装于换位盘内的换位轮,所述换位盘安装于驱动轴上;

所述主动轮安装于驱动轴上;

所述单向机构包括第一单向组件和第二单向组件,所述第一单向组件位于换位盘内且安装于驱动轴上,其在驱动轴驱动下带动换位盘沿第一旋转方向单向转动;所述第二单向组件位于主动轮内且安装于驱动轴上,其在驱动轴驱动下带动主动轮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单向转动;

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主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

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包括至少一组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出件,所述第一输出件包括第二从动轮和输出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相啮合,所述换位轮可选择与任意一第一输出件的输出轮和第二从动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输出件,所述第二输出件包括从动轮副和输出轮副,所述从动轮副与第二从动轮相啮合,所述输出轮副与输出轮相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驱动轴、第一从动轮组件和第二从动轮组件安装到支撑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换位组件、主动轮、单向机构位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弹性件,及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换位盘上,所述弹性件安装在限位柱上,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支撑组件上与限位柱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与第一单向组件之间、驱动轴与第二单向组件之间均通过外、内齿牙相配合的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将驱动轴分为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两个部分,所述第一单向组件安装于驱动轴的上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单向组件安装于驱动轴的下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换位盘包括上盘体和下盘体,且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单向组件的旋转件容纳腔和用于安装换位轮的换位轮安装部,所述旋转件容纳腔贯穿上盘体和下盘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频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移相单元和上述天线传动装置,所述移相单元与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出轮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频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移相单元和上述天线传动装置,所述移相单元与所述输出组件的输出轮或输出轮副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组电机驱动装置存在于一副天线内的结构形式问题,实现一组电机驱动可以调节任意多的波束调节的情况,减轻多频天线重量,降低成本,并有效解决对天线电气指标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不带第一从动轮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传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传动装置(不带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换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驱动轴,11、限位凸台,12、上安装部,13、下安装部,2、换位组件,21、换位盘,211、上盘体,212、下盘体,213、旋转件容纳腔,214、换位轮安装部,22、换位轮,221、换位轴,23、第一安装孔,3、主动轮,41、第一单向旋转件,42、第二单向旋转件,43、第三单向旋转件,5、第一从动轮,6、第二从动轮组件,61、第一输出件,611、第二从动轮,612、输出轮,62、第二输出件,621、从动轮副,622、输出轮副,71、上支撑架,711、第二安装孔,712、第三安装孔,72、下支撑架,721、第四安装孔,722、第五安装孔,723、第六安装孔,8、驱动单元安装件,91、限位柱,9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图未示)、驱动轴1、换位组件2、主动轮3、单向机构、第一从动轮组件和第二从动轮组件,驱动轴1与驱动单元相连,其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可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1整体呈一圆柱体状,驱动轴1上设置有限位凸台11,该限位凸台11将驱动轴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为上安装部12和下安装部13。

单向机构安装于驱动轴1上且与驱动轴1同轴,用于控制换位组件2和主动轮3进行单向旋转。具体地,单向机构包括第一单向组件和第二单向组件,其中,第一单向组件安装于驱动轴的上安装部12上,且限位于限位凸台11上,用于控制换位组件2沿第一旋转方向单向转动;第二单向组件安装于驱动轴的下安装部13上,且限位于限位凸台11上,用于控制主动轮3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单向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组件包括两个单向旋转件,即第一单向旋转件41和第二单向旋转件42,第二单向组件包括第三单向旋转件43,且驱动轴的上安装部12与第一、第二单向旋转件41、42之间,及驱动轴的下安装部13与第三单向旋转件43之间均通过外、内齿牙相配合的结构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轴的上安装部12和下安装部13上设置有外齿牙(图未示),第一、第二和第三单向旋转件41、42、43内设置有与外齿牙相配合的内齿牙。

换位组件2安装于驱动轴1上,用于调整传动装置到天线所需调节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换向组件2具体包括换位盘21和换位轮22,换位盘21包括上盘体211和下盘体212,上盘体211和下盘体212之间形成有旋转件容纳腔213和用于安装换位轮22的换位轮安装部214,旋转件容纳腔213贯穿上盘体211和下盘体212,其用于安装第一单向组件,即第一单向旋转件41和第二单向旋转件42。换位轮22通过其自身的换位轴221安装于换位轮安装部214内,具体地,换位轮安装部214的上盘体211和下盘体212上各设一第一安装孔23,上盘体211的第一安装孔23与换位轮的换位轴221的上端相对应,下盘体212的第一安装孔23与换位轮的换位轴221的下端相对应,将换位轴221的两端安装到对应第一安装孔23内,即可实现将换位轮22安装于换位轮安装部214内。因换位轮安装部214是一开放空间,所以换位轮22可以部分暴露在外面实现与其他齿轮相啮合。

主动轮3安装于驱动轴1上,其在驱动单元的驱动、单向机构的控制下进行单向动力输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主动轮3与第三单向旋转件43固定安装,第三单向旋转件43安装于主动轮3内,且两者同轴(同驱动轴)设置,主动轮3与第三单向旋转件43固定后,安装于驱动轴的下安装部13上,且主动轮3的上端限位于限位凸台11上。

结合图2、图4、图5和图7所示,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从动轮5,第一从动轮5位于主动轮3的外侧且与主动轮3相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轮组件由6个第一从动轮5组成,这6个第一从动轮5沿主动轮3的外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第一从动轮5均与主动轮3相啮合,沿与主动轮3相反的第一旋转方向旋转。

结合图5和图7所示,第二从动轮组件6包括至少一组输出组件,本实施例中,输出组件设置为6组,6组输出组件沿换位盘的最外侧均匀周向分布。本实施例中,每组输出组件包括第一输出件61和第二输出件62,具体地,第一输出件61包括第二从动轮611和输出轮612,输出轮612和第二从动轮611上、下分布,安装于各自的轴体上或者安装于同一轴体上,且相互独立自由旋转;第二输出件62包括从动轮副621和输出轮副622,同样地,输出轮副622和从动轮副621上、下分布,安装于各自的轴体上或者安装于同一轴体上,且相互独立自由旋转,且输出轮副622与输出轮612相啮合,从动轮副621与第二从动轮611相啮合,也就是说输出轮副622的旋转方向与输出轮612的旋转方向相反,这样可以对天线的下倾角的角度进行不同方向的调节。

作为可替换的,每组输出组件也可只包括一个第一输出件61,实现单方向对所需调节天线的下倾角的调整。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天线传动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用于组装上述驱动轴1、换位组件2、主动轮3、单向机构、第一从动轮组件和第二从动轮组件6。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具体包括上支撑架71和下支撑架72,其中,上支撑架7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711和一第三安装孔712,其中,第二安装孔711用于安装输出组件,对应输出组件的上端,其设置数量及位置与输出组件的设置组数及位置相对应,如本实施例中设置6组输出组件,每组输出组件包括两个输出件,则上支撑架上设置12个第二安装孔711;第三安装孔712用于安装驱动轴1。

下支撑架72上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安装孔721、至少一个第五安装孔722和一第六安装孔723,其中,第四安装孔721也用于安装输出组件,对应输出组件的上端,其设置数量及位置同样与输出组件的设置组数及位置相对应。第五安装孔722用于安装第一从动轮组件,第五安装孔722的设置数量及位置同样与第一从动轮组件的第一从动轮5的设置数量及位置相对应,如本实施例中设置6个第一从动轮5,则下支撑架72上设置6个第五安装孔722。第六安装孔723用于安装驱动单元安装件8,驱动单元安装件8通过第六安装孔723一端与驱动轴1固定相连,另一端接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驱动单元安装件8可实现可插拔连接。

另外,优选地,为了实现换位盘21的准确换位,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天线传动装置还包括一限位组件,结合图1和图6所示,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换位盘21上的限位柱91、安装在限位柱91上的弹性件(图未示),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与限位柱91相配合的至少一个限位槽92。本实施例中,限位柱91设置于换位盘的上盘体211的上端面,由上盘体211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限位槽92设置于上支撑架71上,限位槽92的设置数量及位置与输出组件的设置组数及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限位槽92设置有6个,且沿圆周方向分布。换位盘21在圆周方向旋转换位时,限位柱91分别与上支撑架71上限位槽92配合,实现换位盘21限位;换位盘21换位时,由于限位柱91上具有弹性件结构,驱动单元驱动限位柱91克服其自身的弹力,使得限位柱91跳出限位槽92,与另一个限位槽92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驱动轴1与驱动单元连接,驱动单元驱动驱动轴1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由于第一、第二单向旋转件41、42可沿第一旋转方向单向转动,所以第一、第二单向旋转件41、42跟随驱动轴1带动换位组件2整体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换位轮22沿第一旋转方向公转;由于第三单向旋转件43只能沿第二旋转方向单向转动,所以当驱动轴1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第三单向旋转件43不能转动,所以主动轮3也不会转动。换位轮22公转到需要调节下倾角的天线位置,并与该位置处的相应第一输出件的输出轮612和第二从动轮611相啮合且保持位置不变。

驱动单元驱动驱动轴1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由于第一、第二单向旋转件41、42只能沿第一旋转方向单向转动,所以此时第一、第二单向旋转件41、42不能转动,所以换位盘21也不会转动,即换位盘21此时保持位置不变;由于第三单向旋转件43可沿第二旋转方向单向转动,所以当驱动轴1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第三单向旋转件43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轮3进行动力输出;主动轮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轮5向第一旋转方向转动;第一从动轮5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轮611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第二从动轮611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换位轮22沿第一旋转方向自转;换位轮22的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输出轮612转动,输出轮612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输出轮副622转动,从而对天线的下倾角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频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移相单元(图未示)和上述天线传动装置,移相单元与输出组件的输出轮612或输出轮副622相连,通过输出轮612或输出轮副622的转动输出对应调节移相单元的下倾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