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3796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属于机械成型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变压器油箱箱沿方钢的生产工艺大多是先在箱沿上画线,将方钢放到画线位置用火焰对方钢加热,方钢受热至暗红色在将其弯至指定形状,再用焊机将方钢焊到箱沿上。此方法制作箱沿方钢生产效率底下,成型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大批量、高质量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包括上固定模、下固定模、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所述上固定模包括通过连接柱连接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下侧垂直设置有上成型模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模包括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下夹持板设置在上夹持板的下表面;上夹持板的上表面设置前槽板和后槽板;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围成夹持槽;前槽板和后槽板围成下成型模安置槽;上成型模可拆卸的设置在上成型模固定板上;下成型模嵌入设置在下成型模安置槽内。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板和上成型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上成型模加强筋;所述上成型模加强筋分别与下固定板和上成型模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后槽板上设置有与上成型模加强筋相配合的加强筋缺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成型模加强筋上设置有加强筋通孔。加强筋通孔能在保证加强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上成型模加强筋的重量,且便于安装。

优选的,所述后槽板和上夹持板之间设置有下成型模加强筋;所述下成型模加强筋分别与后槽板和上夹持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成型模加强筋设置在上夹持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成型模螺栓孔;上成型模通过螺栓设置在上成型模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下夹持板上设置有螺栓顶丝。螺栓顶丝起到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下成型模安置槽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对安置在下成型模安置槽内的下成型模起到左右方向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上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压力机的上工作台上,通过夹持槽将下固定模夹持在压力机的下工作台上,并通过螺栓顶丝进一步固定;选择加工要求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将上成型模固定在上成型模固定板上,将相应的下成型模嵌入设置在下成型模安置槽内;将所需方钢截成1米的小段放置下固定模的板槽内,保证方钢中心与下固定模中心对齐;操作四柱压力机下压,完成箱沿方钢压弧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可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不同形状、尺寸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一次性完成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稳定,满足了大批量、高质量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固定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固定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固定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固定模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固定模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1所述上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所述下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9所述上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9所述下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加强筋通孔;4、上成型模固定板;5、上成型模加强筋;6、连接柱;7、成型模螺栓孔;8、前槽板;9、下夹持板;10、上夹持板;11、下成型模加强筋;12、后槽板;13、螺栓顶丝;14、夹持槽;15、下成型模安置槽;16、限位挡板;17、加强筋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

一种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包括上固定模、下固定模、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所述上固定模包括通过连接柱6连接的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所述下固定板2的下侧垂直设置有上成型模固定板4;所述下固定模包括上夹持板10和下夹持板9;下夹持板9设置在上夹持板10的下表面;上夹持板10的上表面设置前槽板8和后槽板12;上夹持板10和下夹持板9围成夹持槽14;前槽板8和后槽板12围成下成型模安置槽15;上成型模可拆卸的设置在上成型模固定板4上;下成型模嵌入设置在下成型模安置槽15内。

所述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所述下固定板2和上成型模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上成型模加强筋5;所述上成型模加强筋5分别与下固定板2和上成型模固定板4垂直设置;所述后槽板12上设置有与上成型模加强筋5相配合的加强筋缺口17。

实施例3

如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所述上成型模加强筋5上设置有加强筋通孔3。加强筋通孔3能在保证加强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上成型模加强筋5的重量,且便于安装。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所述后槽板12和上夹持板10之间设置有下成型模加强筋11;所述下成型模加强筋11分别与后槽板12和上夹持板10垂直设置。

实施例5

如实施例4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所述下成型模加强筋11设置在上夹持板10的两侧。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4上设置有成型模螺栓孔7;上成型模通过螺栓设置在上成型模固定板4上。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所述下夹持板9上设置有螺栓顶丝13。螺栓顶丝13起到固定作用。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所述下成型模安置槽15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挡板16。所述限位挡板16对安置在下成型模安置槽15内的下成型模起到左右方向的限位作用。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箱沿方钢的压弧工装,所不同的是,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的结构如图8、图9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