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9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机架板(1),机架板(1)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储液箱(2)、与储液箱(2)连通的缓存箱(3)、用于升降锂电池(63)的升降台(5),储液箱(2)与缓存箱(3)通过下料管(22)连通,下料管(22)上设有下料阀(23),其特征是:所述缓存箱(3)下壁外固连有若干个注液筒(4)且注液筒(4)上端连通缓存箱(3),注液筒(4)下端开有下液孔(434),下液孔(434)内壁固定嵌设有第一密封圈(436);注液筒(4)内部设有一块用于将注液筒(4)内部隔成上腔室(41)和下腔室(43)的隔板(42),隔板(42)上开设有连接孔(421)且连接孔(421)内设有用于启闭连接孔(421)的启闭组件(7),注液筒(4)周壁上连接有与下腔室(43)连通的抽气管(431),抽气管(431)上设有抽气阀(432),抽气管(431)另一端连接有抽气装置(433);缓存箱(3)下壁外固连有若干个溢流筒(31)且溢流筒(31)较注液筒(4)更靠近缓存箱(3)边缘,溢流筒(31)上端连通于缓存箱(3)内部,溢流筒(31)下端连出有一根回流管(24)且回流管(24)另一端连通至储液箱(2)内部,回流管(24)上设有回流泵(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启闭组件(7)包括固定嵌设在连接孔(421)孔壁上的连接管(71),连接管(71)的管壁上开有通液窗(711)且通液窗(711)位于上腔室(41)内,通液窗(711)用于将上腔室(41)内的电解液完全下泄至下腔室(43)内;连接管(71)内滑动穿设有中空设置的启闭杆(72),启闭杆(72)上端穿出缓存箱(3)上壁且封闭设置,启闭杆(72)靠近通液窗(711)的部分的周壁上开有下液窗(721),通过转动启闭杆(72),从而实现启闭组件(7)对连接孔(421)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启闭杆(72)穿出缓存箱(3)上壁一端的周壁上固设有上限位环(723),上限位环(723)通过与缓存箱(3)抵接来实现限制启闭杆(72)下移的目的,启闭杆(72)向下穿出连接管(71)一端的周壁上固设有防止启闭杆(72)上移的下限位环(722),下限位环(722)通过与隔板(42)抵接来实现限制启闭杆(72)上移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气管(431)位于下腔室(43)内一端向下弯曲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注液筒(4)并列且等间隔设置,缓存箱(3)内设有调量组件(8),调量组件(8)包括若干滑动穿设在缓存箱(3)下侧壁上且并列排布的调量板(81),调量板(81)设于相邻两注液筒(4)之间以及设于最外侧的注液筒(4)与溢流筒(31)之间,调量板(81)用于将缓存箱(3)内部隔成若干个分别对应于注液筒(4)和溢流筒(31)的小腔室(32);调量板(81)与缓存箱(3)下侧壁之间连接有防止缓存箱(3)内的电解液从调量板(81)与缓存箱(3)下侧壁之间的缝隙内下漏的第二密封圈(811),第二密封圈(811)相对于缓存箱(3)固定;调量板(81)上端固设有用于升降调量板(81)且上端穿出缓存箱(3)上壁的调量杆(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量杆(82)穿出缓存箱(3)上壁一端的周壁上刻有刻度(821),刻度(821)用于标识与之对应的上腔室(41)以及小腔室(32)的容积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量杆(82)向上穿出缓存箱(3)上壁一端固设有一块垂直于调量杆(82)的限位板(822),限位板(822)上螺纹穿设有一根螺纹杆(823),螺纹杆(823)下端固设有嵌于缓存箱(3)上壁内的T形块(824),T形块(824)用于在螺纹杆(823)周向转动时防止螺纹杆(823)脱离缓存箱(3)上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台(5)上侧滑动设置有平移台(6),平移台(6)上开有若干条等间隔设置且用于安装锂电池(63)的凹槽(62),且凹槽(6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若干个注液筒(4)的排布方向,凹槽(62)宽度小于注液筒(4)外径,且相邻两条凹槽(62)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注液筒(4)筒壁的最小间距;平移台(6)侧边连接有用于间歇平移平移台(6)的第一驱动组件(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液孔(434)靠近下腔室(43)一端的孔壁上固设有垂直于孔壁的密封环(43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板(42)靠近上腔室(4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将上腔室(41)内的电解液导向至通液窗(711)的斜面;注液筒(4)下端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将下腔室(43)内的电解液导向至下液孔(434)的斜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