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5237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应用于智能网络通话手表的无线移动终端通讯。



背景技术:

因为2G/3G/4G网络智能手表所需求带宽要宽,但手表空间小,手表主板元件集中干扰大,特别是手表电池要求续航时间大,造成天线没有很好的净空环境,如果按传统的单独一副主天线设计,天线性能不佳。特别地,在空间小的环境下,主板尺寸有限,低频率通讯频段因为主板地层长度不够,从而严重影响天线辐射的接收和发射电磁波。如天线生产工艺做在表壳的1级外观面,则需要油墨喷涂将天线区域覆盖,喷涂油漆喷涂工艺无法做到在“塑胶面与金属面”附着力共存,只有特殊油漆和特殊工艺才能量产化,而且量产良品率只在70%-75%之间,大大增加了智能穿戴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包括手表壳体、主天线、辅助天线、置于手表壳体内的PCB主板;所述手表壳体两端表耳至少一处开设有贯通其内部的穿孔;所述主天线采用LDS镭雕化镀工艺设计在手表壳体内壁;所述辅助天线采用LDS镭雕化镀工艺设计在手表壳体开设穿孔的表耳处;所述PCB主板经主天线在上述穿孔处与辅助天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PCB主板边缘具有两个接地点、及位于其中一个接地点旁的天线馈电点;所述天线馈电点经一金属顶针与接地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辅助天线沿表耳的转轴周围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表耳呈U型开口,所述辅助天线沿U型开口的两侧壁及底部布设,其一端汇于所述穿孔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比与传统镭雕天线设计相比,不用做太多环境处理,只需利用有限的环境调试,即能实现良好性能,有效地规避了手表壳体外观面做LDS天线的油墨喷涂处理(表耳处的LDS天线部分装上表带就可以隐藏);减少了工艺制程,提高了喷涂工艺效能,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设计的辅助天线利用表耳处穿孔与PCB主板连接,减轻工艺难度和减小了面积,达到延长了主板地层,有效的改善整机环境,特别对低频率网络通讯频段天线性能有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天线在手表壳体上的布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天线在手表壳体上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包括手表壳体1、主天线2、辅助天线3、置于手表壳体1内的PCB主板4;所述手表壳体两端表耳11至少一处开设有贯通其内部的穿孔12;所述主天线2采用LDS镭雕化镀工艺设计在手表壳体1内壁;所述辅助天线3采用LDS镭雕化镀工艺设计在手表壳体1开设穿孔12的表耳处;所述PCB主板4经主天线2在上述穿孔12处与辅助天线3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PCB主板4边缘具有两个接地点41、42、及位于其中一个接地点41旁的天线馈电点43;所述天线馈电点43经一金属顶针与接地点41连接。

所述辅助天线沿表耳11的转轴周围布设。进一步地,所述表耳11呈U型开口,所述辅助天线3沿U型开口的两侧壁及底部布设,其一端汇于所述穿孔12处。

继续参照图2所示,以只有一表耳11开设穿孔12为例,所述主天线2包括:WIFI天线21、GPS天线22、分集天线23、及GSM天线24,其中WIFI天线21、GPS天线22分别设置在穿孔12的表耳11两侧,分集天线23设于手表壳体中部,另一表耳设于GSM天线24。

本实用新型中,主天线2即满足通讯频段谐振主体部分。辅助天线3即辅助主天线2工作,使主天线2谐振频率与通讯固有频率充分匹配。辅助天线3增加了PCB主板4地层物理长度,因为手表PCB主板4的尺寸设计一般都比较小,而PCB主板4做为天线的地层,其长度也需尽量满足1/4通讯频段波长,增加的辅助天线3正好可以弥补手表PCB主板4尺寸不够的问题。

辅助天线3部分利用表带连接金属转轴用作辐射单位,表耳11处的LDS天线部分装上表带就可以隐藏,有效减小辅助天线3在表壳的覆盖面积、和对手表壳体1级外观面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