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912发布日期:2018-06-30 06:1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伏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各国自然资源储备消耗过大,给各国政要提出严峻的发展和生存课题,各国政府把发展绿色能源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加快对绿色太阳能技术的发展扶持,并将成为未来的绿色能源技术之一,光伏在中国应用日渐广泛,开发建设经济高效的光伏发电,代表了所有太阳能制造商最重要的目标和核心竞争力。

而其配套应用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太阳能组件自身的效率或高性能,更与重要的输电工具光伏电缆传输作用息息相关。因光伏发电应用于及其苛刻环境下使用,其耐风、耐雨淋酸碱性、耐紫外线、耐臭氧腐蚀、耐高低温、耐酸碱等特殊苛刻要求较高;以前光伏发电配套电缆产品,因前期自备工艺和电气原材料处开发阶段,其应用达不到配套需求,其耐久性、安全性存在很大的短板,只有频繁更换配套电缆线以保证自身需求的稳定,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电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两条平行模具,中间设由过度部相连接的第一导体线芯和第二导体线芯,经8字型外部模具挤包成一光伏电缆,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导电线芯电缆,而造成的耐久性、安全性的缺陷,进而可以提高光伏电缆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延长光伏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采用横截面大致呈8字形的光伏电缆,可以节约光伏电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空间、使用效果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缆,所述光伏电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体线芯和第二导体线芯;

所述第一导体线芯通过过度部与所述第二导体线芯连接;

所述第一导体线芯与所述第二导体线芯均包括导体和挤包在所述导体表面的内绝缘层;

所述导体包括第一导体和包裹在所述第一导体表面的第二导体;

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挤包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表面的第二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体通过束绞方式制成;

所述第二导体通过编织方式制成。

可选地,所述绝缘层上还设有用于区分所述导体的颜色的柱条标识线。

可选地,所述导体的材料由无氧镀锡铜制成;

所述内绝缘层的材料由可辐照交联的低烟无卤聚烯烃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配置为一根单体导电绝缘线芯;

所述第二绝缘层通过8字模具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缆,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由两条平行设置的通过过度部相连接的第一导体线芯和第二导体线芯的光伏电缆,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电缆而造成的耐久性、安全性的缺陷,进而可以提高光伏电缆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延长光伏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采用横截面大致呈8字形的光伏电缆,可以节约光伏电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空间、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缆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导体线芯;2、第二导体线芯;11、过度部;12、导体;13、内绝缘层;121;第一导体;122、第二导体;131、第一内绝缘层;132、第二外绝缘层;133、柱条标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电缆,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光伏发电系统中需要电气传输电能的特种线缆。

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伏电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体线芯1和第二导体线芯2;第一导体线芯1通过过度部11与第二导体线芯2连接;第一导体线芯1与第二导体线芯2均包括导体12和挤包在导体12表面的内绝缘层13。具体来说,横截面为8字形的光伏电缆,具体包括两条通过过度部11连接的第一导体线芯1 和第二导体线芯2,其中,第一导体线芯1和第二导体线芯2的结构是相同的;采用由两条平行设置的通过过度部11相连接的第一导体线芯1和第二导体线芯 2的光伏电缆,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电缆而造成的耐久性、安全性的缺陷,进而可以提高光伏电缆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延长光伏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光伏电缆采用横截面大致呈8字形的光伏电缆,可以节约光伏电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空间、使用效果好。

其中,优选地,导体12的材料由无氧镀锡铜制成;内绝缘层13的材料由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制成。采用无氧镀锡铜,保证光伏发电系统优越的导电效果;具体为: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材料,经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后,绝缘材料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由原来塑性结构改变成网状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加强,其耐温等级高达到150℃,远远超过光伏配套要运行的90摄氏度的要求,其抗过载能力得到加强,因此,具有绝对可靠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其工艺范围较宽,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电缆产品为绿色无卤产品,如意外火灾事故发生,不会涉及绝缘材料因着火而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因该材料具有无烟无毒、高可靠性、耐久隔热性能高、耐高温、抗紫外线的特点,可有效防止在高温环境和短时间电流过载能力,避免因不安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对该光伏电缆造成损伤。

为了更清楚导体12和挤包在导体12表面的内绝缘层13的结构,可选地,导体12包括第一导体121和包裹在第一导体121表面的第二导体122;内绝缘层13包括第一绝缘层131和挤包在第一绝缘层131表面的第二外绝缘层132。优选地,第一导体121通过束绞方式制成;第二导体122通过编织方式制成。第一导体121和包裹在第一导体121表面的第二导体122组成一组柔性导体芯,具有较好的柔性和抗扭转特性,而位于这组柔性导体芯外部的是两层绝缘层,分别是第一绝缘层131和挤包在第一绝缘层131表面的第二外绝缘层132,采用双层绝缘层,避免采用单层绝缘层因为厚度问题而带来脆变,并且组成的带内绝缘层导电线芯采用两根平行放置在8字型的押出模具内,采用两根导线共挤技术形成8字光伏电缆。

该电缆能有效缓解通过束绞应力带来的张力影响,同时使光伏电缆在工作中的抗弯曲、耐寒、耐高温、抗紫外辐射、抗过载、耐油都得到加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及其组件连接系统配套传输电能作用,其综合利用空间广泛,市场前景朝阳。采用两层共挤技术,来缓解原来单层绝缘层因厚度带来的弯曲半径产生的应力,使该光伏电缆在布线施工和正常工作中,起到抗滑移、分散张力系数的作用,从而满足光伏发电配套需求的低温-40摄氏度和耐高温 90℃以上的要求,和IEC6-811抗开裂实验要求。设计两层不同结构的导体,是为了第一导体121束绞产生的应力释放,用编织的第二导体122来缓解,从而达到导体12张力的平衡,可以有效缓解因导体12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对绝缘层13造成损伤。另外,第二导体122采用编织的方式制成,对第一导体11 有更强的保护作用,具体实施中,通过编织形成第二导体122,将编织的第二导体122包裹在第一导体121的表面。

可选地,内绝缘层13上设有用于区分导体的颜色的柱条标识线133。在绝缘层13上设置柱条标识线133,便于分辨第一导体121和包裹在第一导体121 表面的第二导体122的黄、绿颜色。需要说明的是,柱条标识线133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3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32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31和第二绝缘层132上,在具体实施中,设置在绝缘层层13上的柱条标识线133,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得见。

可选地,第一绝缘层131成型为一根单体导电绝缘线芯;第二绝缘层132,通过设计的8字模具,经挤压形成,因此,第二绝缘层132通过8字型模具共挤制成。

为了更清楚该光伏电缆的整体结构,现在总结一下:该8字型光伏电缆,包括第一导体线芯1和第二导体线芯2,第一导体线芯1和第二导体线芯2平行设计,两者经过过度部11连接,其中,第一导体线芯1和第二导体线芯2均包括第一导体121、第二导体122、第一内绝缘层131、以及第二绝缘层132,具体地,包括两根带中心内束绞导体和编织导体的线芯,即第一导体121和第二导体122,第一绝缘层131采用一根单体导电绝缘线芯,第二绝缘层132以在8 字模具上采用挤包的方式形成,将第一导体121和第二导体122挤包在内,其中,第二共挤的外绝缘层132采用经特殊设计的8字型模具经共挤技术而成,组成一组高可靠性、耐久的使用寿命的光伏电缆,其扭转能力高达500万次,满足光伏发电配套控制系统间的连接,市场前景朝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