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05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中的弹片大多为板上型弹片,需要占据板上的空间,并且弹片本身的体积较大,使得通过弹片连接的两个器件之间的间距增大,手机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手机轻薄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设计的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弹性件,用于电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部、抵持部及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用于卡入第一器件,以使所述底板抵持所述第一器件的底侧,所述弹性部自所述底板向两个所述固定臂之间延伸,以收容于所述第一器件,所述抵持部连接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抵持部用于凸出所述第一器件的顶侧以抵持所述第二器件。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功能组件,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及上述弹性件。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功能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弹性部自底板向两个固定臂之间延伸,弹性部收容在固定部中,因此弹性件的整体体积较小,安装时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有利于应用于弹性件的功能组件和移动终端的轻薄化设计。由于底板抵持第一器件的底侧,弹性部收容于第一器件,抵持部连接弹性部且凸出第一器件的顶侧以抵持第二器件,因此弹性件可充分利用第一器件的空间,弹性件对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空间需求很小,从而能够缩小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的距离,使得功能组件的整体厚度得以降低,从而有利于功能组件和移动终端的轻薄化设计,提高产品表现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功能组件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功能组件的第一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弹性件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横”、“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结合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功能组件200。功能组件2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100中。功能组件200包括第一器件201、第二器件202及弹性件1。

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性件1。弹性件1可用于电连接第一器件201与第二器件202。弹性件1包括固定部11、抵持部12及弹性部13。固定部11包括底板111及分别连接在底板111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臂112。第一器件201包括相对设置的底侧2011和顶侧2012。固定臂112用于卡入第一器件201,以使底板111抵持第一器件201的底侧2011。由于底板111抵持第一器件201的底侧2011,因此位于底板111的朝向固定臂112一侧的空间(例如位于两个固定臂112之间的空间)与第一器件201相重叠。弹性部13自底板111向两个固定臂112之间延伸,以收容于第一器件201。抵持部12连接弹性部13远离底板111的端部,抵持部12用于凸出第一器件201的顶侧2012以抵持第二器件202。组装时,弹性件1先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然后随第一器件201与第二器件202相配合,第二器件202将抵持部12压向底板11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部13自底板111向两个固定臂112之间延伸,弹性部13收容在固定部11中,因此弹性件1的整体体积较小,安装时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有利于应用于弹性件1的功能组件200和移动终端100的轻薄化设计。由于底板111抵持第一器件201的底侧2011,弹性部13收容于第一器件201,抵持部12连接弹性部13且凸出第一器件201的顶侧2012以抵持第二器件202,因此弹性件1可充分利用第一器件201的空间,弹性件1对第一器件201与第二器件202之间的空间需求很小,从而能够缩小第一器件201与第二器件202之间的距离,使得功能组件200的整体厚度得以降低,从而有利于功能组件200和移动终端100的轻薄化设计,提高产品表现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第一器件201为电路板。电路板具有两个第一镂空区2013及位于两个第一镂空区2013之间的第二镂空区2014。第一镂空区2013及两个第二镂空区2014彼此间隔设置。第一镂空区2013及第二镂空区2014均贯穿电路板,也即自底侧2011贯穿至顶侧2012。两个固定臂112分别伸入两个第一镂空区2013。弹性部13收容于第二镂空区2014。弹性部13在第二镂空区2014内移动。此时,弹性件1为沉板式弹片,也即弹性件1固定在电路板的一面,并且通过破板弹到电路板的另一面。

固定臂112的形状与第一镂空区2013的形状相适应。第一镂空区2013可为定位孔或定位槽,固定臂112伸入对应的定位孔或定位槽以实现定位。其中,固定臂112与第一器件201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将弹性件1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或者,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或焊接的方式(例如焊接固定臂112与定位孔或定位槽的壁面)将弹性件1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第二镂空区2014的面积大于第一镂空区2013的面积。第二镂空区2014可为自电路板周侧向电路板中部凹陷的槽型凹陷区,以使弹性件1的弹性部13和抵持部12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且加工方便。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器件201为主板,第二器件202为固定在后盖上的天线馈点,弹性件1电连接主板与天线馈点,弹性件1用于实现主板与天线馈点之间的天线信号传输。此时,功能组件200为天线组件。由于弹性件1为沉板式弹片,弹性件1主要利用主板的厚度空间活动,弹性件1几乎不占据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后盖可直接压合在主板上,从而加大了厚度方向的净空空间,加大了天线的净空距离,使得天线性能更佳,同时也有利于天线组件和移动终端100的轻薄化。当然,第二器件202也可为后盖,此时后盖直接作为天线组件的辐射体。

在一种实施例中,由于弹性件1体积小,几乎不占据第一器件201与第二器件202之间的空间,因此弹性件1能够满足多种特殊电性能需求。例如,弹性件1可用于实现接地连续。如图1所示,第一器件201和第二器件202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100的主板101、小板、扬声器、摄像头模组102、指纹模组、连接器、后盖103、中框、屏蔽罩、金属装饰圈等。第一器件201可以为上述器件中的任意一个。例如,第一器件201为扬声器,扬声器的外壳为接地的金属外壳,固定部11固定在金属外壳上。抵持部12抵持上述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器件,例如小板、电池后盖、镁合金中框等。或者,第一器件201为主板,主板上设置接地的露铜,固定部11固定在主板上且接触接地的露铜。抵持部12抵持上述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器件,例如摄像头、镁合金中框等。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6,弹性件1一体成型且采用导电材料。例如,弹性件1可采用金属板件或合金板件,经自动数控铣削工艺切割后弯折(或冲压)成型,使得弹性件1的加工难度小,尺寸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稳固和抵持。

可选的,两个固定臂112彼此平行。通过弯折或冲压底板111周边的材料形成固定臂112。两个固定臂112彼此平行有利于降低弯折或冲压的难度,提高加工精度,使得弹性件1的良品率高。同时,第一器件201中的用于与固定臂112相配合的第一镂空区2013的加工难度同样降低、加工精度提高。

可选的,底板111包括第一侧1111、与第一侧11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1112及连接在第一侧1111与第二侧1112之间的第三侧1113。两个固定臂112分别连接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弹性部13连接第三侧1113。提供弯折或冲压底板111的第三侧1113周边的材料形成弹性部13。底板111通过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连接第一器件201,底板111与第一器件201的抵持关系有利于底板111的定位和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底板111通过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连接第一器件201,第三侧1113连接在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之间,弹性部13连接在第三侧1113上,因此抵持部12带动弹性部13活动时,底板111的整体受力较为均匀,从而有利于提高弹性件1的稳固度。当然,可通过焊接或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将底板111稳固在第一器件201上。

可选的,底板111还包括与第三侧1113相对的第四侧1114,第四侧1114连接在第一侧1111与第二侧1112之间。底板111大致呈方形,则整个固定部11大致呈四方体形,使得弹性件1的整体稳固佳,性能良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6,固定部11还包括限位臂113。限位臂113连接底板111且位于两个固定臂112之间,以收容于第一器件201。限位臂113收容于第二镂空区2014中。限位臂113与底板111共同围设出限位空间。抵持部12远离弹性部13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21,限位块121被限位在限位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限位块121被限位在限位空间内,因此抵持部12的位移受到限定,从而能够避免弹性部13在抵持部12的带动下移动过大距离而导致发生不可逆变形,也能够实现防刮(例如避免刮伤弹性件1本身、第一器件201或第二器件202)。

抵持部12还包括本体,本体呈长条形,本体连接弹性部13。限位块121设置在本体的两侧,且凸出于本体。本体与限位块121通过对板件弯折或冲压一体成型。

可选的,限位臂113包括第一臂部1131和第二臂部1132,第二臂部1132连接在第一臂部1131与底板111之间,两个限位臂113的第一臂部1131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收拢。第一臂部1131在垂直于底板111的方向上限定抵持部12的位移。第二臂部1132在平行于底板111的方向上限定抵持部12的位移。

可选的,限位臂113平行于至少一个固定臂112。第一臂部1131在底板111上的正投影平行于固定臂112,第二臂部1132平行固定臂112,以降低弹性件1的加工难度(例如简化冲压工序中模具的结构、简化弯折工序的定位步骤)。限位臂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臂112彼此平行时,两个限位臂113分别平行于两个固定臂112设置,两个限位臂113亦彼此平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限位臂113也可仅平行于其中一个固定臂112,两个限位臂113彼此平行。

可选的,底板111包括第一横板1115、竖板1116及第二横板1117。第一横板1115与第二横板1117间隔设置。竖板111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横板1115的中部和第二横板1117的中部。固定臂112连接第一横板1115的端部和第二横板1117的端部。底板111的第一侧1111形成在第一横板1115和第二横板1117的同侧端部上,第二侧1112形成在第一横板1115和第二横板1117的另一同侧端部上,第三侧1113形成在第一横板1115上,第四侧1114形成在第二横板1117上。限位臂113连接竖板1116的中部。竖板1116的宽度小于第一横板1115和第二横板1117的宽度。限位臂113可利用板材中未被划为第一横板1115、竖板1116及第二横板1117的部分弯折或冲压形成,从而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

第一横板1115与第二横板1117平行设置,竖板1116垂直于第一横板1115和第二横板1117,底板111呈“工”形。

可选的。第一横板1115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118,第一加强筋1118向远离固定臂112的一侧凸起。第一加强筋1118可加强第一横板1115的强度,同时保持了底板111抵持第一器件201的表面的平面度,保证了底板111与第一器件201之间良好的配合关系。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118位于第一横板1115的中部。第一加强筋1118通过冲压形成。在另一种实施例汇总,第一加强筋1118位于第一横板1115朝向第二横板1117的边缘。第一加强筋1118可利用板材中划为第一横板1115、竖板1116及第二横板1117中的部分弯折或冲压形成,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

可选的,第二横板1117上设有第二加强筋1119,第二加强筋1119向远离固定臂112的一侧凸起。第二加强筋1119可加强第二横板1117的强度,同时保持了底板111抵持第一器件201的表面的平面度,保证了底板111与第一器件201之间良好的配合关系。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1119位于第二横板1117的中部。第二加强筋1119通过冲压形成。在另一种实施例汇总,第二加强筋1119位于第二横板1117朝向第一横板1115的边缘。第二加强筋1119可利用板材中划为第一横板1115、竖板1116及第二横板1117中的部分弯折或冲压形成,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第二横板1117的结构可参考第一横板1115的结构设计。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4,抵持部12用于抵持第二器件202的抵持端122设有第三加强筋123,第三加强筋123向远离底板111的方向凸起。抵持端122位于限位块121与弹性部13之间。第三加强筋123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抵持部12的耐压和耐磨性能,使弹性件1的可靠性更高,同时也能够减小抵持部12在装配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变形的风险,提高弹性件1的产品良率。第三加强筋123抵持第二器件202,增加了弹性件1与第二器件202的连接面积,提高了弹性件1与第二器件202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可选的,弹性部13与抵持部12的交界处设有第四加强筋(图中未示出),以加强弹性部13与抵持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结构强度,使弹性件1所允许的最大弹性力和弹性形变量增大,弹性件1可靠性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