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6295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



背景技术:

整流变压器是整流设备的电源变压器。有载调压,是有载电力变压器的一种调压方式。简介它与无载调压相对,是变压器在带负荷运行时能通过转换分接头档位而改变电压的一种调压方式。变流是整流、逆流和变频三种工作方式的总称,整流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作为整流装置电源用的变压器称为整流变压器。工业用的整流直流电源大部分都是由交流电网通过整流变压器与整流设备而得到的。

变压器在运行中发热情况较严重,目前,整流变压器就器身结构来说,为了减少制造成本,基本采用通风散热结构。但通风散热的结构较为单一,散热效率较低,变压器经常由于油温升过高,造成变压器油绝缘性能下降、油流带电、线圈老化甚至造成变压器起火、爆炸等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效果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包括器体,所述器体的外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壳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壳体并与冷水箱连接,且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间隔且竖直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每个散热孔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且位于相邻位置上的通孔与散热孔相连通,所述散热孔内活动插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中部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且散热板中部的底部竖直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安装槽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底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的一侧连接有操作块,且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操作块配合连接的操作孔。

优选的,所述水管设置为金属导热管,且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宽度小于散热孔的宽度,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小于散热孔的宽度,且限位板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宽度。

优选的,多个所述散热孔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有益效果在于:冷水箱与水管配合使用,能够将壳体内的热量快速带出,提高了器体的散热效果;散热孔具有较好的通风散热效果,散热孔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散热板活动安装在散热孔内,便于安装和拆卸,满足了使用者的多方面使用需求,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器体2、挡板3、限位板4、散热板5、操作孔6、支撑柱7、散热凸起8、冷水箱9、水泵10、水管11、通孔12、散热孔13、安装槽14、弹簧15、支撑杆16、操作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包括器体2,器体2的外部设置有壳体1,且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7,壳体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水管11,水管11的两端分别贯穿壳体1并与冷水箱9连接,且水管11上设置有水泵10,水管11设置为金属导热管,且水管1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8,这样设置可使水管11具有较好的吸热和导热效果,便于将壳体1内的热量带出,并可通过多个散热凸起8将热量散发。

壳体1的右侧壁上间隔且竖直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3,多个散热孔13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挡板3,挡板3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可减少灰尘从散热孔13进入到壳体1内部,每个散热孔13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12,且位于相邻位置上的通孔12与散热孔13相连通,散热孔13内活动插设有散热板5,散热板5中部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板4,且散热板5中部的底部竖直开设有安装槽14。通孔12的宽度小于散热孔13的宽度,限位板4的直径小于散热孔13的宽度,且限位板4的直径大于通孔12的宽度。这样设置便于限位板4从散热孔13内穿过,限位板4可对散热板5的位置进行限定。

安装槽14内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的顶部与安装槽14固定连接,且弹簧15的底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6,支撑杆16顶部的一侧连接有操作块17,且安装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操作块17配合连接的操作孔6。

在使用时,可将散热板5向上移动,使散热板5中部的顶部卡入通孔12内,两个限位板4可对散热板5的位置进行限定,并且支撑杆16可在弹簧15的作用下弹出,支撑杆16可对散热板5的位置进行支撑限定,此时散热板5与散热孔13之间的间隙可作为散热使用,并且散热板5可将壳体1内的热量快速导出;

当需要将散热板5取出时,可通过操作块17将支撑杆16移入到安装槽14的内部,再将散热板5的顶部从通孔12内移出,这样即可将散热板5取出,将散热板5从散热孔13取出后,散热孔13具有较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