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开关装置和包括该转换开关装置的多极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9349发布日期:2018-07-20 21:5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转换开关装置,进一步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转换开关装置的多极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职责是供电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是用户最关注的技术指标。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转换开关结构对提高转换开关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它是业内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现有的转换开关是二位置的转换开关,二位置是指转换开关的动触头只能在电源I和电源II的静触头之间切换,即从电源I到电源II的转换时间是由开关设计时给定且固定不变;其动触头始终与其中之一静触头相联,从而使与动触头相联的负载接线端始终带电。这样的产品存在至少两种应用局限:不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改变电源的转换时间以满足程序转换的需要;不能提供设备维护时的电气隔离应用需求。

目前,特别需要一种三位置的转换开关,三位置是指转换开关的动触头除了能停留在电源I和电源II的静触头上外,还能停留在与电源I和电源II的静触头都不接触的双分位置。这样的产品可以提供上面所述的两种应用功能。另外,转换开关的可靠性是用户非常关注的一个指标,而结构简单的转换开关机构是提供这种可靠性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基于开关分断单元的转换开关装置,从而获得可靠性的保障。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换开关装置,其包括:第一动触头,其具有联通位置和断开位置分别用于联通和断开常用电源静触头和负载第一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第二动触头,其具有联通位置和断开位置分别用于联通和断开备用电源静触头和负载第二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机构主轴,其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动触头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动触头连接;所述机构主轴的运动致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从而使得所述转换开关装置具有以下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动触头处于联通位置,所述第二动触头处于断开位置;

●所述第二动触头处于联通位置,所述第一动触头处于断开位置;

●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同时处于断开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转换开关装置还包括:

第一弹性部件,其设置成将所述第一动触头朝向断开位置偏压并且使得所述第一动触头能够到达其最大开距位置;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设置成将所述第二动触头朝向断开位置偏压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动触头能够到达其最大开距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以上各个方面,所述机构主轴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机构主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连接。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以上各个方面,所述第一连杆的其中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均与所述机构主轴的一端连接。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以上各个方面,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细长槽,所述第一动触头上设置第一销,所述第一销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细长槽中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细长槽,所述第二动触头上设置第二销,所述第二销设置成在所述第二细长槽中滑动配合。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以上各个方面,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一细长槽的滑动配合以及所述第二销与所述第二细长槽的滑动配合被设置成使得所述转换开关装置具有以下工作状态:

●当所述机构主轴的运动致动所述第一连杆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细长槽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销结合并且推动所述第一销时,所述第一动触头克服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力朝向联通所述常用电源静触头和所述负载第一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动触头处于所述联通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销在所述第二细长槽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朝向断开位置偏转所述第二动触头,从而所述第二动触头处于断开位置并且始终保持不动;

●当所述机构主轴的运动致动所述第二连杆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细长槽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销结合并且推动所述第二销时,所述第二动触头克服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力朝向联通所述备用电源静触头和所述负载第二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二动触头处于所述联通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销在所述第一细长槽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朝向断开位置偏转所述第一动触头,从而所述第一动触头处于断开位置并且始终保持不动。

由于所述第二细长槽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当第一动触头在朝向联通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杆不会带动所述第二动触头旋转,进而所述第二动触头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在其最大开距位置,即断开位置。

由于所述第一细长槽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当所述第二动触头在朝向联通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不会带动所述第一动触头旋转,进而所述第一动触头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在其最大开距位置,即断开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以上各个方面,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一动触头保持架上;所述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二动触头保持架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以上各个方面,所述第一动触头的其中一端能够与常用电源静触头电接触,所述第一动触头的另一端能够与负载第一端子电接触;所述第二动触头的其中一端能够与备用电源静触头电接触,所述第二动触头的另一端能够与负载第二端子电接触。

根据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一种多极开关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换开关装置。

根据以上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三位置的转换开关,其中的动触头除了能停留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静触头上外,还能停留在与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静触头都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另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转换开关利用了多连杆机构,具有这种简单结构的转换开关装置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局限,不仅实现了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改变电源的转换时间以满足程序转换的需要,还提供了设备维护时的电气隔离的应用需求。

至此,为了本公开内容在此的详细描述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以及为了本公开内容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被认识到,本公开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内容。当然,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并且将形成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

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所基于的构思可以容易地用作设计其它结构、方法和系统的基础,用于实施本公开内容的数个目的。因此,重要的是,所附权利要求应当认为包括这样的等效结构,只要它们没有超出本公开内容的实质和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对本公开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并且更能清楚地体现出本公开内容的优点。这里描述的附图仅为了所选实施例的说明目的,而不是全部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旨在不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至图6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转换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转换开关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转换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一种转换开关装置,其包括:第一动触头1,其具有联通位置和断开位置分别用于联通和断开常用电源静触头6(其连接常用电源)和负载第一端子7之间的电连接;第二动触头2,其具有联通位置和断开位置分别用于联通和断开备用电源静触头8(其连接备用电源)和负载第二端子9之间的电连接(负载第一端子7和负载第二端子9均与负载连接);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机构主轴5,其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与所述第一动触头2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杆4与所述第二动触头2连接;所述机构主轴5的运动致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从而使得所述转换开关装置具有以下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动触头1处于联通位置时,所述第二动触头2处于断开位置(见图3);

●当所述第二动触头2处于联通位置时,所述第一动触头1处于断开位置(见图6);

●所述第一动触头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2同时处于断开位置(见图1、2、4和5)。

所述转换开关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10,其设置成将所述第一动触头1朝向断开位置偏压并且使得所述第一动触头1能够到达其最大开距位置;以及第二弹性部件11,其设置成将所述第二动触头2朝向断开位置偏压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动触头2能够到达其最大开距位置。

所述第一动触头1枢转,从而联通和断开常用电源静触头6和负载第一端子7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第二动触头2枢转,从而联通和断开备用电源静触头8和负载第二端子9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第一动触头1的其中一端1-1能够与常用电源静触头6电接触,所述第一动触头1的另一端1-2能够与负载第一端子7电接触。

所述第二动触头2的其中一端2-1能够与备用电源静触头8电接触,所述第二动触头2的另一端2-2能够与负载第二端子9电接触。

所述第一连杆3的其中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4的其中一端均与所述机构主轴5的一端连接(见图1至6)。

所述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细长槽3-1,所述第一动触头1上设置第一销1-3,所述第一销1-3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细长槽3-1中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细长槽4-1,所述第二动触头2上设置第二销2-3,所述第二销2-3设置成在所述第二细长槽4-1中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销1-3与所述第一细长槽3-1的滑动配合以及所述第二销2-3与所述第二细长槽4-1的滑动配合被设置成使得所述转换开关装置具有以下工作状态:

●当所述机构主轴5的运动致动所述第一连杆3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细长槽3-1的其中一端推动所述第一销1-3时,所述第一动触头1克服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0的力朝向联通所述常用电源静触头6和所述负载第一端子7之间的电连接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动触头1处于所述联通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销2-3在所述第二细长槽4-1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1朝向断开位置偏转所述第二动触头2,从而所述第二动触头2处于断开位置并且始终保持不动;

●当所述机构主轴5的运动致动所述第二连杆4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细长槽4-1的其中一端推动所述第二销2-3时,所述第二动触头2克服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1的力朝向联通所述备用电源静触头8和所述负载第二端子9之间的电连接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二动触头2处于所述联通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销1-3在所述第一细长槽3-1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0朝向断开位置偏转所述第一动触头1,从而所述第一动触头1处于断开位置并且始终保持不动。

所述第一动触头1和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0设置在第一动触头保持架12上。

所述第二动触头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1设置在第二动触头保持架13上。

以下结合附图1至6简要说明本公开内容的转换开关装置的动作。

在图1中,所述第一动触头1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0的作用下(其朝向断开位置偏转所述第一动触头1)处于断开位置并且处于其最大开距位置,所述第二动触头2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1的作用下(其朝向断开位置偏转所述第二动触头2)也处于断开位置并且处于其最大开距位置。

在图2中,当所述机构主轴5开始向上运动时(在图2中是逆时针方向),所述机构主轴5驱动第一连杆3向上运动,第一连杆3进而推动第一动触头1克服第一弹性部件10的作用力朝向联通位置枢转。在此过程中,第二动触头2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1的作用下(其朝向断开位置偏转所述第二动触头2)始终处于断开位置,当所述机构主轴5向上运动时(在图2中是逆时针方向),所述机构主轴5带动第二连杆4向上运动,由于所述第二销2-3在所述第二细长槽4-1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即所述第二细长槽4-1的两个端部没有与所述第二销2-3结合),第二连杆4不会带动第二动触头2枢转。

在图3中,当所述机构主轴5继续向上运动时(在图3中是逆时针方向),第一连杆3继续推动第一动触头1直到第一动触头1处于联通位置,即联通常用电源静触头6(其连接常用电源)和负载第一端子7之间的电连接。在此过程中,第二动触头2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1的作用下始终处于断开位置;所述第二销2-3在所述第二细长槽4-1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即所述第二细长槽4-1的两个端部没有与所述第二销2-3结合),第二连杆4不会带动第二动触头2枢转。

在图4中,当所述机构主轴5从图3所示位置开始向下运动时(在图4中是顺时针方向),所述机构主轴5驱动第二连杆4向下运动,由于所述的第二细长槽4-1的两个端部与所述的第二销2-3不接触(见图3),所述的第二动触头2保持在原断开位置,不随所述第二连杆4的运动而移动。在此过程中,当所述机构主轴5继续向下运动时(在图4中是顺时针方向),所述机构主轴5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一销1-3的两个端部与所述第一细长槽3-1之间具有存在间隙的趋势,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动触头1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0的作用下向断开位置旋转,并最终到达其最大开距位置。

在图5中,当所述机构主轴5继续向下运动时(在图5中是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连杆4继续推动所述第二动触头2朝向联通位置枢转。在此过程中,第一动触头1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0的作用下始终处于断开位置;所述第一销1-3在所述第一细长槽3-1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即所述第一细长槽3-1的两个端部没有与所述第一销1-3结合),所述第一连杆3不会带动所述第一动触头1枢转。

在图6中,当所述机构主轴5继续向下运动时(在图6中是顺时针方向),第二连杆4继续推动所述第二动触头2直到所述第二动触头2处于联通位置,即联通备用电源静触头8(其连接备用电源)和负载第二端子9之间的电连接。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动触头1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0的作用下始终处于断开位置;所述第一销1-3在所述第一细长槽3-1中处于自由滑动状态(即所述第一细长槽3-1的两个端部没有与所述第一销1-3结合),所述第一连杆3不会带动所述第一动触头1枢转。

可以看出,由于所述第二细长槽4-1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当第一动触1头在朝向联通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第二连杆4不会带动第二动触头2旋转,进而第二动触头2在第二弹性部件11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在其最大开距位置,即断开位置。同理,由于所述第一细长槽3-1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当第二动触头2在朝向联通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第一连杆3不会带动第一动触头1旋转,进而第一动触头1在第一弹性部件10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在其最大开距位置,即断开位置。

图7示出转换开关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所述机构主轴5的其中一端5-1与所述第一连杆3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机构主轴5的另一端5-2与所述第二连杆4的其中一端连接。

根据以上实施例,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三位置的转换开关装置,其中的动触头1、2除了能停留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静触头6、8上外,还能停留在与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静触头都不接触的双分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一种多极开关装置(未示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换开关装置。

参考具体实施例,尽管本公开内容已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公开内容范围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做出多种改变以及多种等同物可替代其中多种元件。而且,本文中具体实施例之间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的组合和搭配是清楚明晰的,因此根据这些所公开的内容,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够领会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可以视情况被结合到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除非上述内容有另外的描述。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本质的范围,适应特殊的情形或材料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附图所图解的个别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作为目前为实施本公开内容所设想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而本公开内容意旨包括落入上述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