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护壳高频安全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633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隔离护壳高频安全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封装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隔离护壳高频安全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或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一般常用干式变压器分为环氧树脂浇注式变压器和非包封变压器。目前国内环氧树脂浇注式变压器使用量多一些。干式变压器一般都是自然空气冷却,包括环氧树脂浇制变压器,内部设有风道,也是自然空气冷却。只有布置在开关柜内的干式变压器或者有特殊要求的干式变压器,才采用强制风冷方式。干式变压器内部有通风道,通风道布置分层分段,空气从不同的风道进去冷却变压器内部。

另一方面,芯片封装技术已经趋于完善,这对于变压器产品值得借鉴。封装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由于封装技术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它是至关重要的。采用的CPU封装多是用绝缘的塑料或陶瓷材料包装起来,能起着密封和提高芯片电热性能的作用。由于现在处理器芯片的内频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引脚数越来越多,封装的外形也不断在改变。同时,封装技术中的磁隔离以及绝缘隔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磁隔离技术目前已大量应用于电力自动化、工业测量、楼宇控制、煤矿安全、安防消防、智能交通、流量计、运动控制、电机控制、汽车车体通讯、仪器仪表、航天航空等产品及领域;在铁路、卫星接收、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扩大,已经形成了在数字隔离方面全面取代光耦的趋势。

虽然变压器产品的安装防护技术不尽然需要达到封装的较高标准,但是,隔离技术的有效提升却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隔离护壳高频安全变压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改善隔离防护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铁芯、骨架、护壳、A线圈、B线圈和引脚;骨架的两个分离结构上分别绕制A线圈、B线圈,在这二个已经绕制A线圈、B线圈的骨架的两个分离结构之间以及外侧分别嵌入护壳的局部凸起结构,进一步的,在隔离这二个已经绕制A线圈、B线圈的骨架的两个分离结构的之间护壳的凸起结构之间具有空腔,在该空腔中安装铁芯,同时,A线圈、B线圈的分别从骨架的同一底部端面外侧边缘连接出引脚。

尤其是,在与固定引脚的骨架相对顶端从护壳顶部中间向上突出。

尤其是,骨架的中部具有一隔离板结构,A线圈、B线圈分别位于该隔离板结构的两侧。

尤其是,骨架与护壳的局部接触面上具有卡接固定扣。

尤其是,护壳为一体结构,其中部具有多个嵌入安装槽。

尤其是,护壳为分体结构,但是在这些分体结构之间具有卡接固定扣。

尤其是,由A线圈、B线圈分别连接出的二组引脚分别位于骨架的同一端面相对二外侧边缘,而且,在这二组引脚数量分别少于对应预留PIN安装位置数量时,呈对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采用内外一体封装结构设置护壳3,在A线圈4、B线圈5、骨架2、铁芯1相互之间设置全面隔离,甚至能够在低功耗的条件下实现电磁隔离,隔离结构简洁,集成度更高,消除器件损耗。增加变压器产品的抗电强度,提升变压器精确稳定工作可靠性、安全性延长产品工作寿命,便于灵活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铁芯1、骨架2、护壳3、A线圈4、B线圈5、引脚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虽然实现安装元器件之间的充分隔离需要设置复杂的护壳结构,而且,为了使产品整体结构紧凑简洁,这些隔离结构既要体积小巧又要尽可能的相互连接以确保封包严密而且具有必要的结构强度,重要的技术措施在于设计原理确定后,仅需通过必要的CAD以及3D打印技术自动化辅助设计制造即可完成。

本实用新型包括:铁芯1、骨架2、护壳3、A线圈4、B线圈5和引脚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骨架2的两个分离结构上分别绕制A线圈4、B线圈5,在这二个已经绕制A线圈4、B线圈5的骨架2的两个分离结构之间以及外侧分别嵌入护壳3的局部凸起结构,进一步的,在隔离这二个已经绕制A线圈4、B线圈5的骨架2的两个分离结构的之间护壳3的凸起结构之间具有空腔,在该空腔中安装铁芯1,同时,A线圈4、B线圈5的分别从骨架2的同一底部端面外侧边缘连接出引脚6。

前述中,在与固定引脚6的骨架2相对顶端从护壳3顶部中间向上突出。

前述中,骨架2的中部具有一隔离板结构,A线圈4、B线圈5分别位于该隔离板结构的两侧。

前述中,骨架2与护壳3的局部接触面上具有卡接固定扣。

前述中,护壳3为一体结构,其中部具有多个嵌入安装槽。

前述中,护壳3为分体结构,但是在这些分体结构之间具有卡接固定扣。

前述中,由A线圈4、B线圈5分别连接出的二组引脚6分别位于骨架2的同一端面相对二外侧边缘,而且,在这二组引脚6数量分别少于对应预留PIN安装位置数量时,呈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护壳3带有25KV/us的瞬态共模抑制能力,提供5000Vrms/min

及6000V/10sec的电压隔离保护,且能够在电压差峰值560V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A线圈4和B线圈5绕制在骨架2上,在安装铁芯1前,现将护壳3套在骨架2上,此护壳3可以将铁芯1与A线圈4、B线圈5隔离,同时还可以隔离A线圈4和B线圈5,增加变压器产品的抗电强度等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