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接线铜排结构的负载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274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接线铜排结构的负载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载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接线铜排结构的负载箱。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是船舶的动力源头,只有发电机组的正常运作才能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而船舶发电机组经常会因为燃油燃烧不充分,活塞、喷嘴积碳,缸体磨损加剧,整机效率降低等问题,造成发电机组的故障。所以需定期用负载箱对发电机进行带载测试,及时发现发电机组的故障,及时修复。负载箱电连接发电机组进行测试时,由于发电机组的功率较高,流经负载箱的电流会很大,因此目前负载箱的主回路一般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铜排来接线,铜排与发电机组之间通过线缆来连接。然而现有的铜排存在以下缺点:1、一般只有一根铜排,由于铜排的大小有限,而每相铜排又需要开设多个孔来连接多根较粗的线缆,导致铜排上的孔过于密集,甚至会导致多个线缆接线干涉,导致接线困难;2、为了固定铜排,由于负载箱的箱体是非绝缘材质的,所以铜排的穿过箱体之处需要用特制的绝缘子来间隔并固定,铜排的侧部需要预留与绝缘子连接的空间,这使得铜排需要做的很大才能与特定的绝缘子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接线干涉,便于接线,提高效率的带接线铜排结构的负载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带接线铜排结构的负载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的侧部的绝缘侧板,所述绝缘侧板设置有承载部,每个承载部均开设有至少两个并列的承载孔,每个所述承载孔均分别穿设有接线铜排,所述接线铜排设置有固定件,相邻两个接线铜排之间通过该固定件来实现电连接,所述接线铜排的穿出箱体外之处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开设有接线孔,且接线孔不被相邻的接线铜排遮挡。

其中,所述固定件为铜质的固定件。

其中,所述绝缘侧板设置有三个并列排布的承载部。

其中,每个所述承载部均开设有三个并列的承载孔,三个并列的承载孔分别穿设有上层铜排、中层铜排和下层铜排,上层铜排的折弯部和下层铜排的折弯部均开设有三个接线孔,中层铜排开设有两个接线孔。

其中,上层铜排的折弯部和下层铜排的折弯部的三个接线孔均呈三角形分布。

其中,所述承载部设置有角码,上层铜排与绝缘侧板之间、下层铜排与绝缘侧板之间均通过所述角码来固定。

其中,承载孔的纵截面为宽扁状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接线铜排结构的负载箱,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箱体设有绝缘侧板,因此接线铜排的穿过绝缘侧板之处无需使用传统特制的绝缘子来间隔,接线铜排直接穿过承载孔即可,接线铜排无需做得过大;每个承载部均设有至少两个接线铜排,且每个接线铜排的折弯部的接线孔不被相邻的接线铜排所遮挡,线缆分散连接在各个接线铜排的接线孔上,能够防止线缆接线干涉,便于接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绝缘侧板与接线铜排相配合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绝缘侧板与接线铜排相配合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绝缘侧板与接线铜排相配合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绝缘侧板1;

承载部2、接线铜排21、上层铜排211、中层铜排212、下层铜排213、折弯部22、接线孔23;

角码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接线铜排结构的负载箱,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的侧部的绝缘侧板1,该绝缘侧板1可以是围住箱体一侧的整块侧板,也可以是在原来的金属侧板上开小孔,再把绝缘侧板1镶在这个小孔上。绝缘侧板1设置有三个朝横向方向并列排布的承载部2,每个承载部2均开设有三个朝纵向方向并列排布的承载孔,承载孔的纵截面为宽扁状的。每个承载孔均分别穿设有接线铜排21,接线铜排21的纵截面形状也是宽扁状的,从而使得接线铜排21与承载孔相适配。每个承载部2的三个接线铜排21分别为由上至下分布的上层铜排211、中层铜排212和下层铜排213,上层铜排211、中层铜排212和下层铜排213的穿出箱体外之处折弯形成折弯部22,折弯部22开设有接线孔23,且接线孔23不被相邻的铜排遮挡。上层铜排211的折弯部22和下层铜排213的折弯部22均开设有三个接线孔23,中层铜排212开设有两个接线孔23,上层铜排211的折弯部22和下层铜排213的折弯部22的三个接线孔23均呈三角形分布。

本实施例中,接线铜排21设置有铜质的固定件(图中未示出),上层铜排211与中层铜排212之间、中层铜排212与下层铜排213之间均通过该固定件来实现电连接并相互固定,这样同一承载部2的三个接线铜排21成为一体的结构,共同分担流过的电流。承载部2设置有角码3,上层铜排211与绝缘侧板1之间、下层铜排213与绝缘侧板1之间均通过角码3来固定,可以牢固地把接线铜排21固定在绝缘侧板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箱体的绝缘侧板1是绝缘材质的,因此接线铜排21的穿过绝缘侧板1之处无需使用传统特制的绝缘子来间隔,接线铜排21直接穿过承载孔即可,接线铜排21无需预留空间来供绝缘子安装,所以接线铜排21无需做得过大;每个承载部2均设有三个接线铜排21,且折弯部22的接线孔23不被相邻的接线铜排21所遮挡,线缆分散连接在各个接线铜排21的接线孔23上,能够防止线缆接线干涉,便于接线,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