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滤波器及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126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阻滤波器及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阻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基站系统中,通常采用滤波器对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过滤,以滤除发射天线发射的特定频率范围外的无用信号,获取该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承载通信数据的信号,即有用信号。

当天线发射的有用信号的带宽很宽,而需要滤除的无用信号的带宽很窄时,通常采用带阻滤波器实现对该无用信号的滤除。带阻滤波器由于其谐振频率在带外,对输入信号和互调信号有衰减,所以相较带通滤波器,其互调和功率容量较大;由于带阻滤波器的通带主要通过主杆的匹配来实现,所以只需微调主杆频率即可实现对产品的调试及优化,可以较好地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在目前现有技术中,带阻滤波器通常采用设置于谐振器外的折弯抽头片101来实现1/4波长传输线,如图1所示,折弯抽头片101不仅结构复杂、且通常采用固定的安装槽102来固定,其体积较大,导致整个滤波腔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阻滤波器及通信设备,以改善传统带阻滤波器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问题,从而提高带阻滤波器及通信设备的生产及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阻滤波器。所述带阻滤波器包括多个滤波腔、盖板、传输线、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所述多个滤波腔被所述盖板封闭,所述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所述传输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所述传输线穿过所述多个滤波腔并固定于所述滤波腔腔体内部。

其中,每个所述滤波腔的两侧壁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传输线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面向所述滤波腔的一侧的表面,以和所述滤波腔形成电磁耦合;所述传输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从一所述滤波腔内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滤波腔内,或延伸至所述滤波腔外,以与所述输入或输出端子连接。

其中,所述传输线包括一主传输线及多个副传输线;所述多个副传输线分别分布于多个所述滤波腔对应的所述盖板面向所述滤波腔一侧的表面;且所述多个副传输线与所多个述滤波腔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滤波腔内设置有一谐振器;所述主传输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从一所述滤波腔内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滤波腔内;所述副传输线一端连接所述主传输线,另一端朝所述谐振器方向延伸,以调节所述滤波腔的耦合时延。

其中,所述带阻滤波器进一步包括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盖板将所述传输线固定在所述盖板面向所述滤波腔的一侧的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件为塑料材质。

其中,所述带阻滤波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卡座及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座设置于所述传输线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处,以将所述传输线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固定;所述第二卡座设置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处,以将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固定于所述滤波腔的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卡座及所述第二卡座均为塑料材质。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滤波腔之间的传输线为1/4波长的微带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的带阻滤波器及收发器;所述带阻滤波器用于对所述收发器的信号收发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多个滤波腔、盖板、传输线、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多个滤波腔被盖板封闭,传输线的一端与输入端子连接,传输线的另一端与输出端子连接,传输线穿过多个滤波腔并固定于滤波腔腔体内部。这种将传输线设置于滤波腔腔体内部的结构,不仅能够简化带阻滤波器的结构,提高生产及工作效率,而且取消了传输线安装槽,从而还能减小带阻滤波器的体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带阻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阻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其中,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阻滤波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多个滤波腔201、盖板202、传输线203、输入端子204及输出端子205,多个滤波腔201被盖板202封闭,传输线203的一端与输入端子204连接,传输线203的另一端与输出端子205连接,传输线203穿过多个滤波腔201并固定于滤波腔201腔体内部。

本实施例的输入端子204及输出端子205的设置与传输线203的信号传输方向有关,可以根据信号传输方向互调输入端子204及输出端子205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情况。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盖板202封闭所有滤波腔201。而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盖板202分成多块盖板202,分别封闭多个滤波腔201。当然,多个盖板202与多个滤波腔201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但不局限于一对一,或一对多。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传输线203设置于滤波腔201腔体内,可以省去传输线203的安装槽,不仅能够简化带阻滤波器的结构,提高生产及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带阻滤波器的体积,节约成本。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每个滤波腔201的两侧壁靠近盖板202的一端均设有一第一通孔301;每个滤波腔201内分别设置一具有第二通孔206的谐振器207;每个谐振器207都配有一个调频螺杆208,且调频螺杆208穿过盖板202延伸至谐振器207的第二通孔206内,以调节谐振器207的谐振频率;传输线203及一对输入端子204、输出端子205;传输线203固定设置于盖板202面向滤波腔201的一侧的表面,以和滤波腔201形成电磁耦合;传输线203通过第一通孔301从一滤波腔201内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另一滤波腔201内,或延伸至滤波腔201外,以与输入端子204、输出端子205连接。

本实施例的与滤波腔201形成电磁耦合的传输线203设置于盖板202面向滤波腔201的一侧的表面,能够提高传输线203的稳固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传输线202包括一主传输线209及多个副传输线210;多个副传输线210分别分布于多个滤波腔201对应的盖板202面向滤波腔201一侧的表面;且多个副传输线210与多个滤波腔201一一对应设置;主传输线209穿过第一通孔301从一滤波腔201内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另一滤波腔201内;副传输线210一端连接主传输线209,另一端朝谐振器207方向延伸,以调节滤波腔201的耦合时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传输线203可采用具有1/4波长的微带线实现,即1/4波长传输线203。微带线是由支在介质基片上的单一导体带构成的微波传输线;其适合制作微波集成电路的平面结构传输线;其与金属波导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频带宽、可靠性高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该介质基片通常选用介电常数高、微波损耗低的材料;该导体应具有导电率高、稳定性好、与基片的粘附性强等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微带线的尺寸来改变传输线203的匹配阻抗,以作为1/4波长传输线20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如同轴线、带状线及悬置线等实现1/4波长传输线203。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采用可调谐振器及微带线连接结构,不仅能够简化带阻滤波器的结构、缩小体积,提高其加工精度,且能够降低插损,增加信号的接收灵敏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滤波腔201和/或谐振器207为金属材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陶瓷或石英等材料替代该金属。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采用金属滤波腔及微带线结构,能够增加滤波带宽。

可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调节螺杆(图未示);且每个滤波腔201都配有一个调节螺杆;每个调节螺杆穿过盖板202后延伸至滤波腔201内,以调节滤波腔201的耦合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副传输线210的形状及尺寸依每个滤波腔201的性能参数而设计,以确定每个滤波腔的耦合时延;而每个调节螺杆用于在带阻滤波器的调试过程中,微调每个滤波腔201的耦合时延。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通过调节螺杆调节两相邻谐振器207间的耦合时延,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通过调节螺杆调节非相邻谐振器207间的耦合时延。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依次交替经过传输线203及滤波腔201,在带阻滤波器的多个谐振器207和传输线203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带阻滤波器所需的频响曲线。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滤波腔201、谐振器207及调频螺杆208彼此同轴设置。

当然,本实施例带阻滤波器的谐振器207进一步包括谐振柱(图未示)及谐振盘(图未示)以实现谐振频率,可以通过调频螺杆208对该谐振频率进行微调。

上述同轴设置具有高Q值(Q为品质因素)、高损耗特性、高电磁屏蔽、小尺寸及易实现的特点。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非同轴设置来替代该同轴设置。

可选地,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多个固定件211;固定件211穿过固盖板202将传输线203固定在盖板202面向滤波腔201的一侧的表面。本实施的多个固定件211与多个滤波腔201的设置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一对一或多对一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固定件211为塑料材质。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件211可以是其它具有绝缘、低膨胀率特性的材质。

可选地,本实施还进一步包括第一卡座212及第二卡座213;其中,第一卡座212设置于传输线203与输入端子204、输出端子205的连接处,以将传输线203与输入端子204、输出端子205固定,以增加传输线203的稳固性;第二卡座213设置于输入端子204、输出端子205与第一通孔301连接处,以将输入端子204、输出端子205固定于滤波腔201的侧壁,以增加输入端子204、输出端子205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卡座212及第二卡座213均为塑料材质或其它具有绝缘、低膨胀率特性的材质。

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带阻滤波器401及收发器402,带阻滤波器401用于对收发器402的信号收发进行选择。

带阻滤波器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这里不重复。

本实施例通信设备可以为单工器、双工器、分路器、合路器以及塔顶放大器中的一种。具体地,该通信设备也可以应用于雷达系统,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将传输线设置于滤波腔腔体内,不仅能够简化其的结构,提高生产及工作效率,进而提高该通信设备的生产及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其的体积及成本,进而减少该通信设备的体积及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