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680发布日期:2018-08-08 00:0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滤波芯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



背景技术:

网络滤波芯片,也叫做网络变压器,或者数据泵,主要是用来进行电路隔离和保护的,主要是用来防止雷击、静电等对以太网芯片造成损坏,内部实际上就是由若干个电磁线圈组合而成的变压器。在生产网络滤波芯片过程中,芯片内部的电磁线圈的线头端需要焊接到内PIN脚上;当线头焊接到内PIN脚上时,往往会有一段多余的线缆裸露在外PIN脚和内PIN脚之间的壳体侧壁上方,若不将之剪除,会造成内PIN脚和外PIN脚之间的短路现象;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切割多余线缆过程中,由于壳体的侧壁上方缺少定位设置,使得割线机的刀片在与壳体的侧壁上方接触瞬间,容易产生打滑偏移现象,容易造成多余线缆切割不整齐;甚至造成多余线缆无法全部同时切除的现象。

实用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解决现有技术中内PIN脚多余线缆因割线机的刀片在与壳体的侧壁上方接触瞬间产生打滑偏移现象而造成切割不整齐,甚至造成多余线缆无法全部同时切除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包括壳体、第一内PIN脚、第二内PIN脚、第一外PIN脚、第二外PIN脚、第一割线槽、第二割线槽、第一永磁铁、第一导线、第二永磁铁以及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内PIN脚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内PIN脚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右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外PIN脚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外PIN脚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右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永磁铁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永磁铁上且与所述第二内PIN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永磁铁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永磁铁上且与所述第一内PIN脚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左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割线槽,所述第一割线槽位于所述第一外PIN脚和第一内PIN脚之间;所述壳体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割线槽,所述第二割线槽位于所述第二外PIN脚和第二内PIN脚之间。

优选地,该第一割线槽的深度为0∽0.5MM,所述第二割线槽的深度为0∽0.5MM。

优选地,该第一内PIN脚的数量至少为3个,所述第二内PIN脚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内PIN脚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外PIN脚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内PIN脚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外PIN脚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内PIN脚的数量相等。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壳体的左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割线槽,所述第一割线槽位于所述第一外PIN脚和第一内PIN脚之间,所述壳体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割线槽,所述第二割线槽位于所述第二外PIN脚和第二内PIN脚之间;因此,割线机的刀片可直接根据第一割线槽和第二割线槽直接定位到壳体的端面上,避免刀片出现打滑偏移现象,从而实现一次性全部切除内PIN脚上多余线缆的目的,提高了内PIN脚上多余线缆的定位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2-内PIN脚;3-外PIN脚;4-永磁铁;5-割线槽;21-第一内PIN脚;22-第二内PIN脚;31-第一外PIN脚;32-第二外PIN脚;41-第一永磁铁;42-第一导线;43-第二永磁铁;44-第二导线;51-第一割线槽;52-第二割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

如附图1-3所示,一种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包括壳体1、第一内PIN脚21、第二内PIN脚22、第一外PIN脚31、第二外PIN脚32、第一割线槽51、第二割线槽52、第一永磁铁41、第一导线42、第二永磁铁43以及第二导线44;所述第一内PIN脚21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内PIN脚22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外PIN脚31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外PIN脚32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永磁铁41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导线42缠绕在所述第一永磁铁41上且与所述第二内PIN脚2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永磁铁43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铁41的左侧面;所述第二导线44缠绕在所述第二永磁铁43上且与所述第一内PIN脚21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割线槽51,所述第一割线槽51位于所述第一外PIN脚31和第一内PIN脚21之间;所述壳体1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割线槽52,所述第二割线槽52位于所述第二外PIN脚32和第二内PIN脚22之间;优选地,该第一内PIN脚21的数量至少为3个,具体地,所述第二内PIN脚2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内PIN脚21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外PIN脚3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内PIN脚21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外PIN脚3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内PIN脚21的数量相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PIN脚21和第二内PIN脚22组合成内PIN脚2,所述第一外PIN脚31和第二外PIN脚32组合成外PIN脚3,所述第一永磁铁41和第二永磁铁43组合成外磁铁4,所述第一割线槽51和第二割线槽52组合成割线槽5;所述第一内PIN脚21一共设计有12个,所述第一内PIN脚21依次按照1到12的顺序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外PIN脚31一共设计有12个,每个所述第一外PIN脚31依次按照1到12的顺序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外侧壁上,并且每一个排序相同的第一内PIN脚21与第一外PIN脚31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永磁铁41,每个第一永磁铁41上均缠绕有第一导线42,所述第一导线4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内PIN脚21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一内PIN脚2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内PIN脚22一共设计有12个,每个所述第二内PIN脚22依次按照1到12的顺序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外PIN脚32一共设计有12个,每个所述第二外PIN脚32依次按照1到12的顺序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外侧壁上,并且每一个排序相同的第二内PIN脚22与第二外PIN脚32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永磁铁43,每个第二永磁铁43上均缠绕有第二导线44,所述第二导线4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内PIN脚22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二内PIN脚22电性连接,因此,外部交变电流依次流过第一外PIN脚31和第一内PIN脚21后传输到缠绕到第一永磁铁41的第一导线42上,然后经过交变电磁场,将交变电流传输到缠绕到第二永磁铁43的第二导线44上,然后再经过第二内PIN脚22和第二外PIN脚32后流到外部设备上,从而实现了隔直流与滤除杂波的作用,并且通过将第一导线42缠绕到第一永磁铁41上,将第二导线44缠绕到第二永磁铁43上,使得第一导线42可直接焊接到第一内PIN脚21上,第二导线44可直接焊接到第二内PIN脚22上,从而使得内部线缆布置整洁,焊接更加高效便利;此外,由于所述壳体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割线槽51,所述第一割线槽51位于所述第一外PIN脚31和第一内PIN脚21之间,所述壳体1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割线槽52,所述第二割线槽52位于所述第二外PIN脚32和第二内PIN脚22之间,所述第一割线槽51的深度为0∽0.5MM,所述第二割线槽52的深度为0∽0.5MM;因此,割线机的刀片可直接根据第一割线槽51和第二割线槽52直接定位到壳体1的端面上,避免刀片出现打滑偏移现象,从而实现一次性全部切除内PIN脚上多余线缆的目的,提高了内PIN脚上多余线缆的切割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网络滤波芯片还可以有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内PIN脚21一共设计有24个,每个所述第一内PIN脚21依次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外PIN脚31一共设计有24个,每个所述第一外PIN脚31依次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左外侧壁上,并且每一个排序相同的第一内PIN脚21与第一外PIN脚31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永磁铁41,每个第一永磁铁41上均缠绕有第一导线42,所述第一导线4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内PIN脚21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一内PIN脚2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内PIN脚22一共设计有24个,每个所述第二内PIN脚22依次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外PIN脚32一共设计有24个,每个所述第二外PIN脚32依次竖向并排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右外侧壁上,并且每一个排序相同的第二内PIN脚22与第二外PIN脚32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永磁铁43,每个第二永磁铁43上均缠绕有第二导线44,所述第二导线4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内PIN脚22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二内PIN脚22电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PIN脚21、第二内PIN脚22、第一外PIN脚31以及第二外PIN脚32的数量还可以均为16个、20个以及25个,由于本创造的核心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割线槽51,所述第一割线槽51位于所述第一外PIN脚31和第一内PIN脚21之间;所述壳体1的右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割线槽52,所述第二割线槽52位于所述第二外PIN脚32和第二内PIN脚22之间;所以,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所述第一内PIN脚21、第二内PIN脚22、第一外PIN脚31以及第二外PIN脚32的数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生产含有不同数量的第一内PIN脚21、第二内PIN脚22、第一外PIN脚31以及第二外PIN脚32的网络滤波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便于定位割线的网络滤波芯片的工作过程是:外部交变电流依次流过第一外PIN脚31和第一内PIN脚21后传输到缠绕到第一永磁铁41的第一导线42上,然后交变电流在缠绕着第一永磁铁41的第一导线42上产生交变电磁场,经过交变电磁场,将交变电流传输到缠绕到第二永磁铁43的第二导线44上,然后再经过第二内PIN脚22和第二外PIN脚32后流到外部设备上,从而实现了隔直流与滤除杂波的作用,并且通过将第一导线42缠绕到第一永磁铁41,将第二导线44缠绕到第二永磁铁43上,使得第一导线42可直接焊接到第一内PIN脚21上,第二导线44可直接焊接到第二内PIN脚22上,从而使得内部线缆布置整洁,焊接更加高效便利,同时便于将多余的线缆端摆放到割线槽5上;然后割线机的刀片可直接根据第一割线槽51和第二割线槽52直接定位到壳体1的端面上,避免刀片出现打滑偏移现象,从而实现一次性全部切除内PIN脚上多余线缆的目的,提高了内PIN脚上多余线缆的切割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