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硅方式电磁吸盘双向可控续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679发布日期:2018-08-08 00:03阅读:28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续流电路,具体是一种可控硅方式电磁吸盘双向可控续流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吸盘控制方案如图2,在电磁吸盘上并联一个二极管D及限流电阻R3,当正向励磁电源作用时,二极管D及R3起反向续流作用,二极管和R3只在正向电源关闭时,电磁吸盘产生反向电流时起作用。电流走向如图3,没有问题,但是在反向电源起作用时,也就是反向消磁过程中,有很多实际问题,如图4,由于只有一组二极管D及限流电阻R3,使得反向电源电流既从电磁吸盘流过,也从二极管中流过,而且这个电流很大,造成功耗浪费,为了降低这个电流,原方案不得不串联大功率电阻R1、R2,带来浪费,效率低下以及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硅方式电磁吸盘双向可控续流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硅方式电磁吸盘双向可控续流电路,包括正向励磁供电电源、反向消磁供电电源和电磁线圈,所述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电磁线圈和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负极,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和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负极,还包括单向可控硅SCR1、单向可控硅SCR2和电阻R3,单向可控硅SCR1的阴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2的阳极和电阻R3,电阻R3连接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正极、电磁线圈和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负极,单向可控硅SCR1的阳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2的阴极、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正极、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和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负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阻R3为限流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整体降低成本和功耗,降低了电磁吸盘的消磁时间,提高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电路图;

图3为现有技术正向励磁电源作用时的电路图;

图4为现有技术反向励磁电源作用时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正向励磁电源作用时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向励磁电源作用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可控硅方式电磁吸盘双向可控续流电路,包括正向励磁供电电源、反向消磁供电电源和电磁线圈,所述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电磁线圈和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负极,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和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负极,还包括单向可控硅SCR1、单向可控硅SCR2和电阻R3,单向可控硅SCR1的阴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2的阳极和电阻R3,电阻R3连接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正极、电磁线圈和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负极,单向可控硅SCR1的阳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2的阴极、正向励磁供电电源的正极、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和反向消磁供电电源的负极。

电阻R3为限流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使用两个单相可控硅SCR1、SCR2反并联代替现有方案的二极管D。在正向励磁时关闭SCR1,打开SCR2。在反向消磁时关闭SCR2,打开SCR1。在正向励磁时电流走向如图5,起的作用基本和现有方案一致。

在反向消磁时电流走向如图6,此时反向电源电流不从R3及SCR1、SCR2上流过,这样使得电源电流大大下降,不再需要大功率限流电阻R1、R2,降低整体功耗,R3上也不必选择太大功率的电阻,R3由于平时没有电流还可以使用较小阻值,进而加快反向续流时的放电时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