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外壳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723发布日期:2018-06-01 21:02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外壳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外壳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现场,计算机外壳经常存在漏电,如计算机三相电源中地线未可靠接地,计算机外壳上就会带有数十伏的交流电压,这时当人接触到计算机外壳时,就会造成人身触电伤害。因此,设计一种便携、可靠、操作方便的计算机外壳接地装置,可有效降低外壳漏电造成人体触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外壳接地装置,它通过挂钩与计算机外壳的内层相连,通过金属底座可靠接地,将计算机外壳的漏电引入大地,防止漏电伤人,并通过指示灯显示是否有漏电,以实现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外壳接地装置,包括金属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金属底座上的金属连杆,所述金属底座接地,所述金属连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挂设在计算机外壳上的金属挂钩,所述金属挂钩与计算机外壳的内壁接触,所述金属连杆上安装有漏电检测指示灯,所述金属连杆与漏电检测指示灯之间通过平波储能电路连接,所述金属连杆外套设有绝缘把手。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挂钩的形状为Ω形。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金属连杆与漏电检测指示灯之间还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计算机包括接地的操作台,所述金属底座与操作台外壳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设置金属挂钩与计算机外壳内层紧密接触,并通过金属底座将计算机外壳可靠有效接地,避免因计算机外壳漏电造成的人身触电伤害;而且,该装置设置有漏电检测指示灯,使其通过平波储能电路与金属连杆连接,若计算机外壳存在漏电,金属挂钩与计算机外壳接触后会产生短时的脉冲电流,其中平波储能电路将脉冲电流整理为平缓的电流,其幅值在指示灯允许范围之内,并储存一部分电能以驱动指示灯亮起一段时间,起到警示作用,当电检测指示灯熄灭后,计算机外壳已同大地等电位,这时计算机外壳完全可靠接地,人体可直接接触计算机外壳进行操作;另外,该装置设置绝缘把手,以避免使用时人体触电,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废弃的计算机外壳、把手就可自行制作,便于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金属挂钩,2-金属连杆,3-绝缘把手,4-漏电检测指示灯,5-金属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计算机外壳接地装置,包括金属底座5以及安装在金属底座5上的金属连杆2,金属底座5接地,金属连杆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挂设在计算机外壳上的金属挂钩1,金属挂钩1与计算机外壳的内壁接触,金属连杆2上安装有漏电检测指示灯4,金属连杆2与漏电检测指示灯4之间通过平波储能电路连接,金属连杆2外套设有绝缘把手3。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金属挂钩1的形状为Ω形。由于计算机外壳往往涂有油漆,因此内层与外层电压不相同,因此,将挂钩设计为Ω形,挂在计算机外壳的通风口或钥匙孔处,挂钩可从计算机外壳中任一接缝、通风口或钥匙孔中挂入,使该装置与计算机外壳的内层良好接触,始终有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金属连杆与漏电检测指示灯之间还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当脉冲电流瞬时值过大时,过流保护电路会动作,断开电路,防止设备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计算机包括接地的操作台,金属底座与操作台外壳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金属底座设计的面积较大,使其与操作台外壳可靠连接,并可保持稳定不会倾倒,由于操作台外壳都有可靠的接地,因此通过与操作台外壳连接,即可实现可靠接地。当将挂钩连接到计算机外壳后,若存在漏电时,漏电检测电路即检测到电流,并通过漏电指示灯发出警示;当漏电指示灯熄灭后,计算机外壳已同操作台外壳等电位,这时计算机外壳完全可靠接地,人体可直接接触计算机外壳进行操作。金属连杆上有绝缘把手,以防止操作时触电。漏电检测指示灯用于显示计算机外壳是否存在漏电,起到警示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