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全塑双面USB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92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快充全塑双面USB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快充全塑双面USB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 USB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基于 USB 技术的产品,为个人 PC 或音频 / 高频设备相连接的各种设备提供了一个标准接口,从键盘到高吞吐量磁盘驱动器,各种器件均能采用这种低成本接口进行平稳运行的即插即用连接。

现有USB在插芯的外侧设有矩形框形状的金属套框,由于该类 USB 插头只能单面插接,甚至插接时需要试插多次能能连接上,因此造成使用不便、费时费力 ;另外,现有USB插头与数据线之间均通过焊接工艺进行连接,效率低,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充全塑双面USB插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快充全塑双面USB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正反两个插接面,正反两个插接面上分别设置上下对应、并依次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正插接面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分别与反插接面的第四个、第三个、第二个、第一个触片电连接;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一体设置有限定插头插接深度的限位部;

限位部的后侧一体设置有用于连接数据线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与限位部为整体式结构的下底座,下底座上对合设置有上卡座,下底座、上卡座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之间相互卡接;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前后贯通四个卡槽,上卡座上设置有分别与四个卡槽配合的卡块,绝缘本体其中一个插接面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分别延伸至一个卡槽内,所述数据线的裸铜线芯分别设置在四个卡槽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上、并通过上卡座上的卡块压合在卡槽内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正反两个插接面上的触片上分别设置有触点,所述对应的触片之间通过触点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至卡槽内的触片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数据线线缆的圆弧槽。

进一步地,正反两个插接面上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的厚度均为0.25~0.3mm。

进一步地,正反两个插接面上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与适配器上对应触片的接触面为平面、接触面积的大小均为5.5~6mm²。

进一步地,绝缘本体正反两个插接面上对应触片的触点接触面积均为0.4~0.6 mm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正反插接面上的触片之间相互电连接,在正面插接或反面插接时,其对应位置的触片的功能相同,在实际使用可任意插接,使用较为方便,且无需在插头上设置金属方框,因此可降低成产成本,并提高插接的导通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卡接部,通过相互卡接的下底座、上卡座将数据线的裸铜线芯紧压在下底座上卡槽内的触片上,从而实现数据线与USB插头的触片之间的电连接,省去了焊接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正反两个插接面上触片的厚度,增加了正反两个插接面上触片与适配器上对应触片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正反两个插接面上触点的接触面积,使得USB插头通过电流大小的不小于5A,使充电设备的快速充电成为现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正插接面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反插接面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正插接面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与反插接面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相互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本体3,绝缘本体1设置有正反两个插接面1、2,正插接面1上设置有从左向右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1.1、1.2、1.3、1.4,反插接面2上设置有从左向右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正插接面1上的第一触片1.1设置有向反插接面2的第一触片2.1一侧折弯的第一折弯部1.5,正插接面1上的第二触片1.2设置有向反插接面2的第二触片2.2一侧折弯的第二折弯部1.6,正插接面1上的第三触片1.3设置有向反插接面2的第三触片2.3一侧折弯的第三折弯部1.7,正插接面1上的第四触片1.4设置有向反插接面2的第四触片2.4一侧折弯的第四折弯部1.8,第一折弯部1.5、第二折弯部1.6、第三折弯部1.7、第四折弯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1.9,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分别设置有第二触点2.5,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折弯部1.5、1.6、1.7、1.8上的第一触点1.9分别与反插接面2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上的第二触点2.5接触电连接。

绝缘本体1的后侧一体设置有限定插头插接深度的限位部4,限位部4的后侧一体设置有用于连接数据线的卡接部5,卡接部5包括与限位部4为整体式结构的下底座51、与下底座51上对合设置有上卡座52,下底座51和上卡座52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相互卡接,卡接方式现有技术中应用广泛,具体结构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下底座51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四个卡槽53,上卡座52上设置有分别与四个卡槽53配合的卡块54,绝缘本体1的反插接面2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分别延伸至一个卡槽53内,延伸至卡槽53内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数据线线缆的圆弧槽7,数据线的裸铜线芯8分别设置在圆弧槽7内、并通过上卡座52上的卡块54压合在卡槽53内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正插接面1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1.1、1.2、1.3、1.4、反插接面2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的厚度均为0.25~0.3mm。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正插接面1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1.1、1.2、1.3、1.4、反插接面2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触片2.1、2.2、2.3、2.4与适配器上对应触片的接触面均为平面、接触面积的大小为5.5~6mm²。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第一触点1.9与对应第二触点2.5的接触面积均为0.4~0.6 mm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