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电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368发布日期:2018-07-18 02:1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的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裹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

在偏远山区的电力输送,不似城市采用地下铺设的方式,而仍然采用电线杆对电缆架空进行输送,该情况下电缆直接受太阳光照射,由于表层护套多为黑色,容易令电缆整体温度升高而导致内部芯线受损,从而令输送区域的电力瘫痪,且该区域的维修难度大,进一步拉长抢修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电缆容易在太阳光直射下升温,甚至燃烧导致输送领域的电力瘫痪,且抢修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高温的电缆结构,包括芯线、绝缘层、护套和耐热层;所述芯线、绝缘层和护套由内而外套接;所述耐热层由隔热棉构成,且位于所述绝缘层和护套之间。

优选地,包括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位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耐热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芯线由若干根铜丝绞合成的铜线组成。

优选地,所述护套的制作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制作材料为PVC材料。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中在传统电缆的结构上加了耐热层,在保持电缆原有性能的基础上,令护套表面升高的温度在到达耐热层时被吸收,不至于令电缆整体的温度上升至燃点从而燃烧;

其次,在原有电缆的结构上加上屏蔽层,令电缆不受外界电磁的干扰,保证了自身性能的稳定性,对于电力的稳定输送有积极作用,保证了输送区域稳定供电;

最后,电缆芯线由铜线绞合而成,提高了线路连通的可能性,且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对于运输和成缆有重要作用,护套则为电缆提供了保护层,保护电缆在轻微的碰撞下不会出现线路故障,PVC材料构成的绝缘层延展性好,且绝缘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传统电缆容易在太阳光直射下升温,甚至燃烧导致输送领域的电力瘫痪,且抢修难度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耐高温的电缆结构,其主要包括芯线10、绝缘层20、耐热层30和护套40;芯线10位于电缆的中心,外部包裹有绝缘层20;绝缘层20外部包裹有耐热层30;耐热层30外包裹有护套40,护套40作为电缆最外层的保护层。本实施例中在电缆原有结构上加入了耐热层30,令电缆在原有性能上,对来自外界的一定温度进行削减,保护电缆不易受外界高温度影响而燃烧,从而令供电区域造成供电故障。

其中,包括屏蔽层50;屏蔽层50位于绝缘层20和护套40之间;屏蔽层50的设置令电缆内部线路的运行不会受外部电磁的影响,保持自身线路的稳定性,为供电区域的供电需求提供了保障。

其中,绝缘层20为PVC材料,PVC管的延展性好,绝缘性强,其设置在芯线10外,作为芯线10绝缘的第一层保护,为电缆的绝缘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屏障。

铜丝绞合形成铜线,铜线的集合形成本实施例中的芯线10,铜丝的绞合外层向左成缆,绞合外层还都向右,能够使电缆施工条件得以明确,但对电缆本身的性能没有影响,所以电缆绞合显得尤为重要。

护套40的构成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该材料对耐紫外线辐射老化、耐热老化等长期性能影响巨大,在电缆暴露受阳光辐射的区域,护套40的存在使电缆的工作性能不受影响,减少了维修的次数,保证了供电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原本就具备有芯线、绝缘层和护套的电缆上,加设一层耐热层,令电缆对于来自外部过高的温度有抵抗,温度不会直接影响电缆的芯线,在护套的第一层防护下,将温度隔绝在耐热层外,令内部的芯线保持有稳定的温度环境,保证电路芯线的稳定工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