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892发布日期:2018-10-09 20: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的静电放电保护领域,涉及一种ESD保护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在提高集成结构性能和集成度的同时,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在ESD脉冲来临时更容易损坏,由ESD带来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引起集成电路产品失效的多种因素调研后发现;每年半导体工业因为ESD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因此,为了减少因集成电路可靠性而导致的高额经济损失,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对集成电路的各个输出、输入端口设计相应的高效能比的ESD保护器件。

针对常规低压工艺的ESD保护措施相对较为成熟,常用的ESD保护器件结构有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栅极接地NMOS管以及SCR器件等。SCR因具有较高的品质因子被认为是ESD保护效率最高的器件,但是其维持电压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集成电路对ESD保护器件的诸多要求:ESD保护器件既要通过IEC6001-4-2的ESD鲁棒性检测标准,同时要保证维持电压高于被保护电路的工作电压(避免发生 ESD-induced latch up)。现有的SCR器件在有限的版图面积内难以实现高维持电压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现有SCR结构的ESD保护器件中普遍存在的抗闩锁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嵌低触发电压 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结构,用于IC片上ESD防护器件,主要由P 衬底、N阱、P阱、第一N+注入区、第一P+注入区、第一P+跨桥、第二P+注入区、第二P+跨桥、第三P+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金属阳极、金属阴极和若干场氧隔离区构成。该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结构在高压ESD脉冲的作用下,一方面由第一P+注入区、第一N阱、P阱、第二N阱、第二N+注入区形成寄生SCR电流协防路径,提高器件的失效电流、增强器件的ESD鲁棒性;另一方面利用P阱接地引入一个由第一P+注入区、第一N阱、第一P+跨桥、P 阱、第二P+注入区构成的寄生PNP结构,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增强器件的抗闩锁能力;通过引入第一P+跨桥和第二P+跨桥以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与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器件为对称结构,可以实现双向ESD防护功能,减小所占版图面积。

(二)技术方案

一种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结构,用于IC片上ESD防护器件;主要包括P衬底(101)、第一N阱(102)、P阱(103)、第二N阱(104)、第一N+注入区(105)、第一P+注入区(106)、第一 P+跨桥(107)、第二P+注入区(108)、第二P+跨桥(109)、第三P+ 注入区(110)、第二N+注入区(111)、第一场氧隔离区(112)、第二场氧隔离区(113)、第三场氧隔离区(114)、第四场氧隔离区(115)、第五场氧隔离区(116)、第六场氧隔离区(117)、第七场氧隔离区(118)、第八场氧隔离区(119)、金属阳极和金属阴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箝位高电压作用的内嵌PNP结构和具有大电流泄放能力的SCR结构,以抑制器件触发开启后发生强回滞,增强器件的ESD鲁棒性,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所述的内嵌PNP结构由第一P+注入区(106)、第一N阱(102)、第一P+跨桥(107)、P阱(103)和第二P+注入区(108) 构成;所述的SCR结构由第一P+注入区(106)、第一N阱(102)、P 阱(103)、第二N阱(104)、第二N+注入区(111)构成;所述第二 P+注入区(108)始终与电极GND相连,以有效的抑制SCR器件发生回滞,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

所述P型衬底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N阱、所述 P阱和所述第二N阱;

在所述第一N阱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所述第一N+注入区、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和所述第一P+跨桥;

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的左侧与所述第一N阱的左侧边缘相连,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一N+注入区的左侧直接相连,所述第一N+注入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场样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一P+注入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一P+ 注入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一P+跨桥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一P+跨桥横跨在所述第一N阱和所述P阱之间;

在所述P阱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所述第二P+注入区和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

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的左侧与所述第一P+跨桥的右侧相连,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二P+注入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的左侧相连;

所述第二N阱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二P+跨桥、所述第六场氧隔离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第七场氧隔离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和所述第八场氧隔离区;

所述第二P+跨桥横跨在所述P阱和所述第二N阱之间,所述第二P+跨桥的左侧与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二P+跨桥的右侧与所述第六场氧隔离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六场氧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三P+注入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三P+注入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七场氧隔离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七场氧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三N+注入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三N+注入区的右侧与所述第八场氧隔离区的左侧相连,所述第八场氧隔离区的右侧与所述第二N阱的右侧边缘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包括第一金属、第二金属、第三金属、第四金属、第五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N+注入区(105)与第一金属阳极(120)相连接,所述第一P+注入区(106)与第二金属阳极(121)相连接,所述第二P+注入区(108)与第三金属阳极(122)相连接,所述第三P+注入区 (110)与第四金属阳极(123)相连接,所述第二N+注入区(111)与第五金属阳极(124)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阳极(120)和所述第二金属阳极 (121)均与第一金属阴极(125)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一金属阴极(125) 引出第一电极(128)作为器件的第一金属电极,所述第三金属阳极(122)与第二金属阴极(126)相连,并从所述第二金属阴极(126)引出第二电极(129)作为器件的接地电极,所述第四金属阳极(123)和所述第五金属阳极(124)均与第三金属阴极(127)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三金属阴极(127)引出一电极作为器件的第二金属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跨桥(107)与所述第二P+跨桥(109) 均为高浓度P+注入区,以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 P+跨桥(107)和所述第二P+跨桥(109)的长度,可以调节器件的维持电压和触发电压,以满足不同触发电压和维持电压的ESD保护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双向ESD防护器件为左右对称结构,可以实现双向ESD防护功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一N阱、所述第一 P+跨桥、所述P阱、所述第二P+注入区构成的内嵌PNP结构,所述第二P+注入区始终与电极GND相连,以有效的抑制SCR器件发生回滞,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

利用所述P+跨桥,以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 P+跨桥和所述第二P+跨桥的长度,可以调节器件的维持电压和触发电压,以满足不同触发电压和维持电压的ESD保护需求。

所述的双向ESD防护器件为左右对称结构,可以实现双向ESD防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既充分的利用了SCR器件强鲁邦性的特点,又在不增加器件版图层次的基础上,内嵌了一个PNP结构,在ESD脉冲作用下,可以起到提高器件维持电压的作用,同时利用P+跨桥结构,有效的降低了器件的触发电压,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高压IC的ESD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高压ESD保护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中的标记及零部件标注:101-P衬底、102-第一N阱、103-P阱、 104-第二N阱、105-第一N+注入区、106-第一P+注入区、107-第一 P+跨桥、108-第二P+注入区、109-第二P+跨桥、110-第三P+注入区、 111-第二N+注入区、112-第一场氧隔离区、113-第二场氧隔离区、114-第三场氧隔离区、115-第四场隔离区、116-第五场氧隔离区、117- 第六场氧隔离区、118-第七场氧隔离区、119-第八场氧隔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高维持电压内嵌PNP结构的双向ESD 防护器件,既利用了双向SCR器件低导通电阻、大电流泄放能力的特点。有在不增加版图层次的基础上,引入了内嵌PNP结构,可以增大器件的维持电压,避免发生闩锁效应,同时通过P+跨桥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实现快速开启并泄放ESD电流的作用。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例器件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具体为一种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结构,其包括具有箝位高电压作用的内嵌PNP结构和具有大电流泄放能力的SCR结构,以抑制器件触发开启后发生强回滞,增强器件的ESD鲁棒性,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其特征在于:主要有P型衬底101、第一N阱102、P阱103、第二N阱104、第一N+注入区105、第一P+注入区106、第一P+跨桥 107、第二P+注入区108、第二P+跨桥109、第三P+注入区110、第二N+注入区111、第一场氧隔离区112、第二场氧隔离区113、第三场氧隔离区114、第四场隔离区115、第五场氧隔离区116、第六场氧隔离区117、第七场氧隔离区118、第八场氧隔离区119构成;

所述P型衬底101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N阱 102、所述P阱103和所述第二N阱104;

所述P型衬底(101)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N阱 102、所述P阱103和所述第二N阱104;在所述第一N阱102)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112、所述第一N+注入区105、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3、所述第一P+注入区106、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114和所述第一P+跨桥107;

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112的左侧与所述第一N阱102的左侧边缘相连,所述第一场氧隔离区112的右侧与所述第一N+注入区105的左侧直接相连,所述第一N+注入区105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3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3的右侧与所述第一P+ 注入区106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一P+注入区106的右侧与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114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三场氧隔离区114的右侧与所述第一P+跨桥107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一P+跨桥107横跨在所述第一 N阱102和所述P阱103之间;

在所述P阱103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5、所述第二P+注入区108和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116;

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5的左侧有所述第一P+跨桥107的右侧相连,所述第四场氧隔离区115的右侧与所述第二P+注入区108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场氧隔离区113的右侧与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 116的左侧相连;

所述第二N阱104的表面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所述第二P+跨桥109、所述第六场氧隔离区117、所述第三P+注入区110、所述第七场氧隔离区118、所述第二N+注入区111和所述第八场氧隔离区 119;

所述第二P+跨桥109横跨在所述P阱103和所述第二N阱104 之间,所述第二P+跨桥109的左侧与所述第五场氧隔离区116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二P+跨桥109的右侧与所述第六场氧隔离区117的左侧相连,所述第六场氧隔离区117的右侧与所述第三P+注入区110 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三P+注入区110的右侧与所述第七场氧隔离区 118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七场氧隔离区118的右侧与所述第二N+注入区111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N+注入区111的右侧与所述第八场氧隔离区119的左侧相连,所述第八场氧隔离区119的右侧与所述第二 N阱104的右侧边缘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N+注入区105与第一金属阳极120相连接,所述第一P+注入区106与第二金属阳极121相连接,所述第二 P+注入区108与第三金属阳极122相连接,所述第三P+注入区110 与第四金属阳极123相连接,所述第二N+注入区111与第五金属阳极124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阳极120和所述第二金属阳极121均与第一金属阴极125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一金属阴极125引出第一电极 128作为器件的第一金属电极,所述第三金属阳极122与第二金属阴极126相连,并从所述第二金属阴极126引出第二电极129作为器件的接地电极,所述第四金属123阳极和所述第五金属124阳极均与第三金属阴极127相连接,并从所述第三金属阴极127引出一电极作为器件的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一P+注入区106、所述第一N阱102、所述第一P+跨桥107、所述P阱103、所述第二P+注入区108构成的内嵌PNP结构,所述第二P+注入区108始终与电极GND相连,以有效的抑制SCR器件发生强回滞,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

所述第一P+跨桥107与所述第二P+跨桥109均为高浓度P+注入区,以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P+跨桥107和所述第二P+跨桥109的长度,可以调节器件的维持电压和触发电压,以满足不同触发电压和维持电压的ESD保护需求。

器件为左右对称结构,可以实现双向ESD防护功能。

使用时,在高压ESD脉冲的作用下,其一方面通过第一P+注入区、第一N阱、P阱、第二N阱、第二N+注入区形成寄生SCR电流协防路径,可以提高器件的失效电流、增强器件的ESD鲁棒性。另一方面利用由第一P+注入区、第一N阱、第一P+跨桥、P阱、第二P+注入区构成的寄生PNP结构,提高器件的维持电压,增强器件的抗闩锁能力。再通过引入第一P+跨桥和第二P+跨桥以降低器件的触发电压;该内嵌低触发电压PNP结构的双向ESD防护器件为对称结构,可以实现双向ESD防护功能,减小所占版图面积。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