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弹性体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4854发布日期:2018-07-27 22:2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军用弹性体软电缆。



背景技术:

现代军用车辆功能强大,配套移动仪器仪表多,为了给各种移动电气设备输送电源和安装便捷,就需要一种弯曲半径小,抗拉耐磨,可频繁收放软电缆。为了满足抗干扰能力,必须对电源软电缆进行屏蔽,而原有的硅橡胶电缆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达不到实际工作场合的需要;橡套电缆耐低温开裂,柔软性能达不到实际工作场合的要求,电缆极易出现破损、开裂、断芯的现象,导致电缆传输电源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同时,有些特殊场合,电缆外护套需要耐油污,耐水,耐磨、抗紫外线等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军用弹性体软电缆,可以稳定频繁使用,其采用的多股细铜丝束绞合导体和镀锡铜丝编织层结构,保证了产品的导电性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其采用的采用了聚醚型聚氨酯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护套层,可以保证线缆的耐低温和抗撕裂性能,解决了以前类似电缆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能、低温下开裂等不足的问题,使得电缆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抗撕裂性能、耐磨性能、耐低温开裂性能、柔软性能和表面的热敏变色层等,更保证了电缆在军事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军用弹性体软电缆,包含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软细铜丝束绞合导体;所述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绝缘层包绕于所述导体外,所述屏蔽层包绕于所述绝缘层外,所述护套层包绕于所述屏蔽层外,所述绝缘层为乙丙橡胶体弹性材料,所述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层,所述护套层为聚醚型聚氨酯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所述护套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热敏变色层。

优选的,所述导体的软细铜丝束包含12-21芯铜丝,所述铜丝的线径为0.2-0.25mm。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的镀锡铜丝编织层为镀锡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低于85%。

优选的,所述镀锡铜丝为直径0.04-0.05mm 的圆铜丝,所述镀锡层的厚度为 0.01-0.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稳定频繁使用,其采用的多股细铜丝束绞合导体和镀锡铜丝编织层结构,保证了产品的导电性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前类似电缆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能、低温下开裂等不足的问题,使得电缆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抗撕裂性能、耐磨性能、耐低温开裂性能、柔软性能和表面的热敏变色层等,更保证了电缆在军事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屏蔽层;4、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军用弹性体软电缆,包含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和护套层(4),其中导体(1)是线径为0.2-0.25mm的软细铜丝束绞合导体,软细铜丝束包含12-21芯铜丝;绝缘层(2)、屏蔽层(3)和护套层(4)均为空心结构,其中绝缘层(2)包绕于导体(1)外,屏蔽层(3)包绕于绝缘层(2)外,护套层(4)包绕于屏蔽层(3)外,而绝缘层(2)为乙丙橡胶体弹性材料,所述屏蔽层(3)为镀锡铜丝编织层,编织密度不低于85%,而所述镀锡铜丝为直径0.04-0.05mm 的圆铜丝,所述镀锡层的厚度为 0.01-0.02mm;而护套层(4)为聚醚型聚氨酯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且护套层(4)的外表面设置有热敏变色层。

本实施例中的电缆通过以下工艺过程制得:使用精密绞线机绞合12-21芯软细铜丝束作为电缆的导体(1),在导体上挤包具有优良绝缘性能的乙丙橡胶体弹性材料作为绝缘层(2),再将各芯线进行成缆,然后在缆芯上编织一层镀锡铜丝作为屏蔽层(3),在屏蔽层(3)的外面挤出一层聚醚型聚氨酯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作为弹性体护套层(4),最后在护套层(4)的外表面设置热敏变色层,成为最终成品电缆。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