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7413发布日期:2018-06-01 20:2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

目前使用的三芯电缆接头处长时间工作产生大量的热,不仅增加了电缆铜丝的阻力,降低了电缆主体的工作效率,高温环境下容易造成电缆主体上绝缘层的老化,降低了电缆主体的使用寿命,目前使用的电缆在接头处需要暴露在外,保护性不佳,一般采用的套筒散热性不好,所述需要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包括电缆主体、安装装置以及自动闭合装置,所述电缆主体环形侧面上装配安装装置,所述电缆主体环形侧面上设置自动闭合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左环形外壳、气泵、输气管、连接块、永磁铁以及右环形外壳,所述左环形外壳右端设置右环形外壳,所述左环形外壳以及右环形外壳内部均设置气泵,所述气泵内端装配输气管,所述左环形外壳内部设置连接块,所述右环形外壳内部装配永磁铁,所述连接块右端延伸至右环形外壳内部,并与永磁铁相连接,所述自动闭合装置包括通气孔、限位块、转动片、复位弹簧以及套筒,所述套筒侧面上加工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部装配限位块、转动片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外端设置转动片,所述转动片内端装配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右侧设置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左环形外壳下端与右环形外壳通过合页一相连接,所述左环形外壳上端与右环形外壳通过锁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以及输气管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气泵分别设置在左环形外壳以及右环形外壳内部,两个所述输气管分别设置在两个气泵内端。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闭合装置设有两组以上,两组以上所述自动闭合装置结构相同,两组以上所述自动闭合装置均匀设置在电缆主体环形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片右端与通气孔内壁通过合页二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环形外壳以及右环形外壳环形侧面上均加工进气孔,且进气孔内部设置防尘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左环形外壳、气泵、输气管、连接块、永磁铁以及右环形外壳,该设计方便将气泵安装在电缆主体上,提高了电缆主体的散热效率,解决了目前使用的三芯电缆接头处长时间工作产生大量的热,不仅增加了电缆铜丝的阻力,还降低了电缆主体的工作效率,高温环境下容易造成电缆主体上绝缘层的老化,降低了电缆主体使用寿命,电缆散热器一般固定在电缆主体上,不方便对散热器进行维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通气孔、限位块、转动片、复位弹簧以及套筒,该设计方便通气孔的自动闭合,提高了对电缆主体的保护效果,解决了电缆在接头处需要暴露在外,保护性不佳,一般采用的套筒散热性不好的弊端。

因添加合页一以及锁扣,该设计方便左环形外壳与右环形外壳之间的连接,因添加合页二,该设计方便转动片的转动,因添加进气孔,该设计方便空气进入左环形外壳以及右环形外壳内部,因添加防尘布,该设计避免灰尘进入左环形外壳以及右环形外壳内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中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中自动闭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电缆主体、2-安装装置、3-自动闭合装置、21-左环形外壳、22-气泵、23-输气管、24-连接块、25-永磁铁、26-右环形外壳、31-通气孔、32-限位块、33-转动片、34-复位弹簧、3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三芯RVV信号控制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安装装置2以及自动闭合装置3,电缆主体1环形侧面上装配安装装置2,电缆主体1环形侧面上设置自动闭合装置3。

安装装置2包括左环形外壳21、气泵22、输气管23、连接块24、永磁铁25以及右环形外壳26,左环形外壳21右端设置右环形外壳26,左环形外壳21以及右环形外壳26内部均设置气泵22,气泵22内端装配输气管23,左环形外壳21内部设置连接块24,右环形外壳26内部装配永磁铁25,连接块24右端延伸至右环形外壳26内部,并与永磁铁25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将气泵22安装在电缆主体1上,方便电缆主体1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了电缆主体1的散热效率。

自动闭合装置3包括通气孔31、限位块32、转动片33、复位弹簧34以及套筒35,电缆主体1环形侧面上加工通气孔31,通气孔31内部装配限位块32、转动片33以及复位弹簧34,限位块32外端设置转动片33,转动片33内端装配复位弹簧34,限位块32右侧设置复位弹簧34,该设计方便通气孔31的自动闭合,提高了对电缆主体1的保护效果。

左环形外壳21下端与右环形外壳26通过合页一相连接,左环形外壳21上端与右环形外壳26通过锁扣相连接,气泵22以及输气管23均设有两个,两个气泵22分别设置在左环形外壳21以及右环形外壳26内部,两个输气管23分别设置在两个气泵22内端,自动闭合装置3设有两组以上,两组以上自动闭合装置3结构相同,两组以上自动闭合装置3均匀设置在电缆主体1环形侧面上,转动片33右端与通气孔31内壁通过合页二相连接,左环形外壳21以及右环形外壳26环形侧面上均加工进气孔,且进气孔内部设置防尘布。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工作人员首先将左环形外壳21以及右环形外壳26均安装在电缆主体1上,然后工作人员将连接块24放置到右环形外壳26内部,同时将输气管23插入通气孔31内部,然后工作人员转动左环形外壳21,因左环形外壳21下端与右环形外壳26通过合页一相连接,所以左环形外壳21围绕合页一转动,左环形外壳21转动带动连接块24沿着右环形外壳26向右移动,当连接块24与永磁铁25相接触,工作人员停止转动左环形外壳21,然后工作人员启动永磁铁25,永磁铁25工作产生磁场对连接块24进行吸附,进而将左环形外壳21与右环形外壳26固定在电缆主体1上,该设计方便将气泵22安装在电缆主体1上。

工作人员启动气泵22,气泵22工作带动空气流动,气流进入输气管23内部,然后气体经过输气管23以及通气孔31进入套筒35内部,气流在电缆主体1内部流动,然后气流带动电缆主体1内部的热空气推动转动片33,因转动片33右端与通气孔31内壁通过合页二相连接,所以转动片33围绕合页二转动,同时转动片33转动对复位弹簧34进行拉伸,复位弹簧34受到拉伸产生弹力,然后套筒35内部的热空气从通气孔31排出,当散热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气泵22,气泵22停止工作后,气体停止流动,转动片33在复位弹簧34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该设计方便套筒35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了电缆主体1的散热效率,方便通气孔31的自动闭合,提高了对电缆主体1的保护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