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6520阅读:4806来源:国知局
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耐用、方便实用的保险丝。



背景技术:

保险丝(fuse)也被称为电流保险丝,一百多年前由爱迪生发明的保险丝用于保护当时昂贵的白炽灯,IEC127标准将它定义为"熔断体"。其主要是起过载保护作用。电路中正确安置保险丝,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了电路安全运行,同时避免电子设备因内部故障所引起的严重伤害。

现有技术中,保险丝的熔体通常有丝状、片状等,为了使用的安全性,熔体被封装在绝缘的壳体内,即通常保险丝包括电极、熔体以及绝缘外壳。熔体部分是保险丝的核心,熔断时起到切断电流的作用,同一类、同一规格保险丝的熔体,材质要相同、几何尺寸要相同、电阻值尽可能地小且要一致,最重要的是熔断特性要一致;电极部分,通常有两个,它是熔体与电路联接的重要部件,它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不应产生明显的安装接触电阻;保险丝的熔体一般较软,绝缘外壳的作用就是将熔体固定并使三个部分成为刚性的整体便于安装、使用,它必须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绝缘性、耐热性和阻燃性,在使用中不应产生断裂、变形、燃烧及短路等现象。

使用时,保险丝通常是放置在保险丝座上,保险丝座具有透明保护罩。同时,为了便于观察熔体的状态,在保险丝的壳体上通常开设有观察口。

然而,观察口的存在容易导致灰尘、水汽等进入到壳体内部,造成保险丝使用寿命下降,并且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性。同时,保险丝在熔断时容易产生微爆炸,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性。

并且,现有的保险丝的熔片和电极通常是焊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通常存现接触不良,且连接处容易生锈,造成使用过程不安全因素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其包括左电极、右电极、熔片和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上安装有云母片,既可以实现透明观察是否保险丝熔断,又可以承受一定的高温,为了方便使用,左电极上在其左端部开设有左开口,右电极的侧面开设有上开口。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电极与导柱的卡合,左电极的开设左开口的左端部的厚度小于左电极其它位置的厚度,右电极的开设上开口的侧边的厚度小于右电极其它位置的厚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内部密封性能,云母片的四周热封装在绝缘壳体的观察窗上。

进一步的,所述熔片由两侧向中间位置,逐渐变窄,并且在中间最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熔片在熔断时容易产生微爆炸,让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保险丝在潮湿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绝缘壳体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椭圆形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干燥剂,并且凹槽由防水透气膜封盖。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使用时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连接电极和熔片时,未使用焊接制程,而是在电极上开始通孔,将熔片弯曲插入通孔之中,既方便又实用。

进一步的,为了熔片连接电极的可靠性,在熔片两端弯曲插入电极上的通孔之后,再对通过部分进行弯曲,防止熔片从电极中脱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功效:

一、通过在观察窗上设置云母片,既可以实现透明观察是否保险丝熔断,又可以承受一定的高温,又能对壳体内部进行密封,提高了安全性能。

二、通过将所述熔片设置为由两侧向中间位置,逐渐变窄,并且在中间最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的手段,能防止熔片在熔断时容易产生微爆炸,让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三、通过在壳体内部放置干燥剂,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险丝在潮湿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四、连接电极和熔片时,未使用焊接制程,避免使用时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同时增加了电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丝的俯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丝熔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丝熔片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 1左电极 2右电极 3绝缘壳体 4观察窗 5熔片

6左开口 7云母片 8通孔 9凹槽 10上开口

11 左通孔 12 右通孔 13左限位端 14右限位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保险丝及熔片。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保险丝,其包括左电极1、右电极2、熔片5和绝缘壳体3,所述绝缘壳体3的一侧设有观察窗4,观察窗4上安装有云母片7,既可以实现透明观察熔片5是否熔断,又可以承受一定的高温,为了方便使用,左电极1上在其左端部开设有左开口6,又电极2的侧面开设有上开口10,并且,左电极1的开设左开口6的左端部的厚度小于左电极1其它位置的厚度,右电极2的开设上开口10的侧边的厚度小于右电极2其它位置的厚度,其中云母片7的四周热封装在绝缘壳体的观察窗上,所述熔片5由两侧向中间位置,逐渐变窄,并且在中间最窄位置处开设有通8孔,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熔片5在熔断时容易产生微爆炸,让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保险丝,其包括左电极1、右电极2、熔片5和绝缘壳体3,所述绝缘壳体3的一侧设有观察窗4,观察窗4上安装有云母片7,既可以实现透明观察熔片5是否熔断,又可以承受一定的高温,为了方便使用,左电极1上在其左端部开设有左开口6,又电极2的侧面开设有上开口10,并且,左电极1的开设左开口6的左端部的厚度小于左电极1其它位置的厚度,右电极2的开设上开口10的侧边的厚度小于右电极2其它位置的厚度,其中云母片7的四周热封装在绝缘壳体的观察窗4上,所述熔片5由两侧向中间位置,逐渐变窄,并且在中间最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8;在绝缘壳体3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椭圆形凹槽9,凹槽9内放置有干燥剂,并且凹槽9由防水透气膜封盖。

具体实施例三

一种保险丝,其包括左电极1、右电极2、熔片5和绝缘壳体3,所述绝缘壳体3的一侧设有观察窗4,观察窗4上安装有云母片7,既可以实现透明观察熔片5是否熔断,又可以承受一定的高温,为了方便使用,左电极1上在其左端部开设有左开口6,又电极2的侧面开设有上开口10,并且,左电极1的开设左开口6的左端部的厚度小于左电极1其它位置的厚度,右电极2的开设上开口10的侧边的厚度小于右电极2其它位置的厚度,其中云母片7的四周热封装在绝缘壳体的观察窗4上,所述熔片5由两侧向中间位置,逐渐变窄,并且在中间最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8;在绝缘壳体3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椭圆形凹槽9,凹槽9内放置有干燥剂,并且凹槽9由防水透气膜封盖。在左电极1 上开设左通孔11,在右电极2上开设右通孔12,左通孔11和右通孔12的形状同熔片5的两端部相配合,熔片5的两端部弯曲插入左通孔11和右通孔12中,其未使用焊接制程,避免使用时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

具体实施例四

一种保险丝,其包括左电极1、右电极2、熔片5和绝缘壳体3,所述绝缘壳体3的一侧设有观察窗4,观察窗4上安装有云母片7,既可以实现透明观察熔片5是否熔断,又可以承受一定的高温,为了方便使用,左电极1上在其左端部开设有左开口6,又电极2的侧面开设有上开口10,并且,左电极1的开设左开口6的左端部的厚度小于左电极1其它位置的厚度,右电极2的开设上开口10的侧边的厚度小于右电极2其它位置的厚度,其中云母片7的四周热封装在绝缘壳体的观察窗4上,所述熔片5由两侧向中间位置,逐渐变窄,并且在中间最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8;在绝缘壳体3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椭圆形凹槽9,凹槽9内放置有干燥剂,并且凹槽9由防水透气膜封盖。在左电极1 上开设左通孔11,在右电极2上开设右通孔12,左通孔11和右通孔12的形状同熔片5的两端部相配合,熔片5的两端部弯曲插入左通孔11和右通孔12中,其未使用焊接制程,避免使用时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同时为了熔片5连接电极的可靠性,在熔片5两端弯曲插入电极上的左通孔11和右通孔12之后,再对通过部分进行弯曲形成左限位端13和右限位端14,防止熔片5从电极的左通孔11和右通孔12中脱出。

只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例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功效,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上揭的精神与技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仍应为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