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接地极下砸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616发布日期:2018-07-07 10:26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极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接地极下砸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安装接地极时,大多数采用的是机械来安装接地极,但是对于一些恶劣的地质环境来说,安装机械不能搬运到相应的安装地点,因此必须要通过人工安装来完成,常用的人工方法就是用大锤打击接地极的顶端,使其进入地下,2.5米长的接地极通过人工作业的方法安装接地极,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也产生了威胁,同时也对接地极的顶端造成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接地极下砸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操作简单,方便搬运及安装接地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用于金属接地极下砸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有固定钉若干,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两块支板,所述支板上端均设有一段凹槽;

所述支板之间设有重力锤,所述重力锤的侧壁两侧固定有两个把杆,所述把杆穿过所述凹槽,所述把杆端部均设有把手;

所述重力锤下方设有卡位件,且所述卡位件固定于所述支板的内侧壁上;

所述卡位件和所述底座上穿有可上下移动的击打件,所述击打件为中空杆,所述击打件上端部设有橡胶垫,所述击打件中部位置设有卡槽,所述击打件内设有承力板,

所述承力板由圆板和支杆两部分构成,且所述圆板位于所述击打件内腔中,所述支杆位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件中部为带孔矩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的壁厚。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重力锤以及其上设有的把杆和把手,方便接地极安装人员使重力锤上下运动锤击击打件,从而使接地极向下运动,总体来说增加了可操作性和提高了安全性;

2、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卡位件,可以确保击打件在锤击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或者倾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接地极的安装精度,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3、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承力板和卡槽,可以在不改变重力锤上升距离的前提下,使得接地极向下运动,通过不断对承力件在卡槽中位置的改变,从而对控制接地极在击打件中的长度;

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其上安装接地极,提升安全性;

5、依据本实用新型底座和支板的可拆卸安装,方便整个装置的搬运;

6、依据本实用新型底座上设有的固定钉,可以提高整个装置在操作时的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搬运及安装接地极,提高接地极的安装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承力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金属接地极下砸的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表面固定有固定钉10若干,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两块支板2,所述支板2上端均设有一段凹槽20;

所述支板2之间设有重力锤3,所述重力锤3的侧壁两侧固定有两个把杆30,所述把杆30穿过所述凹槽20,所述把杆30端部均设有把手31;

所述重力锤3下方设有卡位件5,且所述卡位件5固定于所述支板2的内侧壁上;

所述卡位件5和所述底座1上穿有可上下移动的击打件4,所述击打件4为中空杆,所述击打件4上端部设有橡胶垫40,所述击打件4中部位置设有卡槽41,所述击打件4内设有承力板42,

所述承力板42由圆板420和支杆421两部分构成,且所述圆板420位于所述击打件4内腔中,所述支杆421位于卡槽41内。

所述卡位件5中部为带孔矩形板。

所述支杆421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41的壁厚。

所述支板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1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底座1置于需要安装接地极的位置,然后将底座1下压,使固定钉10伸入地下,从而确保底座1平稳的置于地上,接着将支板2安装于底座1上,然后将接地极6从击打件4的下端装入击打件4内,然后将击打件4竖直的插入卡位件5和底座1上,待击打件4安装完毕后,将重力锤3安装于支板2上,开始锤击击打件4,使接地极6向下运动,当接地极6不再向下运动为止,然后上提击打件4,将承力板42装入击打件4内,并且通过卡槽41要将承力板42卡死,接着锤击击打件4,使接地极6继续向下运动,当接地极再次停止运动时,将承力板42的位置下移,并且仍然要通过卡槽41将承力板42卡死,如此反复直至接地极安装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