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旋转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418发布日期:2018-08-04 17:23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教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演示旋转开关动作原理的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旋转开关、按压开关和闸刀是常用的教学演示开关种类,现有的旋转开关主要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有动触头以及若干个静触头,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进行切换的转轴,转轴一端延伸至外壳内与动触头联动配合,静触头绕转轴围成圆形,相邻两静触头之间间隔设置。

申请号为201610606414.8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旋转开关,主要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有动触头以及若干个静触头,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进行切换的转轴,转轴一端延伸至外壳内与动触头联动配合,静触头绕转轴围成圆形,相邻两静触头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的转轴上设有球体,球体与转轴之间弹性接触,所述的外壳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供球体卡入的凹槽,凹槽的个数与静触头的个数相等,所述的凹槽绕转轴围成圆形,相邻两凹槽之间间隔设置,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两静触头对应的圆心角与相邻的两凹槽对应的圆心角一一对应相等,该旋转开关结构复杂,金属片磨损大,且作用原理不能直观展现,因此不适合作教学演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直观展示旋转开关工作原理的连续式旋转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续式旋转开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一接线组件,所述第一接线组件包括正极接线桩头和负极接线桩头,所述正极接线桩头连接有横向的弹性导电金属片,所述负极接线桩头上连接有向上的受电金属片,所述旋转装置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拨动弹性导电金属片的自由端与受电金属片接触,所述底座上开有向下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端穿装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凸轮,所述凸轮上端设置有旋钮,所述主轴和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截面为圆形,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开在安装座上端面向下的截面为圆形的盲孔,所述主轴下端开有横向的截面为圆形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的直径值在弹簧内径值和通孔的内径值之间,所述安装座侧壁上与钢珠相对应的高度上均匀开有2n个限位孔,n≥1。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外缘均匀设置有3个凸起,n为6,所述限位孔截面为圆形,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值为钢珠直径值的1/2-3/4。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下端设置有轴承,所述主轴下端穿装在轴承内,所述轴承上侧的主轴与盲孔内壁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接线桩头上设置有向下的正极插孔,所述负极接线桩头上设置有向下的负极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导电金属片自由端指向受电金属片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旋转装置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拨动弹性导电金属片的自由端通过凸起与受电金属片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旋转装置上的凸轮能够拨动弹性导电金属片动作,进而实现裸露在基座上的接线组件闭合,能够直观的显示旋转开关动作;设置限位装置,能够保证旋转装置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稳定处于一种位置,该位置时,接线组件闭合或者断开,方便操作;设置轴承,能够保证凸轮平稳的转动;设置正极插孔和负极插孔,方便连接教学用枪式插接导线;设置凸起,能够提高导电稳定性,避免尖端放点,同时避免烧毁金属片;设置第一接线组件和第二接线组件,能够实现同时对两组电路进行控制,更直观的表现旋转组合开关的功能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式旋转开关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连续式旋转开关的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安装座仰视示意图;

图4为主轴俯视示意图;

图5为旋转装置旋转30°后的状态图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弹性导电金属板,3-正极插孔,4-负极插孔,5-凸轮,6-旋钮,7-第二接线组件,8-受电金属片,9-主轴,10-安装座,11-轴承,12-限位凸楞,13-钢珠,14-弹簧,15-限位孔,16-定位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的连续式旋转开关,包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截面为向下的U型的底座1,底座1上端面中间位置开有向下的截面为圆形的安装孔,安装孔对应的两侧开有截面为矩形的限位开口,安装孔内安装有塑料安装座10,安装座10截面为圆形,安装座10上端外侧一体固定有环形的肩,肩下侧的安装座外壁上一体固定有与限位开口相匹配的限位凸楞12,安装座10上端中间位置开有向下的截面为圆形的盲孔,盲孔下端安装有轴承11,轴承11为球轴承,轴承11内穿装有主轴9,轴承11上侧的主轴9与盲孔之间间隙配合,主轴9下端位于轴承11上侧开有横向的通孔,通孔垂直穿过主轴11轴线,通孔内安装有弹簧14,弹簧14两端放置有钢珠13,钢珠13的直径值在弹簧14内径值和通孔的内径值之间,保证弹簧14能够推动钢珠13在通孔内移动,安装座10侧壁上与钢珠13相对应的高度上均匀开有12个限位孔15,保证主轴9每转动30°既能实现一次定位,限位孔15截面为圆形,限位孔15的内径值为钢珠13直径值的1/2,保证主轴9能够定位,且转动轻松,主轴9上端延伸至安装座上侧并套装有由尼龙制成的凸轮5,耐磨性能高,且绝缘性能高,凸轮5的外缘均匀一体固定有3个凸起,凸轮5上侧的主轴上还套装有由塑料制成的旋钮6,主轴9上端其中一侧开有定位开口16,凸轮5和旋钮6的安装孔内壁上均一体固定有与定位开口相匹配的定位凸起,保证旋钮6带动主轴9及凸轮5转动,底座1上位于旋转装置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接线组件和第二接线组件7,第一接线组件包括正极接线桩头和负极接线桩头,正极接线桩头连接有横向的弹性导电金属片2,弹性导电金属片2由铜合金制成,弹性导电金属片2的截面为开口背离旋转装置的弧形,正极接线桩头上开有向下的正极插孔3,负极接线桩头上开有向下的负极插孔4,方便插接枪式接头导线,负极接线桩头上连接有向上的受电金属片8,弹性导电金属片2自由端指向受电金属片8的一端一体固定有凸起,旋转装置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拨动弹性导电金属片2的自由端通过凸起与受电金属片8接触,旋转装置在旋转的过程中作用在弹性导电金属片的中间位置,进而实现第一接线组件闭合,第二接线组件7和第一接线组件形制相同,设置第一接线组件和第二接线组件7,能够实现对两组电路进行控制,实现演示旋转组合开关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作用原理如下,通过12个限位孔15,保证旋转装置每转动30°即定位一次,第一次转动30°,第一接线组件闭合,第二次转动30°,第一接线组件断开,第三次转动30°,第二接线组件闭合,第四次转动30°,第二接线组件断开,第五次转动30°,第一接线组件闭合,依次循环,达到教学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