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绝缘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2386发布日期:2018-08-14 18:0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绝缘线。



背景技术:

光伏电缆是为太阳能发电厂或光伏发电设备提供电力传输的产品。我国最近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给国民敲响了警钟,特别是最近雾霾天气的频繁“光顾”,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社会也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通过研究对环境污染最大的就是化石燃料的使用,煤和石油的燃烧造成的污染占污染总量的90%以上,在国内为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太阳能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被我国当做重点的新能源发展方向,最近几年在太阳能的投资不断加大,太阳能电厂也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在很多地方由于太阳能发电厂环境恶劣,对为之配套的光伏电缆要求也不断提高。

光伏电缆的特性是由其电缆专用绝缘料和护套料决定的,经过辐照加速器辐照以后,电缆料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提供其个方面的性能。抗机械载荷实际上,在安装和维护期间,电缆可在屋顶结构的锐边上布线,同时电缆须承受压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及强力冲击,现有的光伏绝缘线的上述性能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绝缘性高、使用安全的光伏绝缘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绝缘线,包括护套和若干芯线,所述芯线由导体和包覆导体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有一层阻水层,第一绝缘层与导体相邻,第一绝缘层和导体之间有一层散热层;

所述护套与芯线之间填充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包括第一内衬层和第二内衬层,所述第一内衬层和第二内衬层之间有一层阻燃层;

所述护套与第一内衬层之间有一层铠装层。

优选的,所述散热层为带有若干透气孔的导热带,所述导热带的表面呈波浪形,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5-0.8mm,所述相邻透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8c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导体之间有一层金属屏蔽层。

优选的,所述若干芯线之间通过弹性支架固定,所述弹性支架包括圆柱状弹性体,圆柱状弹性体上沿圆周对称开有若干与芯线的直径和数量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架的厚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护套的表面有防滑印花纹。

优选的,所述护套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抗紫外线涂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有一层阻水层,阻水层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耐水性和抗湿性,延长了光伏绝缘线在潮湿环境中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第一绝缘层与导体相邻,第一绝缘层和导体之间有一层散热层,散热层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散热性,光伏绝缘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散出去,一方面延长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绝缘层和导体之间有一层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光伏绝缘线受环境因素的干扰,提高光伏绝缘线的使用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芯线之间通过弹性支架固定,弹性支架包括圆柱状弹性体,圆柱状弹性体上沿圆周对称开有若干与芯线的直径和数量相匹配的通孔,提高了高芯线之间的连接紧凑性,缩小光伏绝缘线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绝缘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性好,绝缘性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2-导体,3-第一绝缘层,4-第二绝缘层,5-阻水层,6-散热层,7-第一内衬层,8-第二内衬层,9-阻燃层,10-铠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伏绝缘线,包括护套1和若干芯线,芯线由导体2和包覆导体2的绝缘层构成,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采用两层绝缘层,能有效提高光伏绝缘线的绝缘效果,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之间有一层阻水层5,阻水层5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耐水性和抗湿性,延长了光伏绝缘线在潮湿环境中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第一绝缘层3与导体相邻,第一绝缘层3和导体2之间有一层散热层6,散热层6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散热性,光伏绝缘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散出去,一方面延长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护套1与芯线之间填充有内衬层,内衬层包括第一内衬层7和第二内衬层8,两层内衬层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可压缩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抗挤压性,扩大了适用范围;第一内衬层7和第二内衬层8之间有一层阻燃层9,阻燃层9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阻燃性,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使用安全性;护1套与第一内衬层7之间有一层铠装层10,铠装层10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对光伏绝缘线的保护,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层6为带有若干透气孔的导热带,导热带的表面呈波浪形,散热层6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散热性,光伏绝缘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散出去,一方面延长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本实施例中透气孔的直径为0.5-0.8mm,优选为0.6mm,相邻透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8cm,优选为6cm,将透气孔的直径和相邻间距控制在此范围内,散热效果更好,散热层采用导热效果好的金属片材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3和导体2之间有一层金属屏蔽层(图中未显示),金属屏蔽层(图中未显示)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光伏绝缘线受环境因素的干扰,提高光伏绝缘线的使用效率,金属屏蔽层(图中未显示)的作用:1、电缆正常通电时金属屏蔽层通过电容电流,短路故障时通过短路电流;2、将电缆通电时引起的电磁场屏蔽在绝缘线芯内,以减少对外界产生的电磁干扰,金属屏蔽层也起到限制外界电磁场对内部产生的影响;3、电站保护系统要求金属屏蔽具有较好的防雷特性。

为了提高芯线之间的连接紧凑性,缩小光伏绝缘线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的若干芯线之间通过弹性支架(图中未显示)固定,弹性支架(图中未显示)包括圆柱状弹性体,圆柱状弹性体上沿圆周对称开有若干与芯线的直径和数量相匹配的通孔,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支架(图中未显示)可以采用硅胶、硅橡胶、软塑料等等具有弹性的可固定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支架(图中未显示)的厚度为1-5mm,将弹性支架(图中未显示)的厚度控制在此范围内,一方面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提高了芯线之间的紧凑性,降低了光伏绝缘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节约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架的厚度优选为3mm,其余厚度例如:1.5mm、2mm、2.5mm、3.5mm、4mm、4.5mm等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护套1的表面有防滑印花纹,防滑印花纹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摩擦系数,提高了光伏绝缘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固定稳定性,而且由于提高了光伏绝缘线的耐摩擦性能,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滑,可以大大提高安装固定的效率。

为了提高光伏绝缘线的抗紫外线能力,延长光伏绝缘线的老化时间,延长光伏绝缘线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护套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抗紫外线涂层(图中未显示),抗紫外线涂层(图中未显示)的厚度选用0.001-0.005mm。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