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的电极和绝缘子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7778发布日期:2018-09-11 22:4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磁不锈钢外壳电容器,具体涉及电容器的电极和绝缘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六面无磁不锈钢外壳的电容器,其引出端子与外壳之间需要高绝缘性能的绝缘子隔离,绝缘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绝缘子松脱或电极-外壳绝缘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磁不锈钢外壳电容器的电极和绝缘子的连接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器的电极和绝缘子的连接结构,绝缘子套装在电极的外部,将电极与无磁不锈钢外壳隔离并绝缘。电极自下向上包括下段螺杆、中段和上段,绝缘子由圆筒形的下方的连接段和上方的隔离段组成;连接段的内壁面为内螺纹,连接段与电极的下段螺杆螺纹连接;隔离段套装在电极的中段外部。

上述电极的下段螺杆和中段的下端部分封装在无磁不锈钢外壳内部,中段的其余部分和上段位于无磁不锈钢外壳的外部。

作为优选的,连接段上还开设了开口向下的缺口,该缺口在封装时供树脂流入并最终由树脂填充。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和绝缘子的连接结构中,绝缘子的下端与电极的下端螺纹连接,同时由于绝缘子的连接段还设置了缺口供封装料树脂流入,因此电容器封装时树脂渗入螺纹连接段,待树脂固化后,进一步加强了绝缘子和电极的连接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高,同时绝缘效果好,绝缘子的隔离段套装在电极的中段,完全隔离了电极和不锈钢金属外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图1中的绝缘子的2倍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电极1,下段螺杆11,中段12,上段 13;

绝缘子2,连接段21,内螺纹21-1,缺口21-2,隔离段22;

无磁不锈钢外壳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电极和绝缘子的连接结构将绝缘子2套装在电极1的外部,将电极1与无磁不锈钢外壳3隔离并绝缘。

所述电极1自下向上包括外径依次变小的下段螺杆11、中段12和上段 13,下段螺杆11和中段12的下端部分封装在无磁不锈钢外壳3内部,中段12的其余部分和上段13位于无磁不锈钢外壳3的外部,上段 13为螺柱,用于与外部元器件连接。

见图2,所述绝缘子2由上、下两个同轴线的圆筒组成,上圆筒的外径大于下圆筒,上圆筒位于无磁不锈钢外壳3的外部,下圆筒封装在无磁不锈钢外壳3内部。上圆筒为隔离段22,下圆筒为连接段21。

连接段21的内壁面为内螺纹21-1,连接段21上开设了开口向下的缺口21-2,缺口21-2沿周向分布。连接段21与电极1的下段螺杆11螺纹连接。

隔离段22的内径大小与电极1的中段12相适应,隔离段22套装在电极1的中段12外部。

连接时,先将绝缘子2从无磁不锈钢外壳3的预留孔中自上向下套装在电极1的外部,绝缘子2的隔离段22位于无磁不锈钢外壳3外部,绝缘子2的连接段21进入无磁不锈钢外壳3内部。绝缘子2的下部连接段21与电极1的下段螺杆11螺纹连接,此时绝缘子2的隔离段22套装在电极1的中段12外部;然后灌注树脂时,有部分树脂从绝缘子2的连接段21的缺口21-2流入螺纹连接部,并填充缺口21-2,待树脂固化后,绝缘子2与电极1通过螺纹、树脂封装双重连接,连接强度高。另外,电极1经过无磁不锈钢外壳3的部分是其中段12,此时中段12的外周被绝缘子2的隔离段22包覆,实现绝缘隔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