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稀土锌钢绞线后变形校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729发布日期:2018-11-30 19:3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制品领域,具体是一种镀稀土锌钢绞线后变形校直器。



背景技术:

镀锌钢绞线捻制是通过管绞机中工字轮上钢丝引入分线盘,通过预变形器绞合,形成成形绞合点,经过压线模具紧压固定成形后,进入变向变形校直器,再由牵引装置将钢绞线牵引至收排线收线上盘。

后变形校直器有14只可调节的变形导轮,每组7只分两排交错装配,分两组形成90°角固定于变形导轮支座,导轮支座固定在支撑架上,保持与压线模水平线,平行安装在压线模架后面。

现有后变形校直器导轮C形槽偏窄,生产∅7.98㎜以上直径钢绞线时,变形导轮调紧易造成钢绞线表面刮伤;变形导轮调松又可能导致钢绞线平整度不佳的状况。二是后变形校直器每组导轮一侧为4只采取固定式安装;对向错位的3只导轮是可调节松紧的活动式导轮,每只导轮都有单独调节螺杆进行手动调节,在生产中仅对钢绞线实施校直变量调节时,要对六只调节导轮进行紧压调节,要使每组变形校直导轮的变形压量一致的情况下,不仅操作繁琐耗费的时间多,工作量大,也直接影响了设备的运转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镀稀土锌钢绞线后变形校直器,操作简单、方便、时间短,工作量大大减少,设备的运转率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包括校直器支座, 校直器支座上固定有四组变形校直组块,其中相邻两组变形校直组块呈90°角;所述的变形校直组块包括支撑板和调节板,支撑板正面横向留有一道用以安装导轮的滑槽, 滑槽内通过滑槽块安装有四只导轮;支撑板反面纵向两端分别留有上下调节滑槽,上下调节滑槽通过滑杆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正面横向开有与支撑板滑槽平行的滑槽,滑槽内通过轮架连接有三只导轮,调节板上的导轮与支撑板上的导轮对向安装。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调节丝杆连接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轮包括中心轴承孔、轴承轴、和连接轴承的导轮支撑座,导轮支撑座分别镶嵌于支撑板和调节板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后变形校直器导轮C形槽加宽,在生产∅7.98㎜以上直径钢绞线时,钢绞线表面不在有刮伤的质量缺陷;校直后钢绞线平整度完好。

2、对向安装的导轮能够一次性将每组变形校直导轮的变形压量调整到位,操作简单、方便、时间短,工作量大大减少,设备的运转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校直器支座1, 校直器支座上固定有四组变形校直组块,其中相邻两组变形校直组块呈90°角;所述的变形校直组块包括支撑板2和调节板3,支撑板2正面横向留有一道用以安装导轮的滑槽4, 滑槽4内通过滑槽块安装有四只导轮5;支撑板2反面纵向两端分别留有上下调节滑槽4,上下调节滑槽通过滑杆连接有调节板3;调节板正面横向开有与支撑板滑槽平行的滑槽4,滑槽4内通过轮架6连接有三只导轮5,调节板3上的导轮5与支撑板2上的导轮5对向安装。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节板3通过调节丝杆7连接有调节手柄8。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轮包括中心轴承孔、轴承轴、和连接轴承的导轮支撑座,导轮支撑座分别镶嵌于支撑板和调节板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