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扰流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012发布日期:2018-07-27 22:2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散热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扰流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具有损耗低、容量大、价格低等特点,目前电网上运行的电力变压器大部分为油浸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铁芯和绕组中的耗能转变为热量,损耗产生的热量由变压器油带走并通过散热片散发到大气中,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温度对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空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是影响整个散热过程的主要因素,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对流换热效率低,油浸式变压器整体散热能力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强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换热效果的带扰流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扰流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在所述散热片本体空气侧处固定设置有多个扰流翅片,且多个扰流翅片的端部连线呈双曲线型。

进一步,所述扰流翅片布置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呈顺流布置。

进一步,所述扰流翅片焊接在散热片本体空气侧处。

进一步,所述扰流翅片等间距的设置在散热片本体空气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扰流装置的变压器散热片,通过扰流翅片设置,对变压器散热片表面的热换增加扰动,利用扰流结构产生的纵向涡破坏空气流经散热片时所形成的流动边界层,从而达到强化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的目的,能有效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的对流换热效率,降低了油浸式变压器冷却部件的尺寸,降低成本,在不增大散热部件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工作能力,降低对冷却风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1至图2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散热片本体,2-扰流翅片,3-双曲线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扰流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在所述散热片本体1空气侧处固定设置有多个扰流翅片2,且多个扰流翅片2的端部连线呈双曲线形;所述散热片本体1为传统散热片,用于对变压器内进行散热处理,通过数值模拟效果验证发现,同传统的散热片结构相比,金属耗材增加3.24%,换热量提高9.41%,可显著提高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散热片本体1空气侧处固定设置有多个扰流翅片2,通过扰流翅片2设置,增加了散热面积,利用扰流结构产生的纵向漩涡破坏空气流经散热片时所形成的流动边界层,从而达到强化散热片与空气之间对流换热的目的;且多个扰流翅片2的端部连线呈双曲线形,空气流动方向即为图1、图2中所示箭头方向,空气沿着图中所示方向进入散热片,与散热片进行热换,由于双曲线型3扰流翅片2的形成,对底部和侧面进入的空气均起到了引流作用,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的对流换热效率,降低了油浸式变压器冷却部件的尺寸,降低成本,在不增大散热部件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工作能力,降低对冷却风机的需求。

为了加快空气的流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扰流翅片2布置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呈顺流布置;扰流翅片2通过顺流布置,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空气起到引流作用,另一方面,使空气从底部进入的抽吸力增加,可加快空气的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为了提高扰流翅片2与散热片之间的散热效果以及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扰流翅片2焊接在散热片本体1空气侧处;通过焊接设置可使扰流翅片2稳固的连接在散热片本体1上,可有效地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连接脱落的情况,同时能增加扰流翅片的散热效果。

为了增强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扰流翅片2等间距的设置在散热片本体1空气侧;扰流翅片2之间的间距影响着空气的流速,若相邻扰流翅片2之间的间距不一,则会导致空气的流速不一,容易引起空气流动杂乱;通过等间距设置,可使空气流动均匀,有效地起到增强换热效果的作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扰流装置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通过扰流翅片设置,对变压器散热片表面的热换增加扰动,利用扰流结构产生的纵向涡破坏空气流经散热片时所形成的流动边界层,从而达到强化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的目的,能有效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的对流换热效率,降低了油浸式变压器冷却部件的尺寸,降低成本,在不增大散热部件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工作能力,降低对冷却风机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