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421发布日期:2018-06-30 06:1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小型断路器作为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到日常家用设备及各种公共场所电气线路中,它不仅可以分断和接通正常的负载电流,而且当线路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时,自动切断线路,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小型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电磁脱扣系统、灭弧系统,现有的潇湘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该小型断路器存在性能不稳定、分断能力低、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分断、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小断路器操作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机构架、转动设置在机构架的第一轴上的手柄、与手柄联动设置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联动设置的第二连杆、转动设置在机构架的第二轴上且与第二连杆联动设置的第三连杆、连接在第三连杆与机构架的侧板之间的拉簧、与第三连杆联动设置的动触头,机构架的第三轴上转动设置有跳扣,机构架的第四轴上设置有与跳扣相扣合的锁扣,所述的锁扣与机构架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U型杆连接,所述的跳扣上对应第二连杆处设置有弧形导向孔,所述的U型杆的一端穿置在弧形导向孔内,且可随第一连杆可在弧形导向孔内往复滑动,所述的U型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手柄上,所述的第三轴上转动设置有与U型杆相配合的转板,转板与机构架的侧板之间设置有扭簧,转板上设置有与U型杆相卡合的弧形槽。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具有高分断、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合闸操作时,转动手柄手柄驱动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的U型杆在弧形导向槽内滑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驱动第三连杆动作,当U型杆滑动至弧形导向槽的弧形凸起部时,动触头停止动作,继续转动手柄,待操作机构过死点后,U型杆与转板上的弧形槽相卡合,第三连杆驱动动触头迅速与静触头闭合,从而实现瞬间合闸的目的。

特别地,所述的动触头的一端具有分叉且形成有两个接触部,各接触部上均设置有动触点,所述的第二轴上套装有两个触头扭簧,两个触头扭簧的一端分别抵触在动触头上,两个触头扭簧的另一端分别抵触在第三连杆上。动触头采用双断点式结构,且动触头与第三连杆之间设置有两个触头扭簧,能够保证动触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通过两个触头扭簧的力平衡缓冲调节,在合闸时,保证两动触点与静触头能可靠的贴合,减小动静触头间温升对机构和手柄带来的影响,提高了该断路器操作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特别地,所述的跳扣朝向锁扣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接片,所述的锁扣朝向跳扣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片与卡接槽相卡接且构成跳扣与锁扣的卡接配合。断路器合闸时,锁扣与跳扣相扣合,锁扣具有锁死功能;当线路发生短路时,断路器电磁系统的脱扣器的顶杆推动锁扣,锁扣与跳扣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快速分闸,

特别地,所述的第一连杆靠近手柄的一端上设置有弧形卡槽,所述的手柄转动时,U型杆抵触在弧形卡槽内且构成手柄与第一连杆的联动配合。通过在第一连杆上设置有与U型杆相卡合的卡槽,保证了手柄与第一连杆之间传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侧板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组装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跳扣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机构架10、转动设置在机构架10的第一轴101上的手柄11、与手柄11联动设置的第一连杆12、与第一连杆12联动设置的第二连杆13、转动设置在机构架10的第二轴102上且与第二连杆13联动设置的第三连杆14、连接在第三连杆14与机构架10的侧板103之间的拉簧141、与第三连杆14联动设置的动触头20,机构架10的第三轴104上转动设置有跳扣15,机构架10的第四轴105上设置有与跳扣15相扣合的锁扣16,所述的锁扣16与机构架10的侧板103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161,如图2和4所示,所述的跳扣15朝向锁扣16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接片152,所述的锁扣16朝向跳扣15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接槽161,所述的卡接片152与卡接槽162相卡接且构成跳扣15与锁扣16的卡接配合。断路器合闸时,锁扣与跳扣相扣合,锁扣具有锁死功能;当线路发生短路时,断路器电磁系统的脱扣器的顶杆推动锁扣,锁扣与跳扣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快速分闸。所述的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通过U型杆17连接,所述的跳扣15上对应第二连杆13处设置有弧形导向孔151,所述的U型杆17的一端穿置在弧形导向孔151内,且可随第一连杆12可在弧形导向孔151内往复滑动,所述的U型杆17的另一端连接在手柄11上,所述的第三轴104上转动设置有与U型杆17相配合的转板18,转板18与机构架10的侧板103之间设置有扭簧19,转板18上设置有与U型杆17相卡合的弧形槽181。如图1、2、3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杆12靠近手柄11的一端上设置有弧形卡槽121,所述的手柄11转动时,U型杆17抵触在弧形卡槽121内且构成手柄11与第一连杆12的联动配合。通过在第一连杆上设置有与U型杆相卡合的卡槽,保证了手柄与第一连杆之间传动的可靠性。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动触头20的一端具有分叉且形成有两个接触部201,各接触部201上均设置有动触点21,所述的第二轴102上套装有两个触头扭簧22,两个触头扭簧22的一端分别抵触在动触头20上,两个触头扭簧22的另一端分别抵触在第三连杆14上。动触头采用双断点式结构,且动触头与第三连杆之间设置有两个触头扭簧,能够保证动触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通过两个触头扭簧的力平衡缓冲调节,在合闸时,保证两动触点与静触头能可靠的贴合,减小动静触头间温升对机构和手柄带来的影响,提高了该断路器操作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该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具有高分断、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合闸操作时,转动手柄手柄驱动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的U型杆在弧形导向槽内滑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驱动第三连杆动作,当U型杆滑动至弧形导向槽的弧形凸起部时,动触头停止动作,继续转动手柄,待操作机构过死点后,U型杆与转板上的弧形槽相卡合,第三连杆驱动动触头迅速与静触头闭合,从而实现瞬间合闸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