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8035发布日期:2018-10-02 19:4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目前市场上的插座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万用孔插座、带保护门的插座及国际两极双用插座等,然而现有的插座主要是从用电使用性能上去满足用户需求,当插头插入插座后,插头会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儿童由于好奇心,可能会用金属片插入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处,从而导致触电;与此同时,成年人在拔插插头时,手指可能会触碰到插头上的导电金属片,从而发生触电事故,同时目前的插头与插座之间是依靠金属片的接触挤压来保持持续通电状态,当拔插次数较多后,可能出现金属片松动,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其安全可靠、可防止儿童及成人触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开设在插座本体下部的第一凹槽及开设在插座本体上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插座本体内围绕第二凹槽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活动板通过弹簧与插座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底部水平设置有多块金属片,所述多块所述金属片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正上方设置有导通金属片,所述导通金属片通过绝缘棒与活动板连接,所述与插座本体相配合的插头上连接有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设置有多个与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通过在插座本体内围绕第二凹槽开设有多个限位孔,这样便于了插头插入后的位置限定,以保证插头的稳定性,可持续保持通电状态;通过在限位挡块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活动板通过弹簧与插座本体连接,这样便于了插头插入后活动板下移,使得插头上的金属片可与插座内的金属片接触;通过在第一凹槽底部水平设置有多块金属片,所述多块金属片上开设有缺口,这样利用缺口将金属片一分为二,使得一部分金属片带电,另一部分金属片不带电,以保证用电安全,防止触电;通过在缺口正上方设置有导通金属片,所述导通金属片通过绝缘棒与活动板连接,这样当插头插入时下压活动板,使得导通金属片将缺口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凹槽内的金属片均带电,从而实现了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上和插座本体上均设置有弹簧导向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片的数量为两块或三块。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块与插头之间为粘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插座内的金属片切断,再利用导通金属片在插头插入的过程中去导通,从而达到了安全可靠、可防止儿童及成人触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插座本体,2为第一凹槽,3为第二凹槽,4为限位孔,5为限位挡块,6为活动板,7为插孔,8为金属片,9为缺口,10为导通金属片,11为绝缘棒,12为插头,13为绝缘块,14为限位凸起,15为弹簧导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拔插通断式防触电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开设在插座本体1下部的第一凹槽2及开设在插座本体1上部的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插座本体1内围绕第二凹槽3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所述第一凹槽2与第二凹槽3之间设置有限位挡块5,所述限位挡块5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凹槽2相匹配的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上开设有多个插孔7,所述活动板6通过弹簧与插座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水平设置有多块金属片8,所述多块金属片8上开设有缺口9,所述缺口9正上方设置有导通金属片10,所述导通金属片10通过绝缘棒11与活动板6连接,所述与插座本体1相配合的插头12上连接有与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相匹配的绝缘块13,所述绝缘块13上设置有多个与限位孔4相配合的限位凸起14,所述活动板6上和插座本体1上均设置有弹簧导向装置15,所述金属片8的数量为两块或三块,这里设计为两块,所述绝缘块13与插头12之间为粘合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