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旋转导电杆的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394发布日期:2018-08-29 00:5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配器技术,特别是一种带旋转导电杆的适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适配器的AC旋转pin接触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导电片1、旋转pin2(导电杆)、外壳3。导电片1和旋转pin2设置于外壳3内,旋转pin2与外壳3转动连接,旋转pin2末端设置接触头,导电片1末端设置呈斜坡状。结合图2,需要给移动终端充电时,旋转pin2旋转至竖直状态,接触头与导电片1接触;当不需要给移动充电时,旋转pin2旋转水平状态,接触头与导电片1的斜坡接触。该适配器的缺点为:(1)接触头与导电片单点接触(图2圈内所示),可靠性比较差,生产中如果弹片变形,就可能导致接触不良;(2)该适配器不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时,旋转pin2均与导电片1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旋转导电杆的适配器,包括外壳、可旋转的导电杆,可旋转的导电杆末端与外壳转动连接,可旋转的导电杆末端设置接触头,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部的与电源连接的导电弹片;导电弹片呈U形设计,导电弹片末端与电源连接,导电弹片末端两侧弹片的间距大于可旋转导电杆接触头的直径,导电弹片前端开口处两侧弹片的间距小于可旋转导电杆接触头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面接触,利用冲压成型形成了两个弹性臂,分别与导电杆的两面接触,此两面接触预压有相互补偿作用,当一面受压变形时,会带动另一面加强预压,可靠性提高,寿命提高。同时,导电弹片接触面积大,过电流能力加大。此外导电杆的接触点在非工作状态下与导电片脱离,不再与电源连接。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弹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电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3,一种带旋转导电杆的适配器,包括外壳3、可旋转的导电杆2、导电弹片4,可旋转的导电杆2末端与外壳3转动连接,可旋转的导电杆2末端设置接触头21,导电弹片4设置于外壳3内部且与电源连接;导电弹片4呈U形设计,导电弹片4末端与电源连接,导电弹片4末端两侧弹片的间距大于可旋转导电杆2接触头21的直径,导电弹片4前端开口处两侧弹片的间距小于可旋转导电杆2接触头21的直径。

结合图4,导电弹片4包括两片导电片41、连接导电片41的连接片42、导引片43。连接片42通过导引片43与电源线连接。连接片42与电源连接且长度大于可旋转导电杆2接触头21的直径。导电片41对称设置且前端间的间距小于可旋转导电杆2接触头21的直径。

通过图4的设计,导电杆2上的接触头可以方便的进入导电弹片4前端并被两侧的导电片41夹紧。

导电片41的内表面为呈曲面设置,以增加弹性,曲面中平行的曲线的斜率由大减小,可以减小至负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