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皮式平面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949发布日期:2018-07-27 22:38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器,具体涉及一种铜皮式平面换向器。



背景技术:

平面型换向器因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工具、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电机。传统的平面换向器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有:换向片的设计不够合理,换向片与换向器的模体结合力不强,在高速状态下,换向片容易从换向器的模体径向上脱落,换向器使用寿命不长;另外,换向片的抗轴向拉力能力较差,也导致换向片容易从换向器的模体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连接强度高,换向片不易脱落的铜皮式平面换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换向基体和均布在换向基体表面圆周的换向铜片,换向铜片具有互成直角连接的上扇形面和侧圆弧面,上扇形面为铜皮式平面换向器的工作面,侧圆弧面的底部设有焊线弯钩,所述上扇形面的底部设有向内的钩脚,所述钩脚植入换向基体内与换向基体牢固结合,

所述上扇形面的底面设有设有阶梯型的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底部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所述凹槽一内设有弹性加强环。

所述换向基体圆周表面上设有插接换向铜片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两侧径向内壁上分别固定插接有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所述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向凹槽二槽底倾斜设置,

所述换向铜片的上扇形面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适配的插槽一和插槽二。

所述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插接在凹槽二内壁里的部分,表面设有若干与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一体成型的凸起一和凸起二。

所述换向基体圆周表面上设有插接换向铜片的凹槽三,所述凹槽三的两侧径向内壁上分别若干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有弹簧和插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内凹槽的槽底,另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凹槽的开口尺寸,

当弹簧不受力时,插杆部分伸出内凹槽,并且伸出长度小于凹槽三宽度的一半;

所述换向铜片的上扇形面底部设有与凹槽三适配的凸起三,所述凸起三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能够容纳插杆的凹槽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换向铜片的底面设阶梯型的凹槽,并在阶梯型的凹槽中设卡在凹槽底部的弹性加强环,加强换向片与基体的径向结合力,使换向铜片不会从基体径向脱落,同时方便加强环的安装;此外,在换向基体的径向上设换向铜片的卡接机构,方便换向铜片安装的同时加强换向片的抗轴向拉力能力,使其不会从基体的轴向脱落。本实用新型同时加强了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轴向和径向结合力,使换向铜片各方向都不会脱落,延长换向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是换向基体,11是凹槽二,111是弹性片一,112是弹性片二,12是凹槽三,121是内凹槽,1211是弹簧,1212是插杆,2是换向铜片,21是上扇形面,211是钩脚,212是凹槽一,213是弹性加强环,214是凸起三,22是侧圆弧面,221是焊线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换向基体1和均布在换向基体1表面圆周的换向铜片2,换向铜片2具有互成直角连接的上扇形面21和侧圆弧面22,上扇形面21为铜皮式平面换向器的工作面,侧圆弧面22的底部设有焊线弯钩221,所述上扇形面21的底部设有向内的钩脚211,所述钩脚211植入换向基体1内与换向基体1牢固结合,加强换向铜片2与换向基体1径向上的结合力。

所述上扇形面21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方向以图2中的方向为准)设有设有阶梯型的凹槽一212,所述凹槽一212底部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所述凹槽一内设有弹性加强环213,换向铜片2插接好后,弹性加强环213依靠弹力从凹槽一212的开口进入到凹槽一212的底部,使各换向铜片2向换向基体1的轴心收紧,加强加强换向铜片2与换向基体1径向上的结合力;阶梯型的凹槽一212可有效防止弹性加强环213滑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所述换向基体1圆周表面上设有插接换向铜片2的凹槽二11,所述凹槽二11的两侧径向内壁上分别固定插接有弹性片一111和弹性片二112,所述弹性片一111和弹性片二112向凹槽二11槽底倾斜设置,

所述换向铜片2的上扇形面的底面上设有凸起四,凸起四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弹性片一111和弹性片二112适配的插槽一和插槽二,换向铜片2插入凹槽二11中,弹性片一111和弹性片二112将卡在插槽一和插槽二,加强了换向铜片2与换向基体1轴向上的结合力,使换向铜片2不会从换向基体1轴向脱落。

为了增强弹性片一111和弹性片二的牢固性,所述弹性片一111和弹性片二112插接在凹槽二11内壁里的部分,表面设有若干与弹性片一111和弹性片二112一体成型的凸起一和凸起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示意图,所述换向基体1圆周表面上设有插接换向铜片2的凹槽三12,所述凹槽三12的两侧径向内壁上分别若干内凹槽121,所述内凹槽内121设有弹簧1211和插杆1212,所述弹簧1211的一端固定在内凹槽121的槽底,另一端与插杆1212固定连接,所述插杆121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凹槽121的开口尺寸,略小于最好,如等于0.8-0.9倍的内凹槽121的开口尺寸。当弹簧1211不受力时,插杆1212部分伸出内凹槽121,并且伸出长度小于凹槽三12宽度的一半,使得换向铜片底部的凸起三214能够插到相对的插杆之间并固定在凹槽三12中,为了使凸起三214更容易插入,将插杆1212的伸出端头设为楔形;

所述换向铜片2的上扇形面21底部设有与凹槽三12适配的凸起三214,所述凸起三21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能够容纳插杆的凹槽四,凸起三214插入凹槽三12中时,先将插杆1212压如内凹槽121中,待凹槽四行走至插杆1212位置时,弹簧1211将插杆1212弹出,插接凹槽四中,从而将换向铜片2固定住,加强了换向铜片2与换向基体1轴向上的结合力,使换向铜片2不会从换向基体1轴向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换向铜片的底面设阶梯型的凹槽,并在阶梯型的凹槽中设卡在凹槽底部的弹性加强环,加强换向片与基体的径向结合力,使换向铜片不会从基体径向脱落,同时方便加强环的安装;此外,在换向基体的径向上设换向铜片的卡接机构,方便换向铜片安装的同时加强换向片的抗轴向拉力能力,使其不会从基体的轴向脱落。本实用新型同时加强了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轴向和径向结合力,使换向铜片各方向都不会脱落,延长换向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