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风扇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947发布日期:2018-07-27 22:3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换向器,特别是一种汽车风扇换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风扇换向器一般由模塑料、换向片、云母片等组成。其中,模塑料呈圆筒状且由电木粉压制成型;换向片有多个且均布于模塑料的外圆周面上;云母片安装在各相邻换向片之间起到绝缘作用。工作时,换向器通过模塑料套接固定在电机主轴上。

现有的换向器存在一个问题:云母片呈直条状且通过卡接在两换向片之间进行定位。在电机带动换向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云母片会受到一个使其具有向外飞出趋势的离心力,导致云母片容易从模塑料上脱落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风扇换向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风扇换向器,包括呈圆筒状的模塑料和设于模塑料外侧壁上的换向片,所述的换向片有多个且沿模塑料的周向均布,相邻两换向片之间形成一卡槽,且每个卡槽内均卡接有与卡槽匹配的条形云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云母片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且条形云母片的内周面与所述的模塑料的外周面相贴靠;所述的模塑料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燕尾槽,燕尾槽的长度沿模塑料的轴向延伸,且燕尾槽的两端分别位于模塑料的两端面上,所述的燕尾槽和卡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每个所述的条形云母片的内周面上均具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块,且燕尾块嵌在燕尾槽内。

在燕尾槽和燕尾块的配合下,以在径向上限位条形云母片,来克服条形云母片受到的由换向器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从而有效加强条形云母片的定位效果,来提高本换向器的结构稳定性。

其次,在燕尾槽和燕尾块的配合下,又可对条形云母片的安装起导向作用,使条形云母片一次性精准的安装到位,以提高组装本换向器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汽车风扇换向器中,每个所述的条形云母片的外周面上均开设有呈长条状的散热槽,散热槽的长度沿模塑料的轴向延伸,且散热槽的两端均开口。

在上述的汽车风扇换向器中,所述的燕尾块和燕尾槽两者的长度相同,且燕尾块的两端面分别与模塑料的两端面相齐平。采用上述的设计,增加条形云母片和模塑料的接触面积,来加强条形云母片的定位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换向器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风扇换向器中,上述的燕尾块沿模塑料的径向贯穿开设有连通孔,位于同一燕尾块上的连通孔至少有两个且沿模塑料的轴向均布,位于同一燕尾块上的连通孔和散热槽相连通。

在上述的汽车风扇换向器中,所述的条形云母片上与换向片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纹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风扇换向器具有以下优点:

1、在燕尾槽和燕尾块的配合下,以在径向上限位条形云母片,来克服条形云母片受到的由换向器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从而有效加强条形云母片的定位效果,来提高本换向器的结构稳定性;其次,在燕尾槽和燕尾块的配合下,又可对条形云母片的安装起导向作用,使条形云母片一次性精准的安装到位,以提高组装本换向器的方便性。

2、通过在条形云母片上设置相连通的散热槽和连通孔,可加快换向器上热量排出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B-B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模塑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塑料;1a、燕尾槽;2、换向片;2a、卡扣;2b、勾状触头;3、条形云母片;3a、燕尾块;3b、散热槽;3c、连通孔;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汽车风扇换向器由模塑料1、换向片2、条形云母片3等组成。

其中,模塑料1呈圆筒状,换向片2固设在模塑料1的外侧壁上,换向片2有多个且沿模塑料1的周向均布。具体来说,换向片2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且换向片2的内周面与模塑料1的外周面相贴靠。每个换向片2均通过连接结构与模塑料1相固连,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模塑料1外周面上的定位槽和设于换向片2内侧且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卡扣2a,且卡扣2a嵌在定位槽内,使模塑料1和换向片2稳定地固定在一起。优选每个换向片2上均具有两个卡扣2a,定位槽的数量与卡扣2a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如图2所示,换向片2的其中一端具有勾状触头2b,且勾状触头2b和换向片2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1所示,相邻两换向片2之间形成一卡槽4,且每个卡槽4内均卡接有与卡槽4匹配的条形云母片3。在本实施例中,条形云母片3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条形云母片3的内周面与模塑料1的外周面相贴靠;条形云母片3的两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换向片2相贴靠,且优选条形云母片3上与换向片2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纹理(未图示),以提高条形云母片3被定位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模塑料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燕尾槽1a,燕尾槽1a的长度沿模塑料1的轴向延伸,且燕尾槽1a的两端分别位于模塑料1的两端面上,即此时,燕尾槽1a的两端均开口。燕尾槽1a和卡槽4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每个条形云母片3的内周面上均具有与燕尾槽1a相匹配的燕尾块3a,且燕尾块3a嵌在燕尾槽1a内。优选条形云母片3和燕尾块3a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说明,燕尾块3a和燕尾槽1a两者的长度相同,且燕尾块3a的两端面分别与模塑料1的两端面相齐平。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条形云母片3的外周面上均开设有呈长条状的散热槽3b,散热槽3b的长度沿模塑料1的轴向延伸,且散热槽3b的两端均开口。燕尾块3a沿模塑料1的径向贯穿开设有连通孔3c,位于同一燕尾块3a上的连通孔3c至少有两个且沿模塑料1的轴向均布,位于同一燕尾块3a上的连通孔3c和散热槽3b相连通,以提高本换向器的散热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