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9048发布日期:2019-03-15 23:3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布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布线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日本特开2014-97962号公报中记载的被装配于具备多个电池的电池组的布线模块。所述布线模块具备母线,该母线将相邻的电池的电极彼此连接;以及绝缘保护件,其收纳所述母线。绝缘保护件由多个连结单元连结构成。

各连结单元具备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通过一个连结单元的嵌合片与相邻配置的其他连结单元的嵌合凹部嵌合而将多个连结单元连结。嵌合片为沿着多个连结单元连结的连结方向延伸的构成。另外,嵌合凹部被设于与相邻配置的一个连结单元的嵌合片对应的位置,嵌合片内嵌于嵌合凹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79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上述构成,在各连结单元需要设置有:安装从一个连结单元向其他连结单元延伸的嵌合片的空间以及将该嵌合片内嵌的嵌合凹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难以使连结单元小型化,并且难以使由多个连结单元连结而成的布线模块小型化。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将布线模块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布线模块,其被安装于具备多个电池的电池组,布线模块具备:导电部件;多个连结单元,其保持所述导电部件;以及连结部,其将所述多个连结单元彼此连结,所述连结部具备:卡止部,其被配置于所述多个连结单元之中的一个连结单元的端部;以及被卡止部,其被配置于与所述一个连结单元相邻的其他连结单元,所述一个连结单元的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其他连结单元的所述被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在与所述多个连结单元连结的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构成,多个连结单元通过向与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卡止部与被卡止部的卡合而被彼此连结。因此不需要沿着连结方向延伸的嵌合部,从而不需要形成嵌合部以及嵌合凹部的空间。因此能够将各连结单元小型化,从而将布线模块小型化。

优选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以下方式。

优选所述多个连结单元分别具备配置电线的单位槽,在所述多个连结单元连结的状态下,所述单位槽连结而形成配置所述电线的布线槽,所述卡止部以跨过所述布线槽的状态与所述被卡止部卡止。

根据上述构成,被配置于布线槽的电线通过以跨过布线槽的状态与被卡止部卡止的卡止部而被抑制从布线槽冒出。

优选具备覆盖所述布线槽的盖,所述盖在覆盖所述布线槽的状态下从所述布线槽的相反侧与所述卡止部重叠。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布线槽用盖覆盖,能够抑制卡止部从被卡止部脱离。由此能够抑制连结单元彼此的连结被解除。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将布线模块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蓄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卡止部与被卡止部卡合之前的状态,且前侧盖和左侧盖在开放状态的布线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卡止部和被卡止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卡止部与被卡止部卡合的状态,且前侧盖和左侧盖在开放状态的布线模块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卡止部和被卡止部在卡合状态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5的d-d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5的e-e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b-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见图1至图10,对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蓄电模块10被搭载于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等的车辆(未图示),被作为驱动车辆的电源使用。蓄电模块10具备蓄电元件组13,其中,排列设置有具备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未图示)的多个蓄电元件12。多个电极端子之间通过布线模块20电连接(参见图1)。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z方向为上方,y方向为前方,x方向为右方进行说明。另外,有时会在对于多个同一部件中的一个部件标注附图标记,而在其他部件中将其省略。

(蓄电元件12)

如图1所示,蓄电元件12形成为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蓄电元件12的内部收纳有未予图示的发电要素。在蓄电元件12的上表面,在长边方向的靠两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电极端子(未图示)。蓄电元件12的上表面被作为电极面。电极端子的一方是正极端子,另一方是负极端子。构成正极端子的电极端子和构成负极端子的电极端子为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电极端子具备从金属制的端子板(未图示)向上方以圆棒形突出的电极极柱(未图示),该电极极柱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蓄电元件12被以相邻的电极端子是不同极性的方式配置。多个蓄电元件12在左右方向排列而构成蓄电元件组13。

(布线模块20)

布线模块20具备:金属制的多个母线21(导电部件的一个例子),其具备一对端子贯穿孔22,蓄电元件12的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电极极柱分别插通连接到一对端子贯穿孔22;以及多个连结单元31,其保持母线21。多个连结单元31彼此通过设置于各连结单元31的连结部49被连结。

(母线21)

母线21通过将由铜、铜合金、不锈钢(sus)以及铝等而成的金属制的板材冲压加工成预定的形状而形成,如图2所示,整体是大致长方形状。母线21的表面可以镀覆锡、镍等金属。在母线21,以贯通母线21的方式形成有圆形状的一对端子贯穿孔22、22,在一对端子贯穿孔22、22中分别插通电极端子的电极极柱。该端子贯穿孔22被设定为比电极极柱的直径稍大一些。在电极极柱贯通于端子贯穿孔22内的状态下,螺母(未图示)被螺合,使母线21被夹于螺母与端子板之间,从而将电极端子与母线21电连接。

布线模块20被安装于蓄电元件12的上表面(电极面)。如图2所示,布线模块20的构成为具备:多个母线21,其将相邻的蓄电元件12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电线60,其与母线21电连接而检测蓄电元件12的电压;以及树脂保护件30,其具备收纳并且保持母线21的保持部32以及收纳并且布设电线60的布线槽34。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母线21设置有电线连接部23,该电线连接部23连接有电线60的端部。电线60由将金属制的芯线61的周围用绝缘包覆部62包覆而成。电线连接部23具备被压接于芯线61的线筒部24以及被压接于绝缘包覆部62的外周的绝缘筒部25。另外,母线21与电线60的连接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示的压接,可以是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锡焊、硬钎焊以及压焊等,根据需要通过任意的方法连接。

(连结单元31)

通过在连结方向(本实施方式中x轴向)连结多个连结单元31,构成树脂保护件30。树脂保护件是在左右方向细长的形状。连结单元31构成为如图2的俯视图所示,沿着树脂保护件30的长边方向设置有:保持部32,其向上方开口并且收纳以及保持母线21;以及单位槽35,其将连接于母线21的电线60收纳。

连结单元31包含在图2中的左端部配置的左连结单元31a、在右端部配置的右连结单元31c以及在左连结单元31a与右连结单元31c之间配置的中央连结单元31b。

虽然没有详细地图示,在保持部32保持有在相互绝缘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母线21。

单位槽35具备一对槽壁部33a、33b以及底部33c,单位槽35被在沿着保持部32的排列方向设置。一对槽壁部33a、33b中,保持部32侧的槽壁部33a的一部被切削,从而能够从保持部32侧将电线60导入单位槽35内。

通过连结多个连结单元31,从而使形成于各连结单元31的单位槽35彼此连结,形成电线60被布线的布线槽34。

各连结单元31具备位于连结单元31的前部的前侧保持部32a以及位于后部的后侧保持部32b。在前侧保持部32a的后方设置有从被前侧保持部32a保持的母线21延伸的电线60被配置的前侧单位槽35a。另外,在后侧保持部32b的前方设置有从被后侧保持部32b保持的母线21延伸的电线60被配置的后侧单位槽35b。

前侧单位槽35a与后侧单位槽35b之间设置有将前侧单位槽35a与后侧单位槽35b连接的连接部36。连接部36是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

(盖37)

在前侧保持部32a的前端缘设置有前侧盖37a(盖37的一个例子),前侧盖37a借由铰链38而与连结单元31成为一体。另外,在后侧保持部32b的后端缘设置有后侧盖37b(盖37的一个例子),后侧盖37b借由铰链38而与连结单元31成为一体。在本说明书中,在不区分前侧盖37a与后侧盖37b进行说明的情况下,称为盖37来说明。

前侧盖37a通过将铰链38作为转动轴转动,从上方将前侧保持部32a和前侧单位槽35a封堵。在前侧盖37a的前端缘设置有多个锁定部39,在连接部36的前部,与锁定部3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锁定部39弹性卡合的被锁定部40。

后侧盖37b通过将铰链38作为转动轴转动,从上方将后侧保持部32b和后侧单位槽35b封堵。在后侧盖37b的后端缘设置有多个锁定部39,在连接部36的后部,与锁定部3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锁定部39弹性卡合的被锁定部40。

在左连结单元31a的前侧保持部32a的左端部保持有与外部电路(未图示)连接的左侧外部端子26。另一方面,在右连结单元31c的前侧保持部32a的右端部连结有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右侧外部端子27。

(卡止结构)

如图3所示,左连结单元31a的连接部36的右端部形成有卡止部50,卡止部50借由铰链41而与连接部36成为一体,卡止部50在与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y轴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50具备:主体部53,其形成为在与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细板状;以及折弯部54,其从所述主体部53的顶端向与主体部5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折弯。在连接部36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卡止部50。在折弯部54的顶端以向外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卡爪51。

在中央连结单元31b的连接部36的左端部,与卡止部5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设于左连结单元31a的卡止部50的卡爪51卡合的被卡止部52。

另外,在连接部36的左端部形成有卡止部50,卡止部50借由铰链41而与连接部36成为一体,卡止部50在与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y轴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50具备:主体部53,其形成为在与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细板状;以及折弯部54,其从所述主体部53的顶端向与主体部5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折弯。在连接部36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卡止部50。卡止部50是细长的板状。在折弯部54的顶端突出设置有卡爪51。

在中央连结单元31b的连接部36的右端部,与卡止部5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设于右连结单元31c的卡止部50的卡爪51卡合的被卡止部52。

通过将各连结单元31在左右方向排列,以铰链41为轴进行卡止部50的转动(参见图4),将卡止部50的卡爪51卡止于被卡止部52(参见图7以及图8)。如此,以跨过布线槽34的上方的方式配置卡止部50(主体部)(参见图6)。由此抑制被配置于布线槽34的内部的多个电线从布线槽34的上方跳出。

此外,若通过以铰链38为轴进行前侧盖37a的转动,从而将前侧盖37a的锁定部39卡合于被锁定部40,则前侧保持部32a以及前侧布线槽34a被前侧盖37a覆盖。

另一方面,若通过以铰链38为轴进行后侧盖37b的转动,从而将后侧盖37b的锁定部39卡合于被锁定部40,则后侧保持部32b以及后侧布线槽34b被后侧盖37b覆盖。

此外,前侧盖37a以及后侧盖37b在卡止部50的上方重叠。由此,抑制卡止部50与被卡止部52的卡止结构脱离(参见图9以及图10)。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模块20是被安装于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2的蓄电元件组13的布线模块20,其具备:母线21;多个连结单元31,其保持母线21;以及连结部49,其将多个连结单元31彼此连结,连结部49具备:卡止部50,其被配置于多个连结单元31之中的一个连结单元31的端部;以及被卡止部52,其被配置于与一个连结单元31相邻的其他连结单元31,一个连结单元31的卡止部50卡止于其他连结单元31的所述被卡止部52,卡止部50在与多个连结单元31连结的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连结单元31彼此通过向与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卡止部50与被卡止部52的卡合而连结。因此,不需要沿着连结方向延伸的嵌合部,从而不需要形成嵌合部以及嵌合凹部的空间。因此能够将各连结单元31小型化,从而将布线模块20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卡止部50在与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在将多个连结单元31彼此连结的情况下,比起如现有技术一样设置沿着连结方向延伸的嵌合部的情况,能够提高卡止部50的强度。因此,在将布线模块20组装于蓄电元件组13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布线模块20过度挠曲,从而提高在蓄电元件组13组装布线模块20的组装作业的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卡止部50在与连结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形成,在相对于布线模块20在沿着连结方向的方向用力的情况下,不容易使卡止部50挠曲变形。由此,在多个蓄电元件12被排列的情况下吸收相邻的电极端子间的间距公差时,能够精密地形成卡止部5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连结单元31分别具备配置电线60的单位槽35,在多个连结单元31被连结的状态下,单位槽35相连结而形成配置电线60的布线槽34,卡止部50以跨过布线槽34的状态与被卡止部52卡止。

根据上述构成,被配置于布线槽34的电线60通过以跨过布线槽34的状态与被卡止部52卡止的卡止部50而被抑制从布线槽34冒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模块20具备覆盖布线槽34的盖37,盖37在覆盖布线槽34的状态下从布线槽34的相反侧与卡止部50重叠。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布线槽34用盖37覆盖,能够抑制卡止部50从被卡止部52脱离。由此,能够抑制连结单元31彼此的连结被解除。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非限于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是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技术范围所包含的。

(1)本实施方式中是卡止部50以跨过布线槽34的状态与被卡止部52卡止的构成,但不限于此,卡止部50可以是在与布线槽34不同的位置与被卡止部52卡止的构成。

(2)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槽34是被盖37覆盖的构成,但也可以省略盖37。

(3)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盖37抑制卡止部50与被卡止部52的卡止脱离,但不限于此,盖37可以在覆盖布线槽34的状态下与卡止于被卡止部52状态的卡止部50分开。

(4)本实施方式中,是左连结单元31a、中央连结单元31b以及右连结单元31c的3个连结单元31连结的构成,但不限于此,可以是2个连结单元31连结的构成,也可以是4个以上的连结单元31连结的构成。

(5)本实施方式中,是多个蓄电元件12串联连接的构成,但不限于此,可以是多个蓄电元件12并列连接的构成。

(6)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蓄电元件12利用了二次电池,但不限于此,可以利用电容器。

(7)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50是借助铰链41而与连结单元31形成为一体的构成,但不限于此,卡止部50可以作为与连结单元31分体的部件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2:蓄电元件

13:蓄电元件组

20:布线模块

21:母线(导电部件)

31a:左连结单元

31b:中央连结单元

31c:右连结单元

35:单位槽

34:布线槽

37a:前侧盖

37b:后侧盖

49:连结部

50:卡止部

52:被卡止部

60:电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