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对侧上具有滚子接触体的电触头以及具有这样的触头的插头连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0987发布日期:2019-05-22 02:5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在相对侧上具有滚子接触体的电触头以及具有这样的触头的插头连接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插头连接的电触头,其在插接方向上插接在一起,具有用于互补的触头针脚的插座,插座对着插接方向敞开且包括用于接触互补的触头针脚的接触表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插头连接,其具有第一套筒形触头和与第一触头互补的第二针脚形触头,两个触头都可以在插接方向上插接在一起,且包括接触表面。



背景技术:

这种触头是已知的,例如以触头套筒的形式,其中插入有针脚或凸片形的触头针脚。

在这种触头的情况下,一个目的是实现稳定的接触电阻。这需要在接触表面之间施加高按压压力,以便突破可能的腐蚀层或异物层,并在触头的导电材料之间建立直接接触。然而,这种按压压力需要高的插接力,使得这种接触只能通过高的力消耗插接在一起。如果要通过接触表面传递高电流,它们应在尽可能大的表面积上彼此叠置,以降低接触电阻。然而,当接触表面在大的表面积上彼此叠置时,在插接在一起期间的摩擦阻力增加,因此需要同样更高的接触力。

鉴于这些相互矛盾的要求,本发明基于创造一种电触头的目的,该电触头使得能够实现稳定且低的接触电阻,同时具有低插拔力和长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开始提到的电触头,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滚子接触体来实现,该滚子接触体突出到插座中并形成接触表面的一部分,该滚子接触体分别可旋转地保持在插座的至少两个相对侧上。

在开始提到的电插头连接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可旋转的滚子接触体的接触表面之一由导电材料形成。

滚子接触体一方面提供小的支承表面,因此即使在低接触力的情况下,按压压力也足以突破腐蚀层和异物层。另一方面,滚子接触体可以滚动,因此需要较低的插接力。同时,由于滚动运动,从互补的触头针脚的接触表面的材料移除很小,因此即使在非常大量的插接循环之后,电触头本身也只有非常低的磨损量。

通过以下设计可以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这些设计本身都是有利的并且可以以任何所需的方式彼此组合。

因此,滚子接触体优选地由导电率至少为30s/m的导电材料制成,以便以尽可能小的损耗传递从互补的触头针脚的接触表面传导出的电流。导电材料可以例如包括金属金、银、铝和铜中的至少一种。

互补的触头针脚可以是凸片或针脚形触头。在凸片或刀片形的触头的情况下,滚子接触体所在的侧面优选地是插座的平坦侧面。

滚子接触体可以是球形、锥形、截头圆锥形、筒形、针形和/或圆柱形。接触表面优选仅由滚子接触体形成,以便尽可能地保持插接力和磨损量。

滚子接触体可以围绕相对于插接方向横向定向的至少一个旋转轴线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滚动表面可以由于旋转运动而至少在接触表面的区域中沿着插接方向移动,以便能够在插入期间沿着插接方向滚动。在接触表面的区域中具有对应的不同定向的旋转轴线的滚动表面的进一步运动方向可以使得两个触头之间的补偿运动成为可能,例如在经受振动载荷的环境中。因此,例如,旋转轴线可以沿着插接方向对齐,以允许触头之间相对于插接方向横向地相对移动。这例如在经受振动载荷的环境中是有利的。滚子接触体可以同时围绕多个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因此,球形滚子接触体可以在每个方向上可旋转地保持。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滚子体可以附接到至少一个滑块,该滑块可沿着插接方向移动。滑块可以形成滚子轴承保持架,其保持滚子接触体。这种滑块使得触头的组装更容易,因为滚子接触体可以预先组装在滑块上。

滑块可以沿着插接方向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位移,特别是与插入的触头针脚一起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滑块的速度可以与触头针脚的插接速度不同。

滑块可以形成触头的插座,并且为此具有套筒或箱形部分。插座可以在插接方向上直接敞开。

插座的内截面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的形状取决于要使用的插接触头的形式。内截面可以是圆角的,特别是圆形的,或多边形的,特别是矩形的。

在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触头针脚可以至少部分地支撑在滑块上,特别是在滚子接触体上。另外,滑块还可以形成轴承支撑。

在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触头针脚可沿着插接方向在两侧从滑块凸出。

如果滚子接触体专门布置在与插接方向相对的一半中,特别是在滑块的插座的对着插接方向的插入开口处,则该插入操作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它们特别可以布置在滑块的位于插座的插入开口处的端部处。

为了保持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滚子接触体提供限定的电流路径,滑块优选地由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塑料,特别是通过注射模制。

壳体可以形成用于滚子接触体的至少一个按压弹簧,和/或在壳体和滚子接触体之间存在按压弹簧。按压弹簧靠在滚子接触体上并且设计成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为弹性的,在远离和朝向插座的方向上。在触头针脚完全插入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按压弹簧弹性偏转以产生接触力。

滚子接触体可以容纳在间隙中,其中它们例如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保持。为此目的,可以简单地将滚子接触体压入分别分配给它们的间隙中。如果存在这样的滑块,则间隙可以设置在壳体或滑块中。

滑块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容纳在壳体中。壳体用作保护装置,特别是作为滑块的引导件。壳体可以包括用于滚子接触体的凹槽形滚道,其特别地沿着插接方向延伸。滚道可以设计成在朝向和远离插座的方向上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为弹性的,以便形成用于在滚道中运行的滚子接触体的按压弹簧。根据另一种设计,壳体用于已知的接触套筒的情况下,没有滚子接触体用于引导电流。为此目的,它优选由导电材料制成,特别是由如上所述的导电材料制成。

滑块可以包括用于触头针脚的至少一个驱动件,该驱动件突出到插座中。这种驱动件可以用于通过插入插座中的触头针脚在插入运动过程中移动滑块的目的。特别是当滚子接触体仅靠在引脚触头上并且不抵靠在相对侧上的表面时(也就是说仅在针脚触头上滚动),这也是有意义的。驱动件可以位于插座的侧面上,滚子接触体靠在该侧面上。这些例如是触头的平坦侧面。当然,也可以在窄侧布置或仅在窄侧布置驱动件。

在另一个有利的设计中,在滑块的至少一个释放位置中,驱动件可以已经移出插座。如果驱动件已经移出插座,则插座是自由的。这使得触头针脚可以通过滑块插入。

特别地,驱动件可以在滑块的移动的一部分上移出插座,该滑块的移动延伸到位于插接方向上的滑块的移动的端部位置或者直到或远离触头的插入开口的端部位置。为了移出插座,在至少一个释放位置,驱动件可以进入壳体的凹陷。这可以例如通过将驱动件布置在弹性舌片上来实现,该弹性舌片在至少一个释放位置之外预张紧,并且在至少一个释放位置中弹入凹陷中。在至少一个释放位置之外,在至少一个驱动位置中,驱动件或承载它的舌片可以在弹簧预紧力下靠在壳体上。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在至少一个释放位置中,滚子接触体可以靠在触头针脚和触头的壳体两者上。另一方面,在滑块的至少一个释放位置之外,在滑块的驱动位置中,滚子接触体可以仅靠在触头针脚上或仅靠在壳体上。在最后一种设计的情况下,确保当滑块在驱动位置中通过驱动装置由触头针脚移动时,滚子接触体不会经历任何滚动运动。另一方面,在第一种设计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驱动位置之外,滚子接触体在触头针脚和壳体上滚动,使得滑块像滚子轴承保持架一样移动。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滑块比触头针脚移动得更慢,因此驱动件优选地移出插座,以便不干扰由滚子接触体的滚动运动决定的滑块的运动。

在进一步的设计中,驱动件可以是闩锁元件,并且例如包括闩锁突起或闩锁凹陷。触头的闩锁元件与触头针脚的互补的闩锁元件一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当滚子接触体在壳体和触头针脚上滚动时滑块和触头针脚的不同移动速度,闩锁操作优选地自动进行。由于触头针脚的较高速度,其互补的闩锁元件赶超滑块上的闩锁元件并自动锁定。

可以设置为,滚子接触体在滑块的初始位置(在该位置,其位于插座的插入开口方向上的运动的端部位置)比在滑块的一位置(在该位置,其已在插座的方向上从初始位置移出)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在相对侧上保持距离彼此更远。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确保在插接操作开始时尚未发生滚动运动。特别地,当触头针脚尚未完全插入触头时,在滑块的初始位置中,滚子接触体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与触头针脚保持一定距离。

如果例如滑块包括臂形或舌形区域,这些区域可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弹性偏转并且滚子接触体位于其中,则可以实现这种距离。特别地,这些区域可以设计成使得它们在插入开口中彼此远离地弹开或者已经彼此弹开。

在另一个有利的设计中,插座可以对着插接方向朝向插入开口加宽,以形成至少一个展开的磨合。特别地,壳体可以对着插接方向加宽。

滚子接触体可以通过滑块移动,特别压靠展开的磨合,例如由于保持它们的臂形或舌形区域的成形。因此,滚子接触体已经在展开的磨合的区域中远离触头针脚移动。

在滑块的运动开始时,当其移动到位于插座的插入开口处的其端部位置时,滚子接触体可以仅在展开的磨合上滚动。用于滚子接触体的凹槽形滚道可以设置在展开的磨合的区域中。滚子接触体专门在展开的磨合中滚动的区域可以与滑块的驱动件延伸到插座中的驱动位置的区域一致。

滑块的运动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朝向插座的插入开口远离滑块的初始位置延伸,第二部分延伸到远离插入开口的端部位置。在第一部分中,滑块以与触头针脚相同的速度移动,并且优选地仅由触头针脚移动。该第一部分特别由驱动位置构成。在第二部分中,滑块比触头针脚移动得更慢,并且优选地仅由滚子接触体移动。如上所述,这例如通过滚子接触体在第一部分中仅在壳体或触头针脚上滚动,在第二区域中在触头针脚上和壳体上滚动来实现。该措施允许滑块在插入触头针脚期间的行程减小,从而实现紧凑的构造形式,其特别还可以保持现有触头和触头针脚的标准尺寸。第二部分优选地由释放位置构成。

根据另一有利设计,滚子接触体在围绕插座的壳体中可旋转地但沿着插入方向平移不可移动地布置。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存在优选地在插接方向上不可移动的滚子轴承保持架。特别地,滚子接触体在背离插座或接触表面的一侧与壳体保持一定距离。这里,壳体也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

为了产生接触力并且使滚子接触体压靠触头针脚,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按压弹簧,该按压弹簧作用在至少一个滚子接触体上并且位于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滚子体和壳体之间。

壳体可以以材料结合的方式连接到用于连接导体的紧固部分。如果按压弹簧和/或滚子轴承保持架固定地保持在壳体中,则它们可以以材料结合的方式连接到紧固部分而不是壳体,或者作为壳体的附加。紧固部分可以设计成压接部分,用于牢固地压接导体,或者用于牢固地焊接导体,并且还用于将触头附接在较大插头的壳体中。

当触头针脚和触头插接在一起时,为了使滚子接触体压靠触头针脚,滚子接触体可以抵抗按压弹簧的作用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可偏转地保持在壳体的间隙和按压弹簧的间隙之间。

在另一种设计中,壳体本身可以形成滚子轴承保持架或滚子轴承保持架的一部分。为此目的,壳体可包括位于内部的内部部分和位于外部的外部部分,该内部部分容纳滚子接触体的至少一部分。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可以以材料结合的方式彼此连接,特别是通过至少一个弯曲的和/或折叠的连接部分单片地连接。至少一个按压弹簧可以位于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之间,因此得到很好的保护。连接部分可以位于插座的开口处,同时形成插座的加宽磨合,这使得触头针脚的插入更容易。

对于滚子接触体的组装,用来装配滚子体的插入开口可以存在于外部部分上和/或按压弹簧上。为了能够通过按压弹簧插入滚子接触体,同时通过按压弹簧保持它们,通过使按压弹簧相对于外部部分位移,按压弹簧和外部部分的插入开口可以彼此成直线,并且优选地也与内部部分中的保持开口成直线。在按压弹簧和壳体之间沿着插接方向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多个位移位置中,外部部分的不同插入开口可以与按压弹簧的插入开口对齐,使得特别的,按压弹簧必须比外部部分具有更少的插入开口。针对滚子轴承保持架或内部部分的每个保持开口,外部部分可以具有插入开口。

在组装滚子接触体之后,按压弹簧可以闩锁在壳体上。在闩锁位置,按压弹簧的插入开口不与外部部分的插入开口或内部部分的保持开口成直线。

按压弹簧优选地由塑料制成,以便与滚子接触体产生尽可能小的摩擦。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并基于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示例解释本发明。对于在功能和/或构造方面彼此对应的元件,在附图中总是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为简洁起见,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仅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间的差异。

根据上面的陈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各种特征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彼此组合。特别地,如果特征的技术效果在特定应用的情况下不重要,则可以省略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特征。相反,如果在特定应用的情况下与另一特征相关联的技术效果是重要的,则可以将例如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特征添加到示例性实施例。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触头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示出了具有互补的触头针脚的图1中的触头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观察方向iii的图1中的电触头的细节;

图4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观察方向iv的穿过具有插入的触头针脚的图1的电触头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在将触头针脚插入电触头期间的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在将触头针脚插入电触头期间的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在将触头针脚插入电触头期间的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在将触头针脚插入电触头期间的第四位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视图ix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头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触头针脚处于第一位置;

图11示出了图10的视图xi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处于另一位置的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视图xiii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处于另一位置的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视图xv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头的滑块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头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8示出了沿图17的线xviii-xviii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9示出了沿图17的线xix-xix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0至图27示出了在组装图17的示例性实施例期间的连续组装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电触头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和功能。电触头1包括壳体2,壳体2包围插座4。插座4对着插接方向6敞开。在插接方向6中,例如以触头针脚形式的互补触头8插入到插座4中。互补的触头8可以设计为针脚触头,特别是如图2所示,为凸片,但也可以为针脚(未示出)。

电触头1和互补的触头8一起形成电插头连接件10。

在图2中,省略了壳体2的上半部分,以便能够清楚地看到壳体2。可以看出,在插接方向6上,壳体2可以在插接方向上在其前端12a敞开,并且可以在插接方向上在其后端12b敞开。在插座4中有滑块14。滑块14设计成套筒形或箱形,并且相对于壳体2同轴地设置。它同样围绕插座4。滑块14沿着插接方向6可向前和向后移动地容纳在壳体2中,并且至少在插接方向6上在后端15b敞开,用于将针脚触头插入,优选地也在前端15a敞开。

在图1和2中,滑块14位于壳体2的后端12b处的插入开口18处的初始位置16中。滑块的后端15b靠在插入开口18上。

在插座4的相对侧19a、19b上,滚子接触体20可旋转地保持在滑块14上。为此目的,滚子接触体20已经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插入滑块14的间隙或凹陷22中。滑块14因此形成滚子轴承保持架21。滚子接触体20突出到插座4中。

仅作为示例,侧面19a、19b是插座4的平坦侧面。滚子接触体也可以布置在插座4的窄侧上。

滚子接触体20由导电材料制成,特别是导电率至少为30s/m的材料。滚子接触体20的材料优选地包含来自金、银、铝和铜系列的至少一种金属。

滑块14优选地由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塑料,特别是注射模制的。

在插座4的插入开口18处,电触头1包括磨合(running-in)区域24,该磨合区域24对着插接方向6变宽。磨合区域24可以例如由两个叶片26形成,两个叶片26对着插接方向从壳体2的套筒或箱形区域28突出,并且相对于插接方向6倾斜。

滑块14可包括弹簧舌或臂30,其对着和/或在插接方向6上从滑块14的套筒或箱形部分32突出。至少一个滚子接触体20可以设置在每个弹簧舌或臂30上,在面向开口18的端部34处或其附近。

弹簧舌或臂30预先形成,使得在无力状态下它们倾向于彼此远离。因此,当滑块朝向壳体2的后端12b对着插接方向6位移时,弹簧舌或臂30的形状跟随加宽的磨合区域24。

如图2所示,触头针脚8可设置有至少一个闩锁元件36,例如位于窄侧38上的闩锁突起或闩锁凹陷。

如果滑块14在插接方向6上从开口18处的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16朝向壳体的前端12a位移,则滚子接触体20沿着磨合区域24朝向彼此移动。一旦滚子接触体20到达壳体2的套筒或箱形区域28,它们之间的距离在滑块在插接方向6上的进一步运动期间保持基本恒定。在区域28中,由于弹簧舌或臂30随后发生弹性变形,滚子接触体20已经压靠壳体2,使得它们在壳体2的内侧或表面上滚动。随着相对的滚子接触体2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滚子接触体20压靠壳体2的按压力由此增大。

滑块14优选地沿着插接方向在两个端部位置42、44之间位移,这两个端部位置42、44由两个止动件46、48确定。止动件46、48可以布置在壳体上,并且与滑块上的引导元件50一起作用。引导元件50可以例如是突出到壳体2的凹槽或狭缝52中的肋50。凹槽52在插接方向6上以直线延伸,止动件46和48是凹槽的端部。不言而喻,这种布置也可以颠倒,使得凹槽或狭缝52位于滑块上,并且引导元件位于壳体上。

壳体2还可以包括凹槽形的滚道54,其沿着插接方向6延伸,并且滚子接触体20在该滚道上滚动。特别是在图3中可以看到磨合凹槽54,其中壳体2的一部分已被移除。磨合凹槽54可以形成在壳体舌片56上,该壳体舌片56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6略微屈服。壳体舌片56可以仅在其位于插接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或仅在一个端部处连接到壳体2。由于它们的屈服顺应性,壳体舌片56用作按压弹簧58,一旦壳体舌片56偏转,它就将滚子接触体20压入插座4中。一旦触头针脚8已经插入插座4中,并且滑块14已经在插接方向6上移出位于后端12b的方向上的插接方向6上的后结束位置46,滚子接触体20靠在触头针脚8上。为了产生足够高的接触力60,滚子接触体20压靠在磨合凹槽54,其由此弹性地屈服。这在图4中示出。

滚子接触体20的凸出到插座4中的外表面形成触头1的接触表面61,其在插接状态下接触互补的触头8的接触表面62(也参见图2)。由于滚子接触体20的弯曲表面,接触力60作用在小的表面积上并因此施加很大的表面压力。

下面参考图5至9更详细地解释插接操作。示出了一种变型,其中磨合凹槽54是狭缝形的,如图9特别所示。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弹性屈服顺应性用于通过磨合凹槽54的边缘的屈服顺应性来产生压力60。

图5至8中还示出了外部壳体63,其中容纳有壳体2。

在图5中,滑块14处于初始位置16,如图1和图2所示,即后端部位置42。滚子接触体20位于磨合区域24中并且彼此相距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触头针脚的材料在该距离的方向上的厚度。在初始位置,滚子接触体20不接触触头针脚8。

在图5中,触头针脚8刚刚完全插入滑块14中,因此在其位于插接方向6上的端部64处,其抵靠保持架14的至少一个驱动件66。仅作为示例,图5示出了相对侧19a、19b上的两个驱动件66。驱动件66凸出到插座4中,并且优选地位于滑块14的前端15a处。滑块14可以设置有轴承支撑件68,轴承支撑件68以完全配合的方式接收触头针脚8并使其在至少两个相对侧上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居中。

如果然后在插接方向6上进一步推动触头针脚8,则它同样在插接方向6上通过驱动件66使滑块14从初始位置16移动。因此,滚子接触体20可以在壳体2,特别是磨合凹槽54上滚动。因此,弹簧舌或臂30上的滚子接触体20沿着磨合区域24朝向彼此延伸,而不接触触头针脚8。滑块的这种位置69,在下文中称为驱动位置,在图6中示出。在驱动位置69中,滑块14已经在插接方向6上从初始位置移出,并且在过渡到壳体2的区域28时,滚子接触体20位于磨合区域24的位于插接方向6上的端部处。滑块14和触头针脚8以相同的速度移动。

图7中所示的是滑块14的位置70,在下文中称为释放位置,其位于滑块14的端部位置42、44之间,特别是在插接方向6上的驱动位置69之前,也就是说更接近壳体的前端12a。滚子接触体20在接触力60的作用下位于触头针脚8的接触表面62上。同时,滚子接触体20已被压入磨合凹槽54中,该磨合凹槽54已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6弹性偏转并产生按压力60。然后滚子接触体20在壳体2上和触头针脚8上滚动。然后滑块14不再通过触头针脚8直接在插接方向6上移动,而是通过滚动的滚子接触体20的移动而移动。滑块14的这种移动速度低于触头针脚8插入插座4的速度。触头针脚8因此赶超滑块14。驱动件66已经移出插座4,使得触头针脚8可以移动经过驱动件66。驱动件66移出插座4的运动例如可以通过凹槽或狭缝形凹部71实现,从到达滑块14的释放位置70时,其由驱动件66进入。为此目的,驱动件66可以布置在弹簧舌72上。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件66已经移出插座4的位置对应于滚子接触体20在触头针脚8和壳体2上从之滚动的位置。以这种方式确保滑块14连续地移动到释放位置70并且进一步移动到端部位置44中。

从图7中所示的位置开始,触头针脚8然后可以在插接方向6上进一步移动。由此,其由滚子接触体20和轴承支撑件68居中并保持。

在图10至15中,电触头1和触头针脚8的插接在一起的各个阶段以与图5至图9相比略微修改的设计示出。为简洁起见,仅讨论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10至15的实施例的情况下,驱动件66是闩锁组件74的一部分,闩锁组件74特别还包括在触头针脚上的闩锁元件36(也参见图2)。仅作为示例,驱动件66布置成与触头针脚8的窄侧38相对。它可以同样地布置成与触头针脚8的平坦侧面76相对,也就是说在侧面19a和19b中的一个上。除了图5至图9中所示的设计之外,还可以特别使用闩锁组件74。

闩锁组件74接合在滑块的初始位置16中,使得由于闩锁组件74建立的插接方向6上的形状配合,滑块14通过触头针脚8在插接方向6上移动。初始位置16在图10和11中示出。

驱动件66和闩锁元件36(在此设计为突出部)彼此贴靠,使得触头针脚8的运动传递到滑块14。滚子接触体20与触头针脚8保持一定距离。如图11所示,代替彼此贴靠的两个突起,不言而喻,在滑块或触头针脚上也可以只有一个凸起,其分别接合在另一个元件上的对应凹陷中。

在插接方向6上的运动过程中,滚子体20靠在触头针脚8和壳体2上。每当滚子接触体20已经到达位于插接方向6上的磨合区域24的端部时就是这种情况。在该位置处,触头针脚8开始赶超滑块14,因为滑块14的速度然后由插接方向6上的滚子接触体20的平移速度确定。该平移速度低于滑块14在插接方向上的速度。

如图14和15所示,由于触头针脚8的较高速度,闩锁组件74自动锁定,优选地在滑块14的端部位置44之前或之中。

闩锁组件74将触头针脚8固定在插座4中。通过闩锁组件74实现的插接方向6上的针脚触头和滑块之间的游隙可以用于补偿插头1和触头针脚8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别是在受到振动载荷的环境中。

在图1中,滑块14设置有单独的一行滚子接触体20,其相对于插接方向6横向延伸。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多于一行的滚子接触体20和/或相对于彼此偏移布置的滚子接触体。图16示出了改进的滑块,其例如可以用于代替图1的滑块14。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在其端部处保持滚子接触体20的弹簧舌或臂30具有不同的长度。因此,滚子接触体20在插接方向6上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地位于触头针脚8上,这导致更好地支撑作用在触头针脚8上的倾斜力矩。

电触头1不必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14,如基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所解释的,特别是首先基于图17至19。

图17至19的电触头1同样具有旋转安装的滚子接触体20,其相对于侧面19a、19b上的插座4彼此相对。

壳体2围绕滚子轴承保持架21,滚子轴承保持架21可以形成为一个部件,或者如图所示,形成为两个部件。滚子轴承保持架21的内部部分78面向插座4。滚子轴承保持架21的外部部分80布置在壳体2和内部部分78之间。滚子接触体20布置在内部部分78和外部部分80之间。外部部分80用作按压弹簧58。以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磨合凹槽54相同的方式,按压弹簧58可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6弹性偏转,使得当滚子接触体20抵抗按压弹簧58的作用被插入的触头针脚8压出插座4时,产生接触力60。

内部部分78可以通过弯曲的和/或折叠的连接部分82以材料结合的方式连接到壳体2,特别是单片地连接到壳体2。连接部分82可以形成倾斜的磨合区域24,其对着插接方向6变宽。

电触头1的紧固部分84可用于紧固导体85或用于将电触头紧固在插接触头中。特别地,电触头1可以设计为压接触头86,其中紧固部分84形成用于压接导体的压接部分。紧固部分可以与壳体2以材料结合的方式形成,特别是单片地形成,和/或如图所示,与外部部分80一起形成。

滚子接触体20以形状配合和可旋转的方式保持在内部部分78和外部部分8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最大截面88位于内部部分78和外部部分80之间。滚子接触体20放置在内部部分78和外部部分80中的凹陷90中,它们横向地相对于插接方向6彼此成直线。

壳体2可以容纳在外部壳体63(未示出)中。

在插接方向6上插入触头针脚8期间,滚子接触体20在其接触表面62上滚动,从而减小了插接所需的插接力。滚子接触体20由此保持静止,由滚子轴承保持架21保持,并且仅在间隙90中旋转。

下面参照图20至27解释图17至19的触头1的组装。

在第一步骤中,根据图20,壳体2在插接方向6上被推过内部部分78。壳体2具有插入开口90,其数量和位置对应于内部部分78的插座90的数量和位置。在内部部分78上有许多插入开口90,其小于插座90的数量或滚子接触体20的数量。为了使所有滚子接触体20仍然可以布置在按压弹簧58和内部部分78之间,为了组装目的,按压弹簧58可以在壳体2中沿着插接方向6位移,就像滑块14一样。在各种位移位置,壳体2中的不同插入开口90与按压弹簧58中的插入开口90成直线,使得滚子接触体20可插入通过壳体2和按压弹簧58进入内部部分78的凹陷22。随后,按压弹簧58再次沿着插接方向6位移,以便将滚子接触体20插入其他插座22中,然后插座22与壳体2和按压弹簧58中的插入开口88成直线。由此,组装的滚子接触体20在纵向凹槽54中滚动,该纵向凹槽54邻接按压弹簧58的插入开口90。这在下面更详细地解释。

在图21中,壳体2已经在插接方向6上在按压弹簧58上方被推动,使得两个插入开口90彼此成直线。如图22所示,滚子接触体20然后通过两个成直线的插入开口90插入,直到它们与插入开口88成直线容纳在凹陷22中,如图23所示。

为了用滚子接触体20装载仍然自由的插座22,按压弹簧58和壳体2再次沿插接方向6相对于彼此移动,直到内部部分78的仍然自由的凹陷22与按压弹簧58和壳体2中的插入开口88对齐。由于按压弹簧58在壳体2中的位移,已经插入的滚子接触体20然后被保持在按压弹簧58和内部部分78之间,因为它们被支撑在磨合凹槽54上。为此目的,磨合凹槽54具有小于滚子接触体20的直径的净宽度。

当插入开口88在新的位移位置与仍然自由的凹陷22成直线时,滚子接触体20再次插入通过插入开口90,如针对之前的位移位置的之前的步骤中已经发生的那样。因此,所有凹陷22可以一个接一个地装载有滚子接触体20。随后,按压弹簧58可以在位移位置中通过闩锁组件74阻挡在壳体2中,在该位移位置中,壳体2的插入开口88不再与按压弹簧58的插入开口90成直线,并且所有滚子接触体20位于按压弹簧58的磨合凹槽54中。

附图标记列表

1电触头

2壳体

4插座

6插接方向

8触头针脚

10电插接连接

12a壳体的前端

12b壳体的后端

14滑块

15a滑块的前端

15b滑块的后端

16初始位置

18插入开口

19a,19b插座的相对侧

20滚子接触体

21辊子轴承保持架

22滚子接触体的凹陷

24磨合区域

26叶片

28壳体的套筒或箱形的区域

30弹簧舌或臂

32滑块的套筒或箱形的部分

34弹簧舌或臂的面对插接方向的端部

36闩锁元件

38窄侧

40壳体的内侧/表面

42滑块的后端部位置

44滑块的前端部位置

46后止动件

48前止动件

50引导元件

52凹槽或狭槽

54磨合凹槽

56壳体舌片

58按压弹簧

60接触力

61触头的接触表面

62互补的触头的接触表面

63外部壳体

64滑块的前端

66驱动件

68轴承支撑件

69驱动位置

70释放位置

71凹陷

72弹簧舌

74闩锁组件

76平坦侧面

78内部部分

80外部部分

82连接部分

84紧固部分

85导体

86压接触头

88滚子接触体的最大直径

90插入开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