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圈以及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6907发布日期:2019-08-17 01:4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电磁线圈以及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由树脂密封圆筒状的线圈等来构成的线圈部件的外周装配有外壳的电磁线圈以及具备该电磁线圈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现今,作为电磁线圈,例如有日本专利第5502931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专利第59571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磁线圈。上述电磁线圈通过相对于线圈部件组装多个外壳,来使组装作业变得容易、或者改善磁路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02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9571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电磁线圈的线圈部件的外周由树脂构成。并且,在现有的线圈中,引线引出部的附近的线圈树脂部露出,从而有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破裂等损伤的担忧。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外壳装配于线圈部件的外周的电磁线圈以及电磁阀中,保护线圈部件的树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方案1的电磁线圈具备利用树脂部内包线圈的柱体状的线圈部件和覆盖上述线圈部件的外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线圈部件的外周的一部分具有用于向上述线圈通电的引线引出的引线引出部,覆盖上述引线引出部的罩与上述外壳一起设于上述线圈部件的外周。

方案2的电磁线圈在方案1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罩与上述外壳一体设置。

方案3的电磁线圈在方案2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罩通过上述外壳的一部分的弯曲加工或者冲压加工而与该外壳一体设置。

方案4的电磁线圈在方案1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罩组装于上述外壳。

方案5的电磁线圈在方案2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由侧面外壳和端面外壳构成,上述侧面外壳以覆盖上述线圈部件的侧面的方式嵌合于该线圈部件,上述端面外壳具有分别覆盖上述线圈部件的两端面和上述侧面外壳的两端面的顶板部、底板部、以及连结该顶板部与底板部之间的连结部,上述引线引出部以及上述罩设于上述端面外壳的底板部侧或者顶板部侧。

方案6的电磁线圈在方案2至4任一项中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由成为六面体的五面的侧面外壳和成为上述六面体的上述五面以外的另一面的端面外壳构成,上述引线引出部以及上述罩设于上述端面外壳侧。

方案7的电磁线圈在方案1至6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为黑色。

方案8的电磁线圈在方案5或者6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侧面外壳的至少外周面或者上述端面外壳的至少外周面为黑色。

方案9的电磁线圈在方案5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的底板部的插通柱塞壳体的中心孔的周围设有密封部件。

方案10的电磁线圈在方案9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的底板部的插通柱塞壳体的中心孔的周围设有用于装配密封部件的环状凹部。

方案11的电磁线圈在方案2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磁线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的内周部具有台阶,并且上述外壳的顶板部或者底板部具有成为线圈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圆筒部,在上述线圈的台阶部与上述圆筒部的前端之间设有密封部件。

方案12的电磁阀的特征在于,具备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磁线圈。

方案13的电磁阀在方案12所记载的电磁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线圈利用螺纹件与上述电磁阀的吸引件螺纹固定,在该螺纹件与端面外壳的顶板部之间嵌插有密封部件。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至11的电磁线圈,由外壳覆盖线圈部件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覆盖线圈部件的引线引出部,因而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

根据方案9至11的电磁线圈以及方案13的电磁阀,利用密封部件能够确保外壳与柱塞壳体等之间的密封性。因此,能够防止由环境气氛中的水蒸气等引起的电磁线圈内部的冻结。

根据方案12及13的电磁阀,获得与方案1至11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4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4中的电磁线圈的俯视立体图以及仰视立体图。

图9是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5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5中的电磁线圈的仰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11是应用了实施例5的电磁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1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

图2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2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

图2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25是第七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27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29是第九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磁线圈以及电磁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的附图中的上下对应。

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利用树脂材料来密封(内包)圆筒状的线圈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侧面外壳11、以及嵌合侧面外壳11的端面外壳12。附图中符号l是线圈部件10中的圆柱状的线圈的中心轴。此外,在线圈部件10的中央具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中心孔。

并且,线圈部件10具有与线圈连接的引线10a,如图3所示,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此外,线圈部件10的结构在下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都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侧面外壳1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11呈与线圈部件10的外周匹配的形状,并一体地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半圆弧面的两个侧板部11a、11a、连结两个侧板部11a、11a的连结部11b、以及形成于连结部11b的上端的凸边部11c。而且,因侧面外壳11本身的弹力,侧板部11a、11a在按压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方向上作用,该侧面外壳11以夹持有线圈部件10的状态嵌合。

端面外壳12为铁板制。该端面外壳12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部12a和底板部12b、以及连结该顶板部12a与底板部12b的两侧的侧面部12c、12c。此外,在底板部12b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中心孔12d,在顶板部12a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螺纹孔12e。而且,端面外壳12以顶板部12a和底板部12b分别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11的两端面的方式组装于侧面外壳11。

在端面外壳12的底板部12b的外侧,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1。在该罩1的单侧形成有使引线10a露出的开口部1a,该开口部1a的一部分由侧面外壳11的连结部11b覆盖。并且,罩1安装于侧面外壳11的连结部11b。该罩1的安装构造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11和端面外壳1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1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于覆盖罩1的开口部1a的一部分的连结部11b的端部11b1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所以引线10a不会因该连结部11b而受到损伤。此外,端部11b1是不会使引线10a受到损伤的形状即可,不仅仅是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状(r形状)等其它形状。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1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罩1等的形状有与图1不同的部分。并且,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标注与图1至图3相同的符号。该实施例1中,在侧面外壳11的连结部11b的端部通过弯曲加工而具备带部11b2,通过将该带部11b2嵌入罩1的两侧部的槽1b,来将罩1安装于连结部11b。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1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该实施例2中,在罩1的开口1a侧的两侧部形成有带头部的凸起部1c。并且,在侧面外壳11的连结部11b的两侧端部形成有一对爪部11b3。而且,通过以由一对爪部11b3夹持凸起部1c的方式铆接爪部11b3,来将罩1安装于连结部11b。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1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3的立体图。该实施例3中,在侧面外壳11的连结部11b的端部具备具有销孔的耳部11b4,通过在该耳部11b4的销孔嵌合罩1的两侧部的销1d并将该销1d进行铆接,来将罩1安装于连结部11b。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1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4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例4中的电磁线圈的俯视立体图以及仰视立体图。该实施例4中,在罩1的开口1a侧的两侧部形成有耳部1e。并且,在侧面外壳11的连结部11b的两侧端部形成有耳部11b5。而且,在罩1的耳部1e和连结部11b的耳部11b5设有铆钉11d穿过的孔,上述两耳部1e、11b5由铆钉11d铆接固定。

图9是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罩1的安装构造的实施例5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图10是实施例5中的电磁线圈的仰视图以及后视图,图11是应用了实施例5的电磁阀的剖视图。该实施例5中,在罩1的开口1a侧的两侧部形成有耳部1e。并且,在侧面外壳11的连结部11b的两侧端部形成有耳部11b6。而且,在罩1的耳部1e和连结部11b的耳部11b6设有铆钉11d穿过的孔,上述两耳部1e、11b6由铆钉11d铆接固定。

并且,该实施例5中,如图10所示,在侧面外壳11的侧板部11a、11a的端部,由形成于单侧的侧板部11a的罩11a1来隐藏两侧板部11a、11a间的狭缝。并且,端面外壳12的底板部12b与顶板部12a以及侧面部12c、12c分体,该底板部12b在侧面部12c、12c的下端通过铆接而固定。

在该实施例5中的电磁阀中,如图11所示,在圆筒状的柱塞壳体50的一端固定吸引件50a,并且在该柱塞壳体50内配设有柱塞50d。该实施例5中,端面外壳12的底板部12b沿线圈部件10的中心孔10b(插入柱塞壳体50的中心孔)具有圆筒部12b1。而且,在圆筒部12b1的前端与中心孔10b的台阶部之间装配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圈13。由此,能够确保由侧面外壳11和端面外壳12构成的外壳与柱塞壳体50等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由环境气氛中的水蒸气等引起的电磁线圈内部的冻结。并且,由于o型圈13保持于线圈部件10的内部,所以能够确保较高的密封性。并且,吸引件50a经由端面外壳12的螺纹孔12e并由螺纹件n而相对于电磁线圈螺纹固定。此外,在螺纹件n与端面外壳12的顶板部12a之间嵌装有密封用o型圈ns。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分解立体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侧面外壳21、以及嵌合于侧面外壳21的端面外壳22。如图13所示,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

侧面外壳2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21呈与线圈部件10的外周匹配的形状,并一体地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半圆弧面的两个侧板部21a、21a以及连结两个侧板部21a、21a的连结部21b。而且,因侧面外壳21本身的弹力,侧板部21a、21a在按压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方向上作用,该侧面外壳21以夹持有线圈部件10的状态嵌合。

端面外壳22是铁板制。该端面外壳22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部22a和底板部22b、以及连结该顶板部22a与底板部22b的侧面部22c。此外,在底板部22b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中心孔22d,在顶板部22a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螺纹孔22e。而且,端面外壳22以顶板部22a和底板部22b分别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21的两端面的方式组装于侧面外壳21。

在侧面外壳21的连结部21b的端部形成有切口21c,在该切口21c内嵌合由弹性部件形成且设有引线10a穿过的孔的衬套23。衬套23保持引线10a。并且,在端面外壳22的底板部22b形成有切口22d,在该切口22d内嵌合矩形的罩2。罩2通过钣金的弯曲加工来形成,并在凸缘2a的根部形成有突起2b。该突起2b与底板部22b中的形成于切口22d的侧部的切口22d1嵌合,从而完成罩2的定位。由此,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2。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21和端面外壳2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于由衬套23保持引线10a,所以引线10a不会受到损伤。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由五面构成的侧面外壳31、以及嵌合于侧面外壳31的下部开口部的端面外壳32。如图16所示,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

侧面外壳3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31具有大致呈正方形的五面的板部,并一体地形成有包围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三面的三个侧板部31a、包围侧面的剩余一面的一个侧板部31b、以及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上部端面的顶板部31c。在顶板部31c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螺纹孔31e。

端面外壳32是铁板制,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下部端面。在端面外壳32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中心孔32d。而且,端面外壳32由侧面外壳31的三个侧板部31a和一个侧板部31b包围,并嵌合地组装在侧面外壳31的下端部内。

在端面外壳32,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3。该罩3通过形成端面外壳32时的钣金的切起以及弯曲加工而与该端面外壳32一体形成。在侧面外壳31的侧板部31b的下端,以保持引线10a的方式安装有衬套33。而且,在罩3的单侧形成有使引线10a露出的开口部3a,该开口部3a的一部分由衬套33和侧面板31b覆盖。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31和端面外壳3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3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衬套33保持引线10a,所以引线10a不会受到损伤。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图1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由五面构成的侧面外壳41、以及嵌合于侧面外壳41的下部开口部的端面外壳42。如图19所示,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引线的引出方向与侧面外壳41的侧板41b平行的例子。

侧面外壳4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41具有大致呈正方形的五面的板部,并一体地形成有包围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三面的三个侧板部41a、包围侧面的剩余一面的一个侧板部41b、以及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上部端面的顶板部41c。在顶板部41c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螺纹孔41e。

端面外壳42是铁板制,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下部端面。在端面外壳42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中心孔42d。而且,端面外壳42被侧面外壳41的三个侧板部41a和一个侧板部41b包围,并嵌合于侧面外壳41的下端部内进行组装。

在端面外壳42,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4。该罩4通过形成端面外壳42时的钣金的切起以及弯曲加工与该端面外壳42一体形成。并且,在罩4的单侧侧部,以保持引线10a的方式安装有衬套43。而且,罩4的单侧的开口部4a由侧面板41b覆盖。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41和端面外壳4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4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衬套43保持引线10a,所以引线10a不会受到损伤。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图2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图2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侧面外壳51、以及嵌合于侧面外壳51的端面外壳52。如图22所示,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

侧面外壳5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51呈与线圈部件10的外周匹配的形状,并一体地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半圆弧面的两个侧板部51a、51a、以及连结两个侧板部51a、51a的连结部51b。而且,因侧面外壳51本身的弹力,侧板部51a、51a在按压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方向上作用,该侧面外壳51以夹持有线圈部件10的状态嵌合。

端面外壳52是铁板制。该端面外壳52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部52a和底板部52b、以及连结该顶板部52a与底板部52b的侧面部52c。此外,在底板部52b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中心孔52d,在顶板部52a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螺纹孔52e。而且,端面外壳52以顶板部52a和底板部52b分别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51的两端面的方式组装于侧面外壳51。

在侧面外壳51的连结部51b的端部安装有保持引线10a的衬套53。在端面外壳52的底板部52b,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5。该罩5通过形成端面外壳52时的钣金的切起以及冲压加工与该端面外壳52一体形成。而且,在罩5的单侧形成有使引线10a露出的开口部5a,该开口部5a的一部分由衬套53和侧面板51b覆盖。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51和端面外壳5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5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衬套53保持引线10a,所以引线10a不会受到损伤。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仰视立体图,图2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侧面外壳61、以及嵌合于侧面外壳61的端面外壳62。如图24所示,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

侧面外壳6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61呈与线圈部件10的外周匹配的形状,并一体地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半圆弧面的两个侧板部61a、61a、以及连结两个侧板部61a、61a的连结部61b。而且,因侧面外壳61本身的弹力,侧板部61a、61a在按压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方向上作用,该侧面外壳61以夹持有线圈部件10的状态嵌合。

端面外壳62是铁板制。该端面外壳62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部62a和底板部62b、以及连结该顶板部62a与底板部62b的侧面部62c。此外,在底板部62b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中心孔62d,在顶板部62a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20的螺纹孔62e。而且,端面外壳62以顶板部62a和底板部62b分别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61的两端面的方式组装于侧面外壳61。

在端面外壳62的底板部62b,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6。该罩6通过形成端面外壳62时的钣金的切起以及冲压加工与该端面外壳62一体形成。罩6形成为v字的槽状,在侧面外壳61的连结部61b的端部,以覆盖该罩6的上部的方式形成有上盖61b1。由此,罩6和上盖61b1呈嘴状的形状,由该罩6和上盖61b1保持引线10a。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61和端面外壳6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6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罩6和上盖61b1保持引线10a,所以引线10a不会受到损伤。

如图1、图12、图14、图17、图20以及图23所示,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阀具备插入端面外壳的中心内的柱塞壳体20。在柱塞壳体20的内部具有构成未图示的阀室的壳体,并连接有接头管30、40。并且,在柱塞壳体20内收纳有未图示的吸引件、柱塞、阀芯、阀座部件等,使各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作为驱动部来动作。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剖视图以及局部放大图。该第七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有使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上下反转来配置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侧面外壳71、嵌合于侧面外壳71的端面外壳72、以及设于端面外壳72的顶部的罩7。而且,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

侧面外壳7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71呈与线圈部件10的外周匹配的形状,并一体地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半圆弧面的两个侧板部71a、71a以及连结两个侧板部71a、71a的连结部71b。而且,因侧面外壳71本身的弹力,侧板部71a、71a在按压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方向上作用,该侧面外壳71以夹持有线圈部件10的状态嵌合。

端面外壳72是铁板制。该端面外壳72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部72a和底板部72b以及连结该顶板部72a与底板部72b的侧面部72c。在底板部72b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50的中心孔72d,在顶板部72a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吸引件70(以及柱塞壳体50)的螺纹孔72e。而且,端面外壳72以顶板部72a和底板部72b分别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71的两端面的方式组装于侧面外壳71。

在端面外壳72的顶板部72a,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7。该罩7以抵接于侧面外壳71的连结部71b的状态由铆钉7b铆接固定于连结部71b。由此,罩7固定于侧面外壳71以及端面外壳72的顶板部72a。并且,在罩7的单侧形成有使引线10a露出的开口部7a,该开口部7a的一部分由连结部71b覆盖。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71和端面外壳7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7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于安装有罩7的连结部71b的端部71b1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所以引线10a不会因该连结部71b而受到损伤。此外,端部71b1是不会使引线10a受到损伤的形状即可,不仅仅是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状(r形状)等其它形状。

该第七实施方式的电磁阀具备圆筒状的柱塞壳体50、金属制的阀壳60、以及由磁性体构成的吸引件70。柱塞壳体50安装于阀壳60的上端,在该柱塞壳体50内收纳有由电磁线圈驱动的柱塞。在阀壳60的内部具备与柱塞连结的阀机构部。而且,在电磁线圈中,柱塞壳体50以及吸引件70插通于底板部72b的中心孔72d和线圈部件10的中心孔10b,吸引件70经由端面外壳72的螺纹孔72e并利用螺纹件n而相对于电磁线圈螺纹固定。此外,在螺纹件n与端面外壳72的顶板部72a之间嵌装有密封用o型圈ns。

并且,该第七实施方式中,在端面外壳72的底板部72b中,在插通柱塞壳体50的中心孔72d的周围设有环状凹部721。而且,在该环状凹部721内装配有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圈73。并且,o型圈73嵌入柱塞壳体50的外周。而且,在柱塞壳体50的阀壳60侧的端部,该o型圈73密封端面外壳72的内部即电磁线圈的内部与阀壳60的端部之间。由此,能够确保由侧面外壳71和端面外壳72构成的外壳与柱塞壳体50等之间的密封性,能够防止由环境气氛中的水蒸气等引起的电磁线圈内部的冻结。并且,o型圈73由环状凹部721保持,所以能够确保较高的密封性。

现今,若水分侵入电磁线圈和柱塞管,则在低温环境下冻结,发生线圈部件的破裂等,由此有诱发从电磁线圈起的起火的担忧。但是,根据实施方式,没有这样的担忧。此外,即使线圈部件的模制树脂熔化,也能够由o型圈73防止模制树脂的流出。

图26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27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该第八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侧面外壳81、以及嵌合于侧面外壳81的端面外壳82。如图27所示,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

侧面外壳8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81呈与线圈部件10的外周匹配的形状,并一体地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半圆弧面的两个侧板部81a、81a以及连结两个侧板部81a、81a的连结部81b。而且,因侧面外壳81本身的弹力,侧板部81a、81a在按压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方向上作用,该侧面外壳81以夹持有线圈部件10的状态嵌合。

端面外壳82是铁板制。该端面外壳82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部82a和底板部82b以及连结该顶板部82a与底板部82b的侧面部82c。此外,在底板部82b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80的中心孔82d,在顶板部82a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80的螺纹孔82e。而且,端面外壳82以顶板部82a和底板部82b分别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81的两端面的方式组装于侧面外壳81。

在端面外壳82的底板部82b的外侧,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8。在该罩8的单侧形成有使引线10a露出的开口部8a,该开口部8a的一部分由侧面外壳81的连结部81b覆盖。并且,罩8安装于侧面外壳81的连结部81b。即、在罩8的开口8a侧的两侧部形成有耳部8e。并且,在侧面外壳81的连结部81b的两侧端部形成有耳部81b5。而且,在罩8的耳部8e和连结部81b的耳部81b5设有铆钉81d穿过的孔,上述两耳部8e、81b5由铆钉81d铆接固定。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81和端面外壳8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8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损伤。并且,由于覆盖罩8的开口部8a的一部分的连结部81b的端部81b1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所以引线10a不会因该连结部81b而受到损伤。此外,端部81b1是不会使引线10a受到损伤的形状即可,不仅仅是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状(r形状)等其它形状。

如图27所示,该第八实施方式中的电磁阀具备圆筒状的柱塞壳体80、金属制的阀壳80b、以及由磁性体构成的吸引件80a。柱塞壳体80安装于阀壳80b的上端,在该柱塞壳体80内配设有柱塞80d。

在该第八实施方式中,端面外壳82的底板部82b呈平板状。并且,阀壳80b的上端部80b1的直径比柱塞壳体80的直径大,在底板部82b的中心孔82d的周围粘贴有作为“密封部件”的丁基橡胶板83。而且,在将电磁线圈装配于阀壳80b时,由该作为“密封部件”的丁基橡胶板83,能够确保阀壳80的上端部80b1与底板部82b之间的密封性,能够防止由环境气氛中的水蒸气等引起的电磁线圈内部的冻结。并且,吸引件80a经由端面外壳82的螺纹孔82e并利用螺纹件n而相对于电磁线圈螺纹固定。此外,在螺纹件n与端面外壳82的顶板部82a之间嵌装有密封用o型圈ns。

图28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仰视立体图以及俯视立体图,

图29是第九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该第九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圈部件10、嵌合于线圈部件10的外周的侧面外壳91、以及嵌合于侧面外壳91的端面外壳92。如图29所示,在线圈部件10中,引线10a从线圈部件10引出的部位为引线引出部10a。

侧面外壳91是铁板制。该侧面外壳91呈与线圈部件10的外周匹配的形状,并一体地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半圆弧面的两个侧板部91a、91a以及连结两个侧板部91a、91a的连结部91b。而且,因侧面外壳91本身的弹力,侧板部91a、91a在按压线圈部件10的侧面的方向上作用,该侧面外壳91以夹持有线圈部件10的状态嵌合。

端面外壳92是铁板制。该端面外壳92一体地形成有相互平行的顶板部92a和底板部92b以及连结该顶板部92a与底板部92b的侧面部92c。此外,在底板部92b形成有用于插入电磁阀的柱塞壳体90的中心孔92d,在顶板部92a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电磁阀的柱塞壳体90的螺纹孔92e。而且,端面外壳92以顶板部92a和底板部92b分别覆盖线圈部件10的两端面和侧面外壳91的两端面的方式组装于侧面外壳91。

在端面外壳92的顶板部92a,以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的方式设有罩9。在该罩9的单侧形成有使引线10a露出的开口部9a,该开口部9a的一部分由侧面外壳91的连结部91b覆盖。并且,罩9安装于侧面外壳91的连结部91b。即、在罩9的开口9a侧的两侧部形成有耳部9e。并且,在侧面外壳91的连结部91b的两侧端部形成有耳部91b5。而且,在罩9的耳部9e和连结部91b的耳部91b5设有铆钉91d穿过的孔,上述两耳部9e、91b5由铆钉91d铆接固定。

如上所述,由侧面外壳91和端面外壳92覆盖线圈部件10的大致整周,并且由罩9覆盖线圈部件10的引线引出部10a。因此,不会因振动、异物的冲击而发生磨损、缺口或者破裂等受到损伤。并且,由于覆盖罩9的开口部9a的一部分的连结部91b的端部91b1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所以引线10a不会因该连结部91b而受到损伤。此外,端部91b1是不会使引线10a受到损伤的形状即可,不仅仅是通过弯曲加工而变圆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状(r形状)等其它形状。

如图29所示,该第八实施方式中的电磁阀具备圆筒状的柱塞壳体90、金属制的阀壳90b、以及由磁性体构成的吸引件90a。柱塞壳体90安装于阀壳90b的上端,在该柱塞壳体90内配设有柱塞90d。

在该第九实施方式中,与第八实施方式相同,端面外壳92的底板部92b呈平板状。并且,阀壳90b的上端部90b1的直径比柱塞壳体90的直径大,在底板部92b的中心孔92d的周围粘贴有作为“密封部件”的丁基橡胶板93。而且,在将电磁线圈装配于阀壳90b时,由该作为“密封部件”的丁基橡胶板93,能够确保阀壳90的上端部90b1与底板部92b之间的密封性,能够防止由环境气氛中的水蒸气等引起的电磁线圈内部的冻结。并且,吸引件90a经由端面外壳92的螺纹孔92e并利用螺纹件n而相对于电磁线圈螺纹固定。此外,在螺纹件n与端面外壳92的顶板部92a之间嵌装有密封用o型圈ns。

此外,各实施方式的侧面外壳11、21、31、41、51、61、71、81、91分别为黑色。因此,线圈部件10的散热效果变高。并且,各实施方式的侧面外壳11、21、31、41、51、61、71、81、91分别紧贴于线圈部件10的侧面。因此,线圈部件10的散热效果变高。此处,示出使侧面外壳为黑色的实施例,但也可以使外壳整体或者端面外壳为黑色。

并且,各实施方式的侧面外壳11、21、31、41、51、61、71、81、91以及端面外壳12、22、32、42、52、62、72、82、92分别为磁性体。

并且,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八实施方式的罩1、2、5、6、8分别抵接于底板部12b、22b、52b、62b、82b。并且,第七以及第九实施方式的罩7、9分别抵接于顶板部72a、92a。因此,各罩不会产生振动等。

对于将上述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环状凹部721以及o型圈73(密封部件)的结构同样设于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电磁线圈以及电磁阀,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第八实施方式以及第九实施方式同样地属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此外,根据以上的各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圈,由于线圈部件的大致整周由外壳覆盖,所以也获得抑制延烧的效果。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

符号的说明

10—线圈部件,10a—引线,10a—引线引出部,20—电磁阀的柱塞壳体,50—电磁阀的柱塞壳体,60—阀壳,1—罩,11—侧面外壳,11a—侧板部,11b—连结部,12—端面外壳,12a—顶板部,12b—底板部,12c—侧面部,12d—中心孔,13—o型圈(密封部件),2—罩,21—侧面外壳,21a—侧板部,21b—连结部,22—端面外壳,22a—顶板部,22b—底板部,22c—侧面部,22d—中心孔,23—衬套,3—罩,31—侧面外壳,31a—侧板部,31b—侧板部,31c—顶板部,32—端面外壳,32d—中心孔,33—衬套,4—罩,41—侧面外壳,41a—侧板部,41b—侧板部,41c—顶板部,42—端面外壳,42d—中心孔,43—衬套,5—罩,51—侧面外壳,51a—侧板部,51b—连结部,52—端面外壳,52a—顶板部,52b—底板部,52c—侧面部,52d—中心孔,53—衬套,6—罩,61—侧面外壳,61a—侧板部,61b—连结部,62—端面外壳,62a—顶板部,62b—底板部,62c—侧面部,62d—中心孔,7—罩,71—侧面外壳,71a—侧板部,71b—连结部,72—端面外壳,72a—顶板部,72b—底板部,72c—侧面部,72d—中心孔,721—环状凹部,73—o型圈(密封部件),8—罩,81—侧面外壳,81a—侧板部,81b—连结部,82—端面外壳,82a—顶板部,82b—底板部,82c—侧面部,82d—中心孔,83—丁基橡胶板,9—罩,91—侧面外壳,91a—侧板部,91b—连结部,92—端面外壳,92a—顶板部,92b—底板部,92c—侧面部,92d—中心孔,93—丁基橡胶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