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仪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1834发布日期:2018-07-13 21:0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仪器专用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仪用电缆。



背景技术:

前述的核磁共振仪的英文缩写为mri,是继ct后的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其是于1933年由美国物理学家伊西·艾萨克·拉比首次实验成功的,自上世纪70年代应用以来始终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被体外的接收器记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即称之为核磁共振成像。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器械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核磁共振仪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从规模级的大医院向基层医疗单位乃至社区医疗单位延伸,但社会总体保有量并不高,市场空间和潜力较大。

如业界所知,不同的医疗器械对作为传输载体的电缆的技术要求是相异的,作为核磁共振仪用电缆,要求具有理想的信号传输能力、优异的防电磁干扰性能、耐低温、强度高、介电常数稳定以及具有拔萃的耐酒精、抗紫外线和eto(环氧乙烷)性能等等。然而,或许由于前述严苛的电缆技术要求,目前我国的核磁共振仪电缆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并且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也未见诸关于此类电缆的技术信息。鉴此有必要从产业自主角度出发探索得以满足核磁共振仪使用要求的电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优异的防电磁干扰性能、耐低温、强度好、介电常数稳定、耐化学腐蚀以及抗紫外线效果理想的核磁共振仪用电缆。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核磁共振仪用电缆,包括缆芯和依次设置在缆芯外的内编织层、外编织层、隔离层和护套层,缆芯包括屏蔽层、控制线和电源线,控制线和电源线位于屏蔽层内,所述的内编织层位于屏蔽层外,该内编织层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的外编织层同样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的隔离层为隔离纸,所述的护套层为聚氨酯并且通过甲胄挤出方式挤覆在所述隔离层外。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缆芯还包括有一地线,该地线位于所述屏蔽层内并且该地线由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缆芯还包括有一填充绳,该填充绳位于所述屏蔽层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控制线以及电源线分布于填充绳的四周并且以退扭绞合方式围绕填充绳绞合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线为对绞线,该控制线包括控制线导体和控制线导体绝缘被覆层,控制线导体由镀锡软铜丝或裸软铜丝绞合而成,控制线导体绝缘被覆层为氟塑料。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导体和电源线导体绝缘被覆层,电源线导体由镀锡软铜丝或裸软铜丝绞合而成,电源线导体绝缘被覆层为氟塑料。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屏蔽层为绕包的铝箔屏蔽层。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填充绳为pp绳。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氟塑料为聚四氟乙烯塑料。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氟塑料为聚四氟乙烯塑料。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对控制线的控制线导体绝缘被覆层以及电源线的电源线导体绝缘被覆层采用氟塑料,因而具有良好的高介电能力,既可减小缆芯外径又能保障介电常数稳定性及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之二,由于内、外编织层均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因而得以在柔软的同时体现优异的防电磁干扰性能;之三,由于护套层采用了聚氨酯,因而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抗酒精以及eto之类的化学腐蚀性能并且具有理想的抗紫外线辐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示出了缆芯1和依次设置在缆芯1外的内编织层2、外编织层3、隔离层4和护套层5,缆芯1包括屏蔽层11、控制线12和电源线13,控制线12和电源线13位于屏蔽层11内,前述的内编织层2位于屏蔽层11外,该内编织层2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前述的外编织层3同样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前述的隔离层4为隔离纸,前述的护套层5为聚氨酯并且通过甲胄挤出方式挤覆在前述隔离层4外。

前述的缆芯1还包括有一地线14,该地线14位于前述屏蔽层11内并且该地线14由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前述的缆芯1还包括有一填充绳15,该填充绳15位于前述屏蔽层11的中心位置,前述的控制线12以及电源线13分布于填充绳15的四周并且以退扭绞合方式围绕填充绳15绞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控制线12为对绞线,该控制线12包括控制线导体121和控制线导体绝缘被覆层122,控制线导体121由镀锡软铜丝或裸软铜丝绞合而成,控制线导体绝缘被覆层122为氟塑料,更具体地讲为聚四氟乙烯塑料;前述的电源线13包括电源线导体131和电源线导体绝缘被覆层132,电源线导体131由镀锡软铜丝绞合而成,电源线导体绝缘被覆层132为氟塑料,更具体地讲为聚四氟乙烯塑料。

前述的控制线导体121以及电源线导体131也可由裸软铜丝(裸软圆铜丝)绞合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控制线12有两个对绞线并且电源线13有三根,但并不受到图示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屏蔽层11为绕包的铝箔屏蔽层,前述的隔离纸为电线电缆行业常用的普通隔离纸,前述的填充绳15为pp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核磁共振仪用电缆,属于医疗仪器专用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缆芯和依次设置在缆芯外的内编织层、外编织层、隔离层和护套层,缆芯包括屏蔽层、控制线和电源线,控制线和电源线位于屏蔽层内,所述的内编织层位于屏蔽层外,该内编织层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的外编织层同样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的隔离层为隔离纸,所述的护套层为聚氨酯并且通过甲胄挤出方式挤覆在所述隔离层外。具有良好的高介电能力,既可减小缆芯外径又能保障介电常数稳定性及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在柔软的同时体现优异的防电磁干扰性能;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抗酒精以及ETO之类的化学腐蚀性能并且具有理想的抗紫外线辐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双;吕长星;杨怡静;张格平;张鹏俊;徐晓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23
技术公布日:2018.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