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8981发布日期:2018-08-28 23:1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ito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ito玻璃的设备采用移动小车对ito玻璃进行传送,现有移动小车下方安装铜棒与轨道接触,长期使用容易使铜棒下方磨损,造成铜棒与轨道接触不良,影响正常生产。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的应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的应用方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的应用方法,所述的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是由:支架、定位孔、立杆、横杆、固定管、固定柱、侧杆、支撑架、导片、连接杆、弹簧、碳刷轮、连接轴、定位块、滑槽、波浪面、平板、加强板、螺帽、插杆、导线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为t形结构,支架的水平板前端下表面中部设置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下端设置横向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周表面中部设置碳刷轮,碳刷轮以连接轴为中心转动;

所述的支撑机构的结构为:横杆的上表面中部垂直设置立杆,立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支架前端下表面中部,横杆的下表面两端对称设置一对固定管,横杆与一对固定管相互垂直,一对固定管的下端与一对侧杆的上端之间均设置固定柱,固定柱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固定管内,固定柱的下端位于侧杆上端的预留槽内,固定柱的外周设置弹簧,弹簧位于固定管的下端表面与侧杆的上端表面之间,一对侧杆的上端之间设置横向的连接杆,一对侧杆的下端之间设置连接轴,其中一根侧杆的内侧表面上部设置倒l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下端垂直设置导片,导片的前端端面与碳刷轮一侧端面接触;

支架的垂直板下部由上至下设置三个定位孔,所述的三个定位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定位孔、中定位孔和下定位孔,支架的垂直板前端下部设置定位块,定位块两侧垂直中心线处设置滑槽,定位块后端中部设置横向的插杆,插杆的后端透过支架上的上定位孔或中定位孔与螺帽螺接,下定位孔内设置螺栓,定位块前端表面设置波浪面,波浪面朝向碳刷轮,波浪面前端设置滑动板机构,滑动板机构由两个加强板的上表面前部之间设置平板构成,一对加强板的后端与平板的后端构成俯视结构为u形的空腔,所述的u形的空腔的开口朝向波浪面,一对加强板的后端与滑槽对应滑动设置,平板的后端与波浪面卡合设置,平板的前端固定设置于连接杆上,插杆后端设置导线,螺栓与导片之间设置导线;

所述的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的应用方法:组装时,横杆上表面中部焊接竖向的立杆,立杆的上端安装于t形的支架水平板的前端下表面中部,横杆的下表面两端对称安装一对固定管,横杆与固定管相互垂直,一对侧杆的上端之间焊接横向的连接杆,连接轴的外周中部安装碳刷轮,碳刷轮以连接轴为中心转动,一对侧杆的下端之间安装连接轴,固定柱的外周安装弹簧,一对固定管的下端与一对侧杆上端的预留槽之间安装固定柱,固定柱的上端固定安装于固定管内,固定柱的下端位于侧杆上端的预留槽内,弹簧位于固定管的下端表面与侧杆的上端表面之间,位于碳刷轮一侧的侧杆内侧表面安装倒l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下端安装导片,导片的前端与碳刷轮一侧端面接触;

支架的垂直板下部由上至下设置三个定位孔,所述的三个定位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定位孔、中定位孔和下定位孔,下定位孔内安装螺栓,支架的垂直板前端表面下部安装定位块,定位块的后端中部焊接插杆,定位块与插杆相互垂直,插杆的后端透过支架上的上定位孔或中定位孔与螺帽螺接,定位块的前端表面通过铣床铣出波浪面,定位块的两侧均通过铣床铣出滑槽,一对加强板上端表面前部之间安装平板,一对加强板的后端与平板的后端构成俯视结构为u形的空腔,所述的u形的空腔的开口朝向波浪面,一对加强板的后端与滑槽对应滑动设置,平板的后端与波浪面卡合设置,平板的前端焊接于连接杆上,插杆的后端安装导线,螺栓与导片之间安装导线;

组装完成后,使用时,碳刷轮在轨道上滚动前进,碳刷轮的转速小于移动小车车轮的转速,碳刷轮长期使用磨损后,碳刷轮受弹簧的压力自动向下移动,调节滑动板机构在定位块的滑槽内的位置,使碳刷轮始终保持与轨道接触的最佳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在支撑机构下端安装碳刷轮,碳刷轮与轨道接触,碳刷轮的转速小于移动小车车轮的转速,长期使用磨损后,碳刷轮受弹簧的压力自动向下移动,调节滑动板机构在定位块滑槽内的位置,使碳刷轮始终保持在最佳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制造成本低,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支架1、定位孔1.1、立杆2、横杆2.1、固定管2.2、固定柱2.3、侧杆3、支撑架3.1、导片3.2、连接杆3.3、弹簧4、碳刷轮5、连接轴6、定位块7、滑槽8、波浪面9、平板10、加强板11、螺帽12、插杆13、导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支架1为t形结构,支架1的水平板前端下表面中部设置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下端设置横向的连接轴6,连接轴6的外周表面中部设置碳刷轮5,碳刷轮5以连接轴6为中心转动;

所述的支撑机构的结构为:横杆2.1的上表面中部垂直设置立杆2,立杆2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支架1前端下表面中部,横杆2.1的下表面两端对称设置一对固定管2.2,横杆2.1与一对固定管2.2相互垂直,一对固定管2.2的下端与一对侧杆3的上端之间均设置固定柱2.3,固定柱2.3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固定管2.2内,固定柱2.3的下端位于侧杆3上端的预留槽内,固定柱2.3的外周设置弹簧4,弹簧4位于固定管2.2的下端表面与侧杆3的上端表面之间,一对侧杆3的上端之间设置横向的连接杆3.3,一对侧杆3的下端之间设置连接轴6,其中一根侧杆3的内侧表面上部设置倒l形的支撑架3.1,支撑架3.1的下端垂直设置导片3.2,导片3.2的前端端面与碳刷轮5一侧端面接触;

支架1的垂直板下部由上至下设置三个定位孔1.1,所述的三个定位孔1.1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定位孔、中定位孔和下定位孔,支架1的垂直板前端下部设置定位块7,定位块7两侧垂直中心线处设置滑槽8,定位块7后端中部设置横向的插杆13,插杆13的后端透过支架1上的上定位孔或中定位孔与螺帽12螺接,下定位孔内设置螺栓,定位块7前端表面设置波浪面9,波浪面9朝向碳刷轮5,波浪面9前端设置滑动板机构,滑动板机构由两个加强板11的上表面前部之间设置平板10构成,一对加强板11的后端与平板10的后端构成俯视结构为u形的空腔,所述的u形的空腔的开口朝向波浪面9,一对加强板11的后端与滑槽8对应滑动设置,平板10的后端与波浪面9卡合设置,平板10的前端固定设置于连接杆3.3上,插杆13后端设置导线14,螺栓与导片3.2之间设置导线14;

所述的一种ito小车碳刷传感装置的应用方法:组装时,横杆2.1上表面中部焊接竖向的立杆2,立杆2的上端安装于t形的支架1水平板的前端下表面中部,横杆2.1的下表面两端对称安装一对固定管2.2,横杆2.1与固定管2.2相互垂直,一对侧杆3的上端之间焊接横向的连接杆3.3,连接轴6的外周中部安装碳刷轮5,碳刷轮5以连接轴6为中心转动,一对侧杆3的下端之间安装连接轴6,固定柱2.3的外周安装弹簧4,一对固定管2.2的下端与一对侧杆3上端的预留槽之间安装固定柱2.3,固定柱2.3的上端固定安装于固定管2.2内,固定柱2.3的下端位于侧杆3上端的预留槽内,弹簧4位于固定管2.2的下端表面与侧杆3的上端表面之间,位于碳刷轮5一侧的侧杆3内侧表面安装倒l形的支撑架3.1,支撑架3.1的下端安装导片3.2,导片3.2的前端与碳刷轮5一侧端面接触;

支架1的垂直板下部由上至下设置三个定位孔1.1,所述的三个定位孔1.1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定位孔、中定位孔和下定位孔,下定位孔内安装螺栓,支架1的垂直板前端表面下部安装定位块7,定位块7的后端中部焊接插杆13,定位块7与插杆13相互垂直,插杆13的后端透过支架1上的上定位孔或中定位孔与螺帽12螺接,定位块7的前端表面通过铣床铣出波浪面9,定位块7的两侧均通过铣床铣出滑槽8,一对加强板11上端表面前部之间安装平板10,一对加强板11的后端与平板10的后端构成俯视结构为u形的空腔,所述的u形的空腔的开口朝向波浪面9,一对加强板11的后端与滑槽8对应滑动设置,平板10的后端与波浪面9卡合设置,平板10的前端焊接于连接杆3.3上,插杆13的后端安装导线14,螺栓与导片3.2之间安装导线14;

组装完成后,使用时,碳刷轮5在轨道上滚动前进,碳刷轮5的转速小于移动小车车轮的转速,碳刷轮5长期使用磨损后,碳刷轮5受弹簧4的压力自动向下移动,调节滑动板机构在定位块7的滑槽8内的位置,使碳刷轮5始终保持与轨道接触的最佳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