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插头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9271发布日期:2018-07-27 23:4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插头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插头组装机。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与图2,航空插头,其包括公插头2与母插头3,公插头2与母插头3一般具有三针、四针及五针,公插头2由公底座21、公插针22及公上盖23组成;母插头3由母底座31、母插针32及母上盖33组成。生产组装时,并且,公插头2与母插头3分别需要不同的组装设备,生产三针、四针及五针的公插头2或母插头3需要不同的生产组装设备,造成企业生产航空插头组装设备种类繁多,需要较多的操作人员,生产车间场地较大,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航空插头组装机,其包括机架、分隔转盘装置、底座上料装置、插针上料装置、公上盖上料装置、母上盖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下料装置;分隔转盘装置设置于机架;底座上料装置、插针上料装置、公上盖上料装置、母上盖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下料装置均设置于机架,并依序围绕分隔转盘装置,底座上料装置、插针上料装置、公上盖上料装置、母上盖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下料装置对应分隔转盘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分隔转盘装置包括减速机、分割器、分隔盘及至少一夹具;减速机设置于机架;分割器设置于机架,其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分隔盘设置于分割器的输出端,其位于底座上料装置、插针上料装置、公上盖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下料装置之间;至少一夹具设置于分隔盘,其分别对应底座上料装置、插针上料装置、公上盖上料装置、母上盖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下料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每个夹具具有至少一固定槽,每个固定槽的侧壁具有卡位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底座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上料架、底座振动盘、底座上料安装座、底座导轨、底座上料推动机构、底座旋转机构及底座抓取机构;底座上料架位于机架的一侧;底座振动盘设置于底座上料架;底座上料安装座设置于机架,并位于底座上料架与分隔转盘装置之间;底座导轨的进口连接底座振动盘的出口,其出口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底座上料推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其对应底座导轨的出口;底座旋转机构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并位于底座导轨的出口一侧,其对应底座上料推动机构,底座抓取机构设置于机架,并位于底座上料安装座的一侧,其分别对应底座旋转机构与分隔转盘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底座上料装置还包括底座下压机构,底座下压机构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并位于底座旋转机构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插针上料装置包括插针上料架、公针振动盘、母针振动盘、吹料阀组及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插针上料架位于机架的一侧;公针振动盘设置于插针上料架,母针振动盘设置于插针上料架,并位于公针振动盘的一侧;吹料阀组设置于插针上料架,其分别通过气管连接公针振动盘的出口与母针振动盘的出口,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设置于机架,并位于插针上料架与分隔转盘装置之间,其通过插针气管连接公针振动盘的出口、母针振动盘的出口与吹料阀组,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对应分隔转盘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的数量为三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插针上料装置还包括公针分料机构及母针分料机构,公针分料机构与母针分料机构均设置于插针上料架;公针分料机构位于公针振动盘的一侧,其分别通过气管连通公针振动盘的出口与吹料阀组;母针分料机构位于母针振动盘的一侧,其分别通过气管连通母针振动盘的出口与吹料阀组,公针分料机构与母针分料机构分别通过插针气管连通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安装架、压合气缸及下压块;压合安装架设置于机架,并位于分隔转盘装置的一侧,压合安装架位于母上盖上料装置与下料装置之间;压合气缸设置于压合安装架,下压块设置于压合气缸的输出端,其对应分隔转盘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下料装置包括夹料机构、下料组件及收纳盒;夹料机构设置于机架,并位于分隔转盘装置的一侧,夹料机构位于压合装置与底座上料装置之间,夹料机构对应分隔转盘装置;下料组件设置于机架,并位于夹料机构的一侧,其进口对应夹料机构;收纳盒位于机架的一侧,其对应下料组件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航空插头组装机结构简单,集组装航空公插头与航空母插头于一体,不需更换设备即可生产三针、四针及五针的航空公插头或航空母插头,组装航空公插头或航空母插头快速方便,减少企业的生产占地面积与工作人员,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航空公插头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航空母插头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航空插头组装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航空插头组装机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隔转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隔转盘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每个夹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上料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上料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抓取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下压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针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每个插针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公针分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合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请参阅图3与图4,其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航空插头组装机1的两个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航空插头组装机1,其用于组装生产航空公插头2或者航空母插头3,主要作用是自动将航空公插头2或者航空母插头3的插针和上盖组装至底座的预定位置,减少企业生产人员,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航空插头组装机1包括机架11、分隔转盘装置12、底座上料装置13、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上料装置15、母上盖上料装置16、压合装置17及下料装置18。分隔转盘装置12设置于机架11;底座上料装置13、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上料装置15、母上盖上料装置16、压合装置17及下料装置18均设置于机架11,底座上料装置13、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上料装置15、母上盖上料装置16、压合装置17及下料装置18依序围绕分隔转盘装置12,底座上料装置13、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上料装置15、母上盖上料装置16、压合装置17及下料装置18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

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公插头2时,第一步,公底座21置于底座上料装置13,公插针22置于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23置于公上盖上料装置15;第二步,底座上料装置13传送公底座21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底座上料装置13将公底座21置于分隔转盘装置12的预定位置,于此同时,插针上料装置14传送公插针22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公上盖上料装置15传送公上盖23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第三步,分隔转盘装置12驱动公底座21旋转至对应底座上料装置13的工位,插针上料装置14将至少一公插针22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第四步,插针上料装置14组装完成后,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公底座21与至少一公插针22旋转至对应公上盖上料装置15的工位,公上盖上料装置15将公上盖23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第五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旋转至对应母上盖上料装置16的工位,母上盖上料装置16不工作;第六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旋转至对应压合装置17的工位,压合装置17将公上盖23压合于公底座21,使得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组装固定,完成组装航空公插头2的工作;第七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旋转至对应下料装置18的工位,下料装置18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传送离开航空插头组装机1并收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

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母插头3时,第一步,母底座31置于底座上料装置13,母插针32置于插针上料装置14,母上盖33置于母上盖上料装置16;第二步,底座上料装置13传送母底座31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底座上料装置13将母底座31置于分隔转盘装置12的预定位置,于此同时,插针上料装置14传送母插针32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母上盖上料装置16传送母上盖33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第三步,分隔转盘装置12驱动母底座31旋转至对应底座上料装置13的工位,插针上料装置14将至少一母插针32组装至母底座31的预定位置;第四步,插针上料装置14组装完成后,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母底座31与至少一母插针32旋转至对应公上盖上料装置15的工位,公上盖上料装置15不工作;第五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母底座31与至少一母插针32旋转至对应母上盖上料装置16的工位,母上盖上料装置16将母上盖33组装至母底座31的预定位置;第六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母底座31、至少一母插针32与母上盖33旋转至对应压合装置17的工位,压合装置17将母上盖33压合于母底座31,使得母底座31、至少一母插针32与母上盖33组装固定,完成组装航空公插头2的工作;第七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旋转至对应下料装置18的工位,下料装置18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传送离开航空插头组装机1并收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

再一并参阅图5与图6,其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隔转盘装置12的两个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分隔转盘装置12包括减速机121、分割器122、分隔盘123及至少一夹具124。减速机121设置于机架11。分割器122设置于机架11,分割器122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121的输出端;分隔盘123设置于分割器122的输出端,分隔盘123位于底座上料装置13、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上料装置15、压合装置16及下料装置17的中间;至少一夹具124设置于分隔盘123,至少一夹具124分别对应底座上料装置13、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上料装置15、压合装置16及下料装置17。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公插头2或航空母插头3时,分隔转盘装置12的运行原理一致,下面,本发明将以组装航空公插头2为例,说明分隔转盘装置12的运行原理。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公插头2时,第一步,公底座21置于底座上料装置13,公插针22置于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23置于公上盖上料装置15;第二步,底座上料装置13传送公底座21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工位,底座上料装置13将公底座21置于至少一夹具124的预定位置,至少一夹具124固定公底座21,于此同时,插针上料装置14传送公插针22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工位,公上盖上料装置15传送公上盖23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工位;第三步,减速机121驱动分割器122,分割器122带动分隔盘123、至少一夹具124与公底座21转动至对应底座上料装置13的工位,插针上料装置14将至少一公插针22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第四步,插针上料装置14组装完成后,减速机121继续驱动分割器122,分割器122带动分隔盘123、至少一夹具124、公底座21与至少一公插针22旋转至对应公上盖上料装置15的工位,公上盖上料装置15将公上盖23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第五步,减速机121继续驱动分割器122,分割器122带动分隔盘123、至少一夹具124、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旋转至对应公上盖上料装置15的工位,母上盖上料装置16不工作;第六步,减速机121继续驱动分割器122,分割器122、分隔盘123、至少一夹具124、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旋转至对应压合装置17的工位,压合装置17将公上盖23压合于公底座21,使得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组装固定,完成组装航空公插头2的工作;第七步,分割器122,分割器122、分隔盘123、至少一夹具124与航空公插头2旋转至对应下料装置18的工位,下料装置18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传送离开航空插头组装机1并收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同理,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母插头3时,分隔转盘装置12完成上述动作,达到组装航空母插头3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夹具124的数量为十二个,减速机121持续驱动分割器122、分隔盘123与十二个夹具124转动,达到航空插头组装机1全自动循环组装航空公插头2或航空母插头3的目的。再一并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每个夹具124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并且,每个夹具124具有至少一固定槽1241,每个固定槽1241的侧壁具有卡位块1242。固定槽1241的形状对应公底座21或母底座31的形状,并且,卡位块1242对应卡紧公底座21或母底座31的预定位置,卡位块1242防止公底座21或母底座31在组装过程中转动,卡位块1242还具有定位公底座21或母底座31的作用。

具体应用时,本发明的底座上料装置13、公上盖上料装置15及母上盖上料装置16的结构与运行原理一致,下面,本发明将以底座上料装置13为例,说明底座上料装置13、公上盖上料装置15与母上盖上料装置16的结构及运行原理。再一并参阅图8与图9,其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上料装置13的两个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底座上料装置13包括底座上料架131、底座振动盘132、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底座导轨134、底座上料推动机构135、底座旋转机构136、底座抓取机构137及底座下压机构138。底座上料架131位于机架11的一侧;底座振动盘132设置于底座上料架131;底座上料安装座133设置于机架11,底座上料安装座133位于底座上料架131与分隔转盘装置12之间;底座导轨134的进口连接底座振动盘132的出口,底座导轨134的出口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底座上料推动机构135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底座上料推动机构135对应底座导轨134的出口;底座旋转机构136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底座旋转机构136位于底座导轨134的出口一侧,底座旋转机构136对应底座上料推动机构135,底座抓取机构137设置于机架11,底座抓取机构137位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的一侧,底座抓取机构137分别对应底座旋转机构136与分隔转盘装置12;底座下压机构138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底座下压机构138位于底座旋转机构136的上方,底座下压机构138对应底座上料推动机构135。再一并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上料推动机构135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底座上料推动机构135包括底座上料推动气缸1351及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底座上料推动气缸1351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并位于底座导轨134的一侧;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设置于底座上料推动气缸1351的输出端,其对应底座导轨134的出口;并且,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具有对应公底座21外形或母底座31外形的凹槽13521。再一并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旋转机构136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底座旋转机构136包括底座旋转安装架1361、底座旋转气缸1362、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底座固定座1364及底座旋转驱动电机1365;底座旋转安装架1361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底座旋转安装架1361位于底座导轨134的一侧;底座旋转气缸1362设置于底座旋转安装架1361;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内轴一端连接底座旋转气缸1362的输出端,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内轴另一端贯穿底座旋转安装架1361;底座固定座1364设置于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另一端,其对应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底座固定座1364具有对应公底座21或母底座31形状的底座凹槽13641,底座凹槽13641的侧壁具有底座卡位块13642;底座旋转驱动电机1365设置于底座旋转安装架1361,其输出端通过同步带轮1366连接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外轴。再一并参阅图1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抓取机构137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底座抓取机构137包括底座抓取安装架1371、底座抓取导轨1372、底座抓取驱动电机1373、底座抓取移动件1374、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底座抓取件1376、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及底座取出件1378;底座抓取安装架1371设置于机架11,其位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的一侧;底座抓取导轨1372设置于底座抓取安装架1371;底座抓取驱动电机1373设置于底座抓取安装架1371,其位于底座抓取导轨1372的一侧;底座抓取移动件1374活动连接底座抓取导轨1372,其通过丝杆连接底座抓取驱动电机1373的输出端;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设置于底座抓取移动件1374;底座抓取件1376设置于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的输出端,其分别对应底座固定座1364与至少一夹具124;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设置于底座抓取移动件1374,并位于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的一侧;底座取出件1378设置于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的输出端,其一端贯穿底座抓取件1376对应底座固定座1364与至少一夹具124。再一并参阅图13,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座下压机构138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底座下压机构138包括底座下压安装座1381、底座下压导轨1382、底座下压移动件1383、底座下压气缸1384及底座下压件1385;底座下压安装座1381设置于底座上料安装座133,并位于底座固定座1364的上方;底座下压导轨1382铺设于底座下压安装座1381;底座下压移动件1383活动连接底座下压导轨1382,并位于底座下压安装座1381的一侧;底座下压气缸1384设置于底座下压安装座1381的顶部,并位于底座下压导轨1382的一侧,其输出端连接底座下压移动件1383;底座下压件1385设置于底座下压移动件1383,并位于底座下压气缸1384的一侧,其对应底座固定座1364与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

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公插头2或航空母插头3时,底座上料装置13的运行原理一致,下面,本发明将以组装航空公插头2为例,说明底座上料装置13的运行原理。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公插头2时,第一步,公底座21置于底座振动盘132,公插针22置于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23置于公上盖上料装置15;第二步,底座振动盘132工作振动,公底座21通过底座导轨133移动至对应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的凹槽13521;第三步,底座上料推动气缸1351驱动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向底座固定座1364的方向移动,于此同时,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带动公底座21移动至对应底座固定座1364的底座凹槽13641的上方;第四步,底座下压气缸1384驱动底座下压移动件1383沿底座下压导轨1382移动,底座下压移动件1383带动底座下压件1385向底座固定座1364的方向移动,底座下压件1385在向底座固定座1364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带动公底座21移动,于此同时,底座旋转驱动电机1365通过同步带轮1366驱动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外轴旋转,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外轴带动底座固定座1364旋转,使得公底座21进入底座凹槽13641,并且,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与底座卡位块13642匹配;第五步,底座上料推动气缸1351驱动底座上料推动块1352恢复初始位置,底座下压气缸1384驱动底座下压移动件1383与底座下压件1385恢复初始位置;第六步,底座抓取驱动电机1373通过丝杆驱动底座抓取移动件1374沿底座抓取导轨1372移动,于此同时,底座抓取移动件1374带动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底座抓取件1376、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及底座取出件1378移动至对应底座凹槽13641的上方;第七步,底座旋转气缸1362驱动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内轴上移,底座旋转伸缩轴1363的内轴穿过底座固定座1364顶升公底座21,使得公底座21离开底座凹槽13641,于此同时,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驱动底座抓取件1376下移抓取公底座21;第八步,底座抓取驱动电机1373通过丝杆驱动底座抓取移动件1374、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底座抓取件1376、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底座取出件1378与公底座21沿底座抓取导轨1372移动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上方;第九步,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驱动底座抓取件1376与公底座21下移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工位;第十步,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驱动底座取出件1378移动,底座取出件1378贯穿底座抓取件1376顶出公底座21,使得公底座21固定于固定槽1241,此时,卡位块1242定位公底座21。同理,底座上料装置13将母底座31置于至少一夹具124的固定槽1241,公上盖上料装置15及母上盖上料装置16分别将公上盖23与母上盖33置于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

具体应用时,本发明的底座上料装置13组装公插针22与母插针32的结构与运行原理一致,下面,本发明将以底座上料装置13组装公插针22为例,说明底座上料装置13组装公插针22与母插针32的结构及运行原理。再一并参阅图14,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针上料装置14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插针上料装置14包括插针上料架141、公针振动盘142、母针振动盘143、吹料阀组144及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插针上料架141位于机架11的一侧;公针振动盘142设置于插针上料架141;母针振动盘143设置于插针上料架141,母针振动盘143位于公针振动盘142的一侧;吹料阀组144设置于插针上料架141,吹料阀组144分别通过气管连接公针振动盘142的出口与母针振动盘143的出口;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设置于机架11,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位于插针上料架141与分隔转盘装置12之间,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通过插针气管连接公针振动盘142的出口、母针振动盘143的出口与吹料阀组144,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再一并参阅图15,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每个插针上料机构145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每个插针上料机构145包括第一驱动模组1451、第二驱动模组1452、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插针旋转件1454、插针下移导轨1455、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及插针通入导管1458;第一驱动模组1451设置于机架11,第一驱动模组1451位于插针上料架141与分隔转盘装置12之间;第二驱动模组1452设置于第一驱动模组1451,其与第一驱动模组1451垂直;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设置于第二驱动模组1452,其位于至少一夹具124的上方;插针旋转件1454设置于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的输出端;插针下移导轨1455铺设于第二驱动模组1452,并位于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的一侧,其与第二驱动模组1452垂直;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活动连接于插针下移导轨1455;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设置于第二驱动模组1452,并位于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的一侧,其输出端连接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插针通入导管1458设置于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其入口通过插针气管连接公针振动盘142的出口、母针振动盘143的出口与吹料阀组144,并且,插针通入导管1458的入口对应插针旋转件1454,插针通入导管1458的出口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第一步,公插针22置于公针振动盘142,启动航空插头组装机1,公针振动盘142振动,公插针22通过吹料阀组144吹动移动至公插针通入导管1458,于此同时,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公底座21旋转至对应插针通入导管1458的工位;第二步,第一驱动模组1451驱动第二驱动模组1452移动,第二驱动模组1452带动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插针旋转件1454、插针下移导轨1455、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及插针通入导管1458移动;第二步,第二驱动模组1452驱动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插针旋转件1454、插针下移导轨1455、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及插针通入导管1458移动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工位;第三步,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驱动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沿插针下移导轨1455下移,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带动插针通入导管1458与公插针22沿插针下移导轨1455下移至公底座21,公插针22与公底座21存在错位,公插针22不能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于此同时,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驱动插针旋转件1454旋转,插针旋转件1454带动公插针22旋转,公插针22在旋转过程中与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匹配,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继续驱动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与沿插针下移导轨1455下移,插针下移移动件1456带动插针通入导管1458与公插针22沿插针下移导轨1455下移,公插针22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最后,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恢复初始位置,等待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下一公底座21的到来。同理,母插针32置于母针振动盘143,吹料阀组144及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重复上述动作,将母插针32组装至母底座31的预定位置。第一驱动模组1451与第二驱动模组1452为伺服驱动模组。

当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三针航空公插头2时,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插针上料机构145用于组装三针航空公插头2,组装快速,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当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四针航空公插头2时,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的数量为四个。当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五针航空公插头2时,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的数量为五个,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的数量可根据组装插针数量不同进行配置,于此不再赘述。

由于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为了保证每个插针上料机构145都有公插针22或母插针32进入,本发明的插针上料装置14还包括公针分料机构146及母针分料机构147;公针分料机构146与母针分料机构147均设置于插针上料架141;公针分料机构146位于公针振动盘142的一侧,公针分料机构146分别通过气管连通公针振动盘142的出口与吹料阀组144;母针分料机构147位于母针振动盘146的一侧,母针分料机构147分别通过气管连通母针振动盘143的出口与吹料阀组144,公针分料机构146与母针分料机构147分别通过插针气管连通至少一插针上料机构145。具体应用时,公针分料机构146及母针分料机构147的结构与运行原理一致,下面,本发明将以公针分料机构146为例,说明公针分料机构146及母针分料机构147的结构与运行原理。再一并参阅图16与复参阅图14,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公针分料机构146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公针分料机构146包括公针分料安装座1461、公针分料阀组1462、公针分料驱动气缸1463、公针分料移动件1464及至少一公针分料口1465;公针分料安装座1461设置于插针上料架141,并位于公针振动盘142的一侧;公针分料阀组1462设置于插针上料架141;公针分料驱动气缸1463设置于公针分料安装座1461,公针分料移动件1464设置于公针分料驱动气缸1463的输出端;至少一公针分料口1465设置于公针分料安装座1461,至少一公针分料口1465通过插针气管连接公针分料阀组1462与插针通入导管1458。

再一并参阅图17,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合装置17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压合装置17包括压合安装架171、压合气缸172及下压块173;压合安装架171设置于机架11,压合安装架171位于分隔转盘装置12的一侧,压合安装架171位于母上盖上料装置16与下料装置18之间;压合气缸172设置于压合安装架171,下压块173设置于压合气缸172的输出端,下压块173对应至少一夹具124。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公插头2时,第一步,公底座21置于底座上料装置13,公插针22置于插针上料装置14,公上盖23置于公上盖上料装置15;第二步,底座上料装置13传送公底座21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底座上料装置13将公底座21置于分隔转盘装置12的预定位置,于此同时,插针上料装置14传送公插针22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公上盖上料装置15传送公上盖23至对应分隔转盘装置12的工位;第三步,分隔转盘装置12驱动公底座21旋转至对应底座上料装置13的工位,插针上料装置14将至少一公插针22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第四步,插针上料装置14组装完成后,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公底座21与至少一公插针22旋转至对应公上盖上料装置15的工位,公上盖上料装置15将公上盖23组装至公底座21的预定位置;第五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旋转至对应母上盖上料装置16的工位,母上盖上料装置16不工作;第六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旋转至对应下压块173的工位,于此同时,压合气缸172驱动下压块173下移,下压块173将公上盖23压合于公底座21,使得公底座21、至少一公插针22与公上盖23组装固定,完成组装航空公插头2的工作;第七步,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旋转至对应下料装置18的工位,下料装置18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传送离开航空插头组装机1并收集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同理,压合气缸172驱动下压块173下移将母上盖33压合于母底座31。

再一并参阅图18,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料装置18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下料装置18包括夹料机构181、下料组件182及收纳盒183;夹料机构181设置于机架11,夹料机构181位于分隔转盘装置12的一侧,夹料机构181位于压合装置17与底座上料装置13之间,夹料机构181对应至少一夹具124;下料组件182设置于机架11,下料组件182位于夹料机构181的一侧,下料组件182的进口对应夹料机构181;收纳盒183位于机架11的一侧,收纳盒183对应下料组件182的出口。

再一并参阅图19,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料机构181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夹料机构181包括夹料安装座1811、夹料导轨1812、夹料移动件1813、夹料驱动电机1814、夹料驱动气缸1815、夹料夹紧气缸1816及夹子1817;夹料安装座1811设置于机架11,并位于分隔转盘装置12的一侧,夹料安装座1811位于压合装置17与底座上料装置13之间;夹料导轨1812设置于夹料安装座1811;夹料移动件1813活动连接于夹料导轨1812;夹料驱动电机1814设置于夹料安装座1811,并位于夹料导轨1812的一侧,其输出端通过丝杆连接夹料移动件1813;夹料驱动气缸1815设置于夹料移动件1813;夹料夹紧气缸1816设置于夹料驱动气缸1815的输出端,夹子1817设置于夹料夹紧气缸1816的输出端。航空插头组装机1组装航空公插头2时,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旋转至对应下料装置18的工位,第一步,夹料驱动电机1814驱动夹料移动件1813沿夹料导轨1812移动,夹料移动件1813带动夹料驱动气缸1815、夹料夹紧气缸1816及夹子1817沿夹料导轨1812移动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工位;第二步,夹料驱动气缸1815驱动夹料夹紧气缸1816及夹子1817下移至对应至少一夹具124的工位;第三步,夹料夹紧气缸1816驱动夹子1817夹紧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第四步,夹料驱动电机1814驱动夹料移动件1813、夹料驱动气缸1815、夹料夹紧气缸1816、夹子1817及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沿夹料导轨1812移动至对应下料组件182的工位;第五步,夹料驱动气缸1815驱动夹料夹紧气缸1816、夹子1817及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下移至下料组件182,夹料夹紧气缸1816驱动夹子1817松开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通过下料组件182移动至收纳盒183,完成下料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最后,夹料驱动电机1814驱动夹料移动件1813、夹料驱动气缸1815、夹料夹紧气缸1816及夹子1817恢复初始位置,等待分隔转盘装置12继续驱动组装完成的航空公插头2至对应下料装置18的工位。同理,下料装置18将组装完成的航空母插头3传送出航空插头组装机1。

具体应用时,上述的减速机121、分割器122、底座振动盘132、底座上料推动气缸1351、底座旋转气缸1362、底座旋转驱动电机1365、座抓取驱动电机1373、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底座下压气缸1384、公针振动盘142、母针振动盘143、吹料阀组144、第一驱动模组1451、第二驱动模组1452、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公针分料阀组1462、公针分料驱动气缸1463、母针分料机构147、公上盖上料装置15、母上盖上料装置16、压合气缸172、夹料驱动电机1814、夹料驱动气缸1815及夹料夹紧气缸1816均电连接航空插头组装机1的控制系统,航空插头组装机1的控制系统控制减速机121、分割器122、底座振动盘132、底座上料推动气缸1351、底座旋转气缸1362、底座旋转驱动电机1365、座抓取驱动电机1373、第一底座抓取气缸1375、第二底座抓取气缸1377、底座下压气缸1384、公针振动盘142、母针振动盘143、吹料阀组144、第一驱动模组1451、第二驱动模组1452、插针旋转驱动电机1453、插针下移驱动气缸1457、公针分料阀组1462、公针分料驱动气缸1463、母针分料机构147、公上盖上料装置15、母上盖上料装置16、压合气缸172、夹料驱动电机1814、夹料驱动气缸1815及夹料夹紧气缸1816作动,以达到航空插头组装机1自动化控制之功效。并且,航空插头组装机的控制系统可为plc或单片机或工控机中的一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航空插头组装机结构简单,集组装航空公插头与航空母插头于一体,不需更换设备即可生产三针、四针及五针的航空公插头或航空母插头,组装航空公插头或航空母插头快速方便,减少企业的生产占地面积与工作人员,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良率。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