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组件及毫米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7858发布日期:2019-09-06 23:1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组件及毫米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组件及毫米波连接器。



背景技术:

毫米波连接器是指射频传输工作频率在30ghz以上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与电缆连接时,为满足射频传输线50欧阻抗匹配要求,需要在连接器的尾部焊接电缆时增加一段空气间隙。例如,一项授权公告号为cn206962129u,名称为一种接0.047英寸半柔电缆的毫米波连接器的中国专利即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间隙的毫米波连接器,该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通过绝缘支撑固定有内导体,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套,电缆套的前端与内导体的后端之间具有间隙a,在电缆的缆芯与内导体连接后,间隙a使得内导体与电缆屏蔽层之间形成空气间隙,从而起到电性补偿的作用。但是,该连接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导体与电缆屏蔽层之间具有间隙,当电缆受强力拉扯时,电缆的缆芯易缩入电缆屏蔽层中,从而拖动内导体后退,无法满足特殊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要求,影响毫米波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连接器尾部电缆受到强力拉扯时避免内导体后退的毫米波连接器;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毫米波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毫米波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内导体,壳体内在内导体的后端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的前端与内导体的后端挡止配合,分隔片的后端设有用于与电缆屏蔽层的前端挡止配合的屏蔽层挡止面,分隔片上设有供电缆的缆芯穿过进而与内导体连接的穿孔。

该毫米波连接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的缆芯穿过分隔片与内导体连接,分隔片的前端与内导体挡止配合,后端与电缆的屏蔽层挡止配合,分隔片卡在内导体和屏蔽层之间,当电缆受到强力拖拽时,因为电缆的缆芯与内导体固定,而内导体又被分隔片挡止无法向后移动,从而避免缆芯缩入屏蔽层中,避免缆芯带动内导体后退的现象发生。

所述分隔片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让位槽和/或让位孔。在使用过程中,让位槽或让位孔中充满空气,以提高毫米波连接器的电气性能。

所述分隔片上设置所述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分隔片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让位槽为弧形槽。

所述分隔片的外径为1.96mm~2.02mm,所述穿孔的直径为0.52mm~0.55mm,所述让位槽有四个,让位槽的回转直径为1.05mm~1.08mm。

所述分隔片的外径为2mm,所述穿孔的直径为0.52mm,所述让位槽的回转直径为1.05mm。

所述分隔片由pei材料制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电缆组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组件,包括电缆以及连接在电缆端部的毫米波连接器,所述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内导体,壳体内在内导体的后端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的前端与内导体的后端挡止配合,分隔片的后端与电缆屏蔽层的前端挡止配合,分隔片上设有穿孔,电缆的缆芯穿过所述穿孔与内导体连接。

该电缆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的缆芯穿过分隔片与内导体连接,分隔片的前端与内导体挡止配合,后端与电缆的屏蔽层挡止配合,分隔片卡在内导体和屏蔽层之间,当电缆受到强力拖拽时,因为电缆的缆芯与内导体固定,而内导体又被分隔片挡止无法向后移动,从而避免缆芯缩入屏蔽层中,避免缆芯带动内导体后退的现象发生。

所述分隔片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让位槽和/或让位孔。在使用过程中,让位槽或让位孔中充满空气,以提高毫米波连接器的电气性能。

所述分隔片上设置所述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分隔片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让位槽为弧形槽。

所述分隔片的外径为1.96mm~2.02mm,所述穿孔的直径为0.52mm~0.55mm,所述让位槽有四个,让位槽的回转直径为1.05mm~1.08mm。

所述分隔片的外径为2mm,所述穿孔的直径为0.52mm,所述让位槽的回转直径为1.05mm。

所述分隔片由pei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缆组件中毫米波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缆组件中分隔片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分隔片的主视图;

图4为图2中分隔片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缆组件中内导体与电缆连接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电缆组件中毫米波连接器的试验波形数据;

图中:11、外壳体;111、环形凸台;12、尾壳体;2、绝缘支撑;3、内导体;31、焊接孔;4、分隔片;41、穿孔;42、让位槽;5、电缆;51、缆芯;52、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电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电缆5以及连接在电缆端部的毫米波连接器,其中,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内导体3,壳体内在内导体3的后端设有分隔片4,所述分隔片4的前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内导体挡止面与内导体的后端挡止配合,分隔片4的后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屏蔽层挡止面与电缆屏蔽层的前端挡止配合,分隔片4上设有穿孔41,电缆5的缆芯51穿过所述穿孔41与内导体3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壳体包括外壳体11以及插装在外壳体后端的尾壳体12,外壳体11内设置有环形凸台111,环形凸台111与尾壳体12的前端之间夹紧固定有绝缘支撑2,所述内导体3通过绝缘支撑2中部设置的安装孔固定在壳体中。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分隔片4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让位槽42,让位槽42沿分隔片4的外周沿间隔设置。在使用过程中,让位槽42中充满空气,以提高毫米波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片上还可以设置前后贯穿的让位孔以取代让位槽,或者,同时设置让位槽或让位孔。当然,分隔片上也可以不设置让位槽或让位孔,分隔片设置成一个只具有电缆穿孔的圆片。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让位槽42为弧形槽,在其他实施例中,让位槽也可以是矩形槽或三角形槽等。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分隔片4为适配同轴电缆gore3506或同规格电缆的毫米波连接器的使用,分隔片4的外径为1.96mm~2.02mm,穿孔的直径为0.52mm~0.55mm,所述让位槽有四个,让位槽的回转直径为1.05mm~1.08mm。其中,分隔片4的外径最优尺寸为2mm,穿孔的直径最优为0.52mm,让位槽的回转直径最优为1.05mm。该尺寸设计的分隔片4在应用于同轴电缆gore3506或同规格电缆时,输入波和输出波的匹配度高,如图6所示,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好。而对于其他尺寸的同轴电缆,分隔片4的内径尺寸、外径尺寸以及让位槽的数量和尺寸设计均可以根据实际阻抗匹配要求进行调整。

此外,无论分隔片4是何种尺寸和形状,分隔片4的材质均可以采用pei材料,该材质的强度高,介电常数为3.15,绝缘性好。

本发明的电缆组件在将电缆5与内导体3连接时,将剥线后的电缆缆芯51穿过分隔片4后插入内导体3的尾部焊接孔31中,电缆的屏蔽层52与分隔片4、分隔片4与内导体3之间贴死后将缆芯51与内导体3焊接固定,之后将电缆5和内导体3共同推入壳体中,然后将壳体和电缆屏蔽层焊接固定焊接外屏蔽。该电缆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缆的缆芯穿过分隔片与内导体连接,分隔片的前端与内导体挡止配合,后端与电缆的屏蔽层挡止配合,分隔片卡在内导体和屏蔽层之间,当电缆受到强力拖拽时,因为电缆的缆芯与内导体固定,而内导体又被分隔片挡止无法向后移动,从而避免缆芯缩入屏蔽层中,避免缆芯带动内导体后退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的一种毫米波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电缆组件中毫米波连接器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